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8日,从北京传来一个让寿宁人无比振奋的消息:寿宁姑娘徐丽珍在有308位候选人参加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光荣当选全国十大诚实守信模范,并受到了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那一年,福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的仅有2人。
2009年,寿宁人胡玉荣出现在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的提名中。
2011年,全国第三届道德模范的提名中,又出现了寿宁人范英娇。
为什么又有寿宁人?
从2005年开始,徐丽珍、胡玉荣、范英娇、吴陈平等人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媒体上,据一位新闻工作者统计,共有报纸宣传168次、杂志报道71次、网络发帖226次、电视节目类39次,此外还有报告会13场、颁奖礼9场、讲学活动21场。
虽然,他们每次的出场方式各不相同,关于诚信、救助、赡养、关爱、敬业、奉献的话题却一直没有改变。在很多人看来,只要有温暖和感动,即使在只能听见风声的大山深处,也可以遇见一条波澜壮阔的河流。
寿宁只有500年县史,却人才辈出。北宋有个叫黄槐的人,不惜身家性命,挂冠封印,放粮救灾,敛迹鹤溪,被百姓敬为神祇;南宋的缪蟾,做太傅,当附马,领尽风骚;明朝的叶向高,凛然气节,称得上“匡时纬器,经略宏才”;还有冯梦龙、林栋、郭公木、周孝培、张高谦等人的故事,已然成为地方道德教育的“教科书”,默默影响着后来人。话说康熙年间,寿宁一个叫吴珏的人,对医学很有造诣,深通《黄帝内经》,擅长针灸,一生以行医济世为己任,为贫者医疗,不计报酬,足迹遍及闽东北与浙南各县。吴珏从医几十年,治愈顽病痼疾不计其数,百姓尊为“吴太医”,至今民间还传诵着他“一针救两命”的事迹。
1953年,寿宁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过“一人做一件好事”的活动。当时,各乡镇有很多烈士遗孤和军属孤老,老百姓为他们送去干柴1.1吨、红糖13公斤、(米时)粿400公斤、食盐17公斤。在那个肚子都吃不饱的年代,还奇迹般地捐了3.72万元——这是件多么的不容易的事,其动人的情怀,是今天的人们很难体会的。
2012年,清源乡政府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筹集资金对清源村700米的主街道进行水泥硬化及建设两旁人行道。经过测算工程需要资金700多万元,除争取省、市补助及“以工代赈”项目支持外,资金缺口仍然巨大。得知消息后,道路沿线200多户农民,主动把茶园、农田、林地、宅基地等让出修路,补偿金分文不取。他们不仅让出近40亩土地,而且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力支持修路。
在寿宁人眼中,这些行为甚至算不上“道德高尚、精神觉悟高”的层次,这是他们的本能。寿宁地偏山高,山里人懂得,只有所有人都团结在一起做一件事,才有成功的可能;不然,什么都做不成。千百年前的寿宁人就是靠着这一股团结劲,乡里乡亲,互相帮助,在这块土地上生存了下来。而今,这股劲被一代代传了下来,捂热每一个寿宁人的心。
“前几年有个人不小心落水了。大冬天的,水又脏,可是2个小伙子看见了,一点没犹豫,直接就跳下去救人。周围的人有的跑去拿竹竿,有的去拿绳子,大家一起把人救了上来。”近年来,“老人摔倒扶不扶”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然而,在寿宁,这根本不存在讨论的必要。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这些美德,对寿宁人而言,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条件反射。
“徐丽珍获奖后,我们还觉得挺诧异的。”寿宁县委报道组的吴通华笑着说,“这类的新聞,我每年都要报道好几次呢。这种事,在寿宁太普遍了。寿宁有这种氛围。”
从南阳义务消防队到三峰寺的和尚行善,寿宁人做善事、行善举不分阶层,也不分大小,大到全国皆知,小到乡邻相传。从张高谦到范英娇,寿宁的这种精神,如涓涓细流,汇成长河,从古延续至今。
如今,对于好人好事接二连三被“曝光”的现象,有人说,媒体不厌其烦地大肆传播“正能量”,通常有三个原因:要么是“上边安排”的,要么是“下面争取”的,要么是因为某种需要,“多方合作”的。
诚然,这其中不乏媒体公信力丧失的原因,但未免也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往源头上说,这恰好体现了“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两种思维方式,而笔者认为,夸夸其谈固然有审美疲劳的时候,但道德审判也不应该别有用心。
就像此时此刻,当我们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现实中,许多像徐丽珍、胡玉荣、范英娇、吴陈平这样默默奉献的的好人,正在寿宁的各个角落,用一点一滴的爱,捧出自己内心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