英雄不语

2016-05-30 21:26朱威明
雷锋 2016年12期
关键词:张思德侦查员行军

朱威明

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过去了大半个世纪,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硝烟散尽,盛世宏开,红军将士的身影虽已渐行渐远,但长征英雄的名字却历久弥珍,譬如红军战士哑巴。

刚调入干部部门工作时,出于对历史的迷恋和敬畏,我利用业余时间主动整理起了老干部档案。一次,我无意间发现了一本积满灰尘的纸袋子。拂去尘土,袋子的姓名栏上隐约写着“哑巴”二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打开了档案袋,看到了一位长征英雄的传奇人生……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到达四川大渡河天全一带,准备挑战面前耸入云霄的夹金山。政治保卫大队派出侦察员,希望能遇到几个老乡当向导引路。当地老百姓多年受到四川军阀残害,见到军队就害怕。红军到了,他们以为是军阀又来了,全都逃命走了。侦查员在附近转了两天,硬是没见着一个老乡。哑巴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哑巴个子不高,体形粗壮,圆脑袋,大眼睛,黝黑的脸上有些麻子,手上有一层厚厚的老茧,肩膀上还有重物压成的红印子,腰上系着一捆绳子、别着一把斧子,脚上穿着草鞋,浑身脏兮兮的,散发出一股臭味。无论侦查员如何询问,他什么也不说,只是“嗷嗷”地叫。侦查员怀疑他是敌军乔装的探子,决定先抓了他再说。就这样,哑巴戏剧性地走上了长征的道路。

档案里零星的文字记载已经满足不了我了,我找到老红军、张思德的班长杜泽洲,听他诉说关于哑巴的故事。

杜老说,在空气稀薄的雪山上攀爬,最危险的是挑夫和炊事员,沉重的大铁锅会给他们的心脏和肺部造成巨大的负担。在夹金山的半山腰上,背行军锅的战士小李已经站不住了,哑巴急忙上前用身体撑住他,抡过二十几斤重的大锅往自己背上一扣,向山顶爬去。从此,长征路上,行军锅再也没有离开哑巴。

为了减轻战友的负担,哑巴挑起了100多斤重、放满了炊具和碗筷的担子;他把牺牲了的同志身上的背包和枪支统统扛在自己的肩上。不论是道路的艰难困苦,还是敌人的猛烈轰击,他都毫无畏惧。哑巴被敌机炸伤过腿,缝了二三十针,要不是背上那口行军锅挡住了弹片,可能命都没了。大家都说,这是哑巴的福报。

哑巴在炊事班工作,每天早上,在战士们出操之前,就起来挑水、扫地、淘米做饭、喂马;晚上,战士们熄灯睡觉了,他就磨豆子,做豆浆,尽量改善部队的伙食。战士外出值勤,他一定会把饭菜搁在锅里热着,无论值勤战士什么时候回来,都能立马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张思德曾亲切地对哑巴说:“你就是我的大哥哥。”

在延安时,哑巴经常光着脚干活,脚上裂了好几道口子,都渗着血,走路都不灵便了。张思德听说把土豆捣成糊,抹在伤口上能愈合皲裂,便端来热水给哑巴搓脚,再用盐水冲洗干净,然后用土豆糊涂抹伤口。坚持了好几个晚上后,哑巴脚上的裂伤果然见好,感动得哑巴“哇哇”直哭。

得知张思德牺牲的消息时,哑巴“嗷嗷”地大叫起来,他不能用语言表达失去战友的痛苦,也无法用耳朵去倾听其他战友的痛哭与毛泽东同志的发言。在那个无声的世界中,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哀悼着那位曾经帮助过他、鼓励过他的好战友。

信念无声,英雄不语。从背行军锅到喂马、挑水、烧火,再到看管果园,哑巴的身份和工作非常普通,普通到不会引起身边任何人的关注,但他把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感情化为毕生的行动,体现出了一个革命战士的崇高思想和优秀品质。

有人说,哑巴的一生是幸运的,他遇上了红军,红军给他饭吃、衣穿,让他干活,给他发银元、开工资;也有人说,哑巴的一生是悲壮的,直到去世,仍然没有找到他的家和亲人,也没有娶妻成家。我以为,他的一生绝对是伟大的。他把一生献给警卫事业、献给中国革命,他和张思德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不讲金钱,不计名利,在无声中诠释理想、信念、崇高,用行动展现了忠诚、英勇、奉献。哑巴身上的寶贵品质,不正是长征精神的一个缩影吗?!

猜你喜欢
张思德侦查员行军
雪域高原,行军千里练战法
为人民服务
——献给张思德
张思德“尝”百草
从小学先锋 长大做先锋
主办侦查员的侦查资源管理权配置研究
主办侦查员制度的运行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
行军蚁
大郭小郭行军锅
大郭小郭行军锅(连载一)
张思德尝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