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我们体验包粽子的生活经历,在端午节前夕,我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一次学包粽子的活动,同学们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
我们四人小组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准备工作。我们把一些准备好的糯米、洗净的芦苇叶、甜枣、扣扎的丝线及小淘箩等材料工具带到学校。虽然我身为组长,但对包扎粽子却心中无底,就算有老师的指导,那悬着的一颗心仍放不下来。
老师手把手地给大家做着示范。我们依葫芦画瓢先把长长的芦叶折叠围拢成一个小窝,依次插入一张张芦叶形成一个大窝。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看我笨手笨脚地不时将“窝”弄散,急得额头直冒汗。老师见了心平气和地说:“王红丽,窝尖朝下,左手始终拿捏住几张芦叶地重叠处,需要插芦叶时稍微放松,让芦叶尾部方向基本保持一致……”
接着在窝里放入调配好的糯米、碎枣及赤豆,然后换手势一把抓住粽身,右手把米压平,拇指食指合拢芦叶尾部做成一个四角的形状。听老师说,这包粽子的功夫可全在这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的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时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三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老师不止一次地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也能叫粽子?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我晕!难道包出四个棱角是为了方便包扎,怎么就会没有圆形的呢?不过,我看着第一个包成圆形的粽子,心里一百个不满意:我怎么就这么笨呀!看老师那双粗大而又灵巧的手,打心眼里佩服得五体投地。第二个、第三个……发现越来越不想活了,就在我快要放弃时,耳边再次想起老师的话:“遇到困难一定不要退缩。要有耐心去面对,人生路总充满甜苦与喜忧……”我渐渐憋着气,好不容易才扎起个有点模样的粽子来,虽然和老师的样品还有许多差距。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再看看组员们已经包扎出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粽子”,真让我哭笑不得……
这次我总算基本学会了包粽子,还品尝到了自己劳动的果实,感觉那枣子还真是不一般的甜蜜。真是“吃粽子容易,包粽子难啊!”不过凡事熟能生巧,只要我多练习,我一定会像老师包扎得那样出色的!
指导老师:杨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