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玫
摘要:双重乐感培养是学校在音乐教育中所实施的,并且必须是以教育者对学校音乐教育本质的正确认识作为首要前提条件的。要让双重乐感培养获得实效,就需要对双重乐感有清晰的认识。本文就张欢教师的《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一书进行探讨,以期为双重乐感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双重乐感 《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 张欢
《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是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欢教授的专著之一。专著论基于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音乐家曼特尔·胡德所提出“双重乐感”(bi-musicality)或“双重音乐能力”,是指音乐学家在研究某个特定民族或风格的音乐时,必须具有完全参与该种音乐体系的能力,应该具有参与该种音乐体系的能力,能够参与两种音乐体系的训练,能够演奏一种自己所研究的民族文化的乐器,而不是只停留在纯粹理论的层面。此理论强调“实践操作的技术能力及感性认知”,认为“只有通过本身的实践理解了他文化的音乐基础后,才能更好地用语言来描述该音乐”。这个理论要求音乐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努力摆脱建立在欧洲音乐体系之上的听觉“偏见”,用全球化的音乐视野要求自己,才能对所研究的音乐文化得以真正的理解。这个理论自诞生以来便被音乐学家们广泛的应用。不仅仅运用于音乐学家的研究能力,还被扩展到了整个音乐领域,例如多元音乐文化的教育等,它倡导在平等基础上的文化相互尊重、理解、欣赏和包容,但是该理论至今仍停留在理论和极少教学中,《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以下简称《双重乐感》)的出版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尤其为多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地区的音乐发展找到了方向,也为民族音乐的保护、继承发扬开辟了新的道路。
一、广泛的适用性
《雙重乐感》的理论不仅仅适用于民族音乐学研究,还适用于多元音乐文化现象下的中国的音乐教育现状,还适用于不同的地域的音乐文化教育,这是一个统称,是一种全观论研究方法的实际体现。
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研究对象和范围的指向确定了这门学科是一门注重实际音乐生活调查,它与相关的诸学科(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一样,在研究方法上特别强调要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调查亲自获得尽可能详实的科学研究资料。也就是说民间音乐学家要想真正深刻地认识到他所研究的音乐对象,只有进入调查对象现实生活中去亲自触摸所要调查的音乐事象的各个侧面和感受具有生命力的动态形象,这样才可能使研究不会成为一个拼凑的枯燥事实,胡德的双重乐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要求提出的。《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在胡德的基础上运用“融入”与“跳出”即“主位”与“客位”结合的“双视角”研究方法,提出以亲身体验的主位法认清研究对象的本质,以客位分析法得出最客观实际的规律,即用“融入”的切身体验,建立“本我”,用“跳出”寻找“超我”,用“超我”状态思索和追寻“本我”的文化根源,以此来探究文化中的音乐和音乐中的文化。
《双重乐感》理论更适用于音乐教育。在中国20世纪末随着对各个民族文化的重视和复兴以及多元文化教育观念的提出,文化教育理念引起了教育界的反思。民族文化的教育,除了国家政策性的干预和政府的引导,我们还必须要有主动自觉的文化态度。
回顾我们百年来的音乐教育历史,自学堂乐歌以来,我们一直使用的是西方音乐学科教育体系,虽然也培养了一大批的音乐家,可是民族音乐文化的荒芜现状,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这种体系在民族土壤中的先天不足。我们的孩子不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不愿意接受民歌,听不懂戏曲,生疏,甚至彻底排斥。专业音乐院校的民族音乐学生更是左右为难,最后成了“四不像”。非物质文化保护中教育实施的方法也是举步维艰。这种现状只有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才可能有所改善,《双重乐感》的是中小学教育、高校教育的开头军,它的实施和取得的良好的成果都说明,这种思维方式是唯一可以找回自己,发现自己,博彩众生,美美与共的路径。
《双重乐感》虽然产生的土壤在新疆多样文化的语境中,但是同样适用于不同的地域。当下学生因为媒体的广泛影响,每个人对音乐、传统音乐的认识都有一定的差异性,故而所得到的乐感也有所不同。在这种状态下,首先保留各自最深刻的民族文化记忆尤其是音乐记忆是首要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增加他们对不同音乐概念的理解、接受,最终使他们全面深入地学习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达到文化多元一体,具有认识和分析不同音乐文化的能力。
二、多重的实践性
