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6日,广州市福建寿宁商会成立,500多家企业代表到会。其中,眼镜行业108家,规模较大的有45家,分别来自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这些企业多数有自己的品牌,在12个省31个城市有代工厂或合作商,员工23000多人,固定资产净值14522万元,年生产镜架1253万副、镜片685万副、毛坯594万副,总产值55.8亿元,总销售额42.6亿元,占中国眼镜市场总销售额的十分之一,总利润29.8亿元。
有一个冷笑话,是这么说的——
甲:如果把你的一只耳朵割掉,会怎么样?
乙:我会听不见。
甲:嗯,很正常。那把你另一只耳朵也割掉,会怎么样?
乙:那我会看不见。
甲:怎么会看不见呢?
乙:因为眼镜会掉下来。
眼镜这东西,真那么重要吗?
据相关行业协会粗略统计,全球眼镜市场有684亿美元(约合417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而在2008年,中国眼镜零售业销售额达500亿元人民币,以后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可达1500亿~2000亿元。
这跟寿宁人,有什么关系呢?
2012年5月26日,广州市福建寿宁商会成立,500多家企业代表到会。其中,眼镜行业108家,规模较大的有45家,分别来自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这些企业多数有自己的品牌,在12个省31个城市有代工厂或合作商,员工23000多人,固定资产净值14522万元,年生产镜架1253万副、镜片685万副、毛坯594万副,总产值55.8亿元,总销售额42.6亿元,总利润29.8亿元。
光学行业的“黄埔军校”
1994年,曾是寿宁龙头企业的寿宁县光学仪器厂倒闭,王洲春一夜之间变成了下岗工人。他前往广州推销眼镜,几年艰辛拼搏,终于打开了市场,1996年底组建了广州振华眼镜贸易公司。2000年,他重返家乡,组建寿宁县振华光学眼镜有限公司,成为一个拥有数百万资产的年轻企业家。
当年,还有很多寿宁光仪厂职工与王洲春一样,不约而同地“杀”到广州,有些人南下创业的时间甚至比王洲春更早。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寿宁人投身眼镜行业。如今在广州的寿宁籍眼镜商,不管经营规模多么庞大、技术多么发达、生意多么兴隆、事业多么成功,起步都或多或少与寿宁光仪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叶赟光,原寿宁光仪厂销售经理。早在1990年,他就带着寿宁生产的眼镜,把广州的很多眼镜零售商,变成了自己的客户。而他现在在上海和江苏都有自己的工厂,公司有3个自主品牌的眼镜,年销量200万副。
“我当时在厂里,也是跑市场,相当于一个主任吧。”项显兴被同行称为“老花镜教主”,他并购了成立于1956年的广州岭南眼镜厂,更名为“天文眼镜公司”,使之成为了现阶段中国最具规模和口碑的老花镜生产企业。
“我是第一个跟老外做眼镜生意的大陆人,现在一年卖出眼镜约150万副。”周瑞芝当年在厂里也是跑销售。1992年,她借了3万元,从寿宁光仪厂批发了5000副眼镜,到广州沿街叫卖。如今,她已是广州“韩亚眼镜”的董事长,两个规模化批发店主要做外贸业务,几十个员工每天不停地发货。
叶光炳,原寿宁光仪厂生产科长。1992年,他南下广东,成为改革开放后較早下海的国企职工。1994,他在广州创办了“新大陆眼镜公司”,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
刘培根现在也在广州创下了一番事业,而寿宁光仪厂曾经的辉煌,正是他担任厂长时呕心沥血的代表作:是他凑了10万元从西安带回两条镜片生产线;是他带领着70多名员工,创下了“品种500多个、年产100万副、产品畅销国内17个省市”的奇迹;更是他把“31年共亏损268万元”的国营企业,变成了全国四大光学镜片加工企业之一。可惜,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寿宁光仪厂最后还是没有逃脱倒闭的命运。而从这个厂里出来的人才,却促进了一个行业的发展。
卓弘祥、叶光言、张高臻……不仅是广州,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许多眼镜行业的成功人士,或多或少都与寿宁光仪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么是直接启蒙,要么是间接带动。将寿宁光仪厂称为光学行业的“黄埔军校”,毫不夸张。
从“小老板”到“国际倒爷”
谈起陈年旧事,周瑞芝一下子年轻了许多。
