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煦 孙佳茜
摘 要:中国的国民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各项工程的活动力度不断地增强,包括工程建设活动以及开发资源活动等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地质环境,使得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提升,灾害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本论文针对岩土工程地質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防治措施
在土木工程中,涉及到岩石、地面、土壤以及地下水的部门都属于是岩土工程,其是土木工程实践中新的技术体制,主要解决岩体工程与土体工程方面的问题。
岩土工程的性质决定了工程建设中必然会对地质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引发地质灾害。这就需要在岩土工程建設中,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出发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以提高工程质量。
一、导致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基本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也呈增加趋势。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地质灾害发生率为50%,主要是由于各种工程建设中人类攫取能源而采取了不合理的方法,导致地面出现裂缝、塌陷或者地面沉降现象[ 1 ]。这种由于人为活动而导致的地质灾害被称为“第二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为自然地质灾害,就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起因是由于自然环境变化所引起的。
虽然自然灾害是导致地质灾害的不可抗拒力量,但是人为活动使得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更高,而且地质灾害的危害性更大。比如,开发矿产资源以及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就会由于工程建设而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土壤受到侵蚀,从而加大了泥石流、滑坡、地面沉降灾害的发生几率。特别是工程建设中的人工爆破,不仅会引发山体滑坡或者岩溶塌陷,而且还会因此而导致连锁性灾害[ 2 ]。之所以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都会导致地质灾害,是由于地质环境发生了变化,地质体的变化达到了可以导致灾害发生的程度,给人类造成了威胁,而且还危害了社会。比如,盐池河的岩土工程建设中,就由于人为开采而导致山体崩塌。产生这种灾害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当地的地质因素之外,主要是由于在开采磷矿层的时候采取了不当的措施。灾害发生后经过分析得知,崩塌体的下部为磷矿层,在开采的过程中使得上模山体变形,谷坡底部的磷矿层露出表面。
二、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一)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设计
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工程设计的时候,主要的依据是由于工程建设而导致的地质滑坡、崩塌,因此要对形成不稳定斜坡的原因、灾害产生时的运动模式、地质灾害的易发性等等予以充分掌握,基于此而制定出防治目标。
(二)从导致地质灾害成因的角度制定防治途径
依照岩土工程而引发的地质灾害发生率将防治措施制定出来,包括避免灾害发生的工程强度以及防治工程量等等。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之前,要做好工程现场的勘查工作并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措施,制定行业规范以及工程质量的检验标准和评定标准,分析相关资料[ 3 ]。
中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主要包括加固工程、排水工程和截水工程、护坡工程、减载工程和压脚工程等等。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具体防治措施
(一)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工程防治措施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岩土工程的地质灾害防治是重要的内容。采取防治措施的基本条件以及所采用的方法是,对于房后切坡而导致的滑坡,可以采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措施,对前缘采取支挡措施或者削方措施,从而得以有效护坡。这些防治措施适合于规模小型的滑坡。如果是中型及以上的滑坡,就要对防治工程场地进行地质勘察后,根据所获得的资料采取防治措施。
(二)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生物防治措施
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就是通过绿化的方式,既起到了防治地质灾害的作用,而且还美化了环境,对工程所在环境条件起到改善的作用,促进当地的自然生态平衡。采用植树造林的方法或者种草护坡的方法,可以降低投资成本,而且应用的范围是非常广的,成效显著[ 4 ]。这种防治措施可以长时间地发挥作用,当然要发挥其防治地质灾害的效益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制定防治措施的时候,要根据岩土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情况,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经济条件进行分析,掌握可能发生地面塌陷