《双重乐感》的写作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作者张欢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在教育工作岗位上三十余年,他从一个“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盲从,到“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思索,再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实践,一步步的走来,他组建“双重乐感实践艺术团”,他组织出版一系列民族音乐教材,他立足新疆本土音乐文化开展民族乐感训练,培养学生多元音乐的音乐思维和审美情趣,实现用“母语音乐的耳朵” 无障碍的欣赏“世界音乐”。他带领“双重乐感实践展演”在香港、澳门、台湾、美国、哈萨克斯坦、新加坡等地演出,辗转北京、大连、延边、兰州等国内高校演出交流、讲学,所到之处反响强烈,新加坡《联合早报》以“燃烧”形容展演乐队,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多次关注他的团队,不同领域的多个权威专家学者认为:“双重乐感理论与实践展演团队”因为不断的“出走”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气质”,这就是不同民族之间亲如一家的理解、尊重、欣赏、包容的气质,这种对当前,尤其是新疆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积极的经验和价值。”作者的写作不是空想,是他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得出的反思性的归纳,如他所说,《双重乐感》是一个巨大的“坑”,他用了三年时间一点点的摸清思路,理清头绪,爬到了坑外。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背负着民族的使命和文化的使命。
在《双重乐感》第六章、第七章,作者详尽的论述了双重乐感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双重乐感理论教材分析。在体系课程设置中,借鉴了管建华教授提出的音乐课程立体三维建构:1.母语课程源远流长;2.世界音乐宽似海洋;3.文化统领高屋建瓴。作者还通过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分析,得出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多元文化教育的要求,也要求授课内容的民族性、本土性、世界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西方音乐至今仍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民族音乐教学更是以汉族音乐为主。《双重乐感》正是针对多样文化音乐教育而实行的有益的尝试。在教学方法中,作者提出坚持多样文化平等的教学理念,正确处理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在音乐教育文化的传递中,相互理解、尊重,建立起开放、平等的文化观,使人类音乐文化在统一性与多样性中达到平衡。这不是空中楼阁,作者以新疆教育为例,不仅给出了课程体系的实施方案,还详尽的例举了教材《新疆维吾尔族音乐文化》的个案,从族源、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到维吾尔族传统音乐文化以及传统音乐的特征,无不清晰的给我们指出前行路应该怎样走,虽然路途漫漫,但是前面已经有了脚印。
在乐感训练和术科文化章节中,作者除了理论的内容,更是使用了大量的实例,用“融入”的音乐风格,“跳出”的分析方法,使得学生不但理解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也通过科学的学习更好的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多元文化的欣赏。强调术科文化性的习得,对音乐的理解更深刻,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双重音乐文化观、具有有修养的耳朵、有修养的头脑、有修养的内心的和谐的人。这里作者注重的不仅是术科的学习方法,还提示作为教师,教授学生技术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有文化,还有修养,还有一颗民族之心。
三、清晰的可读性
《双重乐感》虽是一本理论著作,但是具有很強的可读性。在各种理论名词和方法论名词中,作者引用了众多中国典籍和名人之言,孔子、费孝通、季羡林、钱穆频频出现,在阅读中没有丝毫违和感。
在书中作者还谈到了大量的具有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对一个音乐教师来讲是值得认真思考和引用的,从另一个侧面来说,这还是一本实用的教学法教程。
该书实用于与音乐或者艺术相关的任何一门学科,因为它包含“雅”和“俗”,它还包含了“深”与“广”,它不仅是双向的,还是多向的。要做一个和谐的人,我们追求“雅”,但是生活离不开“俗”,我们追求“深”,深刻的思考,深刻的生命意义,可是生命的过程就是在“广”中。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音乐文化的书,这还是一本关于生命哲理的书。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一体多元,中国各民族的“和而不同”的差异所带来的美丽,在新疆和谐的生活中尽显一切。我们说《多重乐感》的诞生有着丰厚的土壤,50多个民族成分,12个世居的少数民族,丰富的乐舞文化历史悠久,但是,不管土地条件多么优越,如果没有勤劳栽种培育的人,再好的土地也只能任其荒芜,作者的开拓精神不由使人深深钦佩,这不是一朝一夕的空想,这是三十余年“众里寻她千百度”的执着。
“立于坑上,我未有如释负重,倒是突然明白,这似乎正像一个生命体的自然历程,出生时居于底处,不觉然周遭的异样,如今我经年成长,立于底边上,我开始诘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要去何处,又将怎样去……”作者的这番话,是不是也让我们思考,我们要去哪里,怎样去?答案似乎已经是有的,那就是,“有乐感的人是快乐的人,有双重乐感的人将是和谐的人”。
参考文献:
[1]张欢.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2.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张欢.文化融合造就乐舞之乡[N].光明日报,201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