“其实,那时候对于做生意,啥都不懂,本钱也没有,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1992年,她以每副6元钱的价钱批发了5000副眼镜,装了几个大纸箱子,坐大巴运到了广州。在周瑞芝记忆中,上世纪90年代的广州,眼镜店很少见,戴眼镜的人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她每天拎着100多副眼镜在街上兜售,哪里人多就去哪里。“运气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50副,但大多数时候,只能卖出一二十副。”后来她租了个临街档口,一个办公桌大的位置。
“当时真的没经验,那批货卖了很久,别人拿的货比我多一半,早就卖完了,我的还没卖完。”那批货最终没赚到什么钱,也很劳累,但周瑞芝还是有所收获,她认识了一个香港人,愿意从她手里拿货,但对方开出条件:先付少量订金,余款等转卖后再行结算。她没有想太多,马上就答应了。
周瑞芝说:“我为什么敢这样做呢?当时很多同行,都不愿意跟这种人做生意,但我想,他不可能为了一点小钱,毁了自己的信誉吧?就这样一试,结果人家很快就把余款还上了。”后来,这个香港人成了周瑞芝的忠实客户,还介绍了台湾客户给她,双方合作愉快,生意也越做越大。
和周瑞芝比起来,叶赟光似乎更顺一些,“毕竟以前搞销售,客户资源是现成的。”
“但也不是那么容易。身份不一样了,个人出来闯荡,没有本钱,没有工厂,要考虑货源,又要考虑销量。广州是个不相信眼泪的地方。”叶赟光的生意头几年也非常惨淡,“到处跑,考察市场,寻找货源,学习眼镜相关的专业知识”,这几件事情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
虽然,叶赟光只用了几年时间,就在广州开了店面,做起了批发,但他一直认为,要在眼镜行业发展,或者说想赚更多的钱,必须有自己的品牌和工厂。他几乎把时间全花在了生产研发上,怎么引进先进技术、哪里能买到好设备、如何提高镜片的品质,诸如此类的问题,使他成了“全世界最忙的人”。
从摆地摊到开小店,从搞批发到做外贸,从做生意到树品牌,诚然,这样的步骤,不是每个寿宁眼镜商的必经之路——这么多年过来,一些人甚至没有来得及细想,更谈不上长远规划,就从“小老板”摇身一变,成了“国际倒爷”——但回头看来,正是这种“活在当下,苦干实干”的精神,使得寿宁眼镜商成为经济大潮中最诚信、最稳健的一个群体。
静悄悄的“产业革命”
眼下,中国眼镜市场里,“暴利”这个词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差异化竞争和资本运作也开始寻找新的方式,眼镜行业以“物美价廉”的方式得到重生。
卓弘祥率领的“卓豪眼镜”(OEM厂商),开始把“触网”当成二次创业;而张高臻和他的自主品牌“高真镜业”,则大力推广“平价眼镜超市”模式……这是寿宁眼镜商对市场的敏感,也是一场以“低价”为关键词的眼镜行业变革。
“如果把广州、北京、上海、苏州等地的从业者全部加起来,寿宁眼镜商,起码有500人,这个数字在别的行业可能是小儿科,但在中国眼镜行业,绝对算一个庞大群体。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不能再埋头拉车了,要抬起头来看一看路,接下来要怎么走?”叶光言一席话,道出了大家的忧虑。
实际上,叶光言的“豪光眼镜”每年业绩是3000多万元,几款产品一度在越南销售榜上占据“半壁江山”,在中东和非洲,这些产品同样卖得很好。这样的焦虑感,來自于丹阳——他公司的生产基地,遇到了新问题:成本增加太快。
“去年,眼镜销售业绩下滑的厉害,大部分零售商日子都不好过。”卓弘祥从1997年开始从事眼镜加工,直到2004年才涉足眼镜贸易。虽然创立了自主品牌“tag”,但他觉得知名度远远不够。“我听说一些知名眼镜店会在今年关闭或是卖掉一些门店;也许,我会去收购一些,但还没考虑好。”卓弘祥表示,自己从来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他已经设计好了“线上+实体”同步销售模式,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是一种有风险的创新,“一旦成功了,利润是非常丰厚的。”
张高臻的举动,更大胆一些。他的“高真眼镜公司”,拥有“吉恩乐”“高真”“视派珂特”“CHEVENON”“Magnette”5个自主品牌,业界口碑不错。他最近想到了一个新招,叫做“制售一体快时尚”,即产品设计、生产、物流、销售都由一个公司完成,从工厂直接到零售店,并结合大量订货的规模优势,形成市场最低的价格。
“未来中国的眼镜需求,将会呈现一个‘快时尚的消费趋势,眼镜将逐渐从功能性开始向装饰性慢慢转变。”张高臻说,“只有价格便宜且定位清晰,才会促使人们像按照季节变化换衣服一样,来换眼镜。”
一场无声无息的“产业革命”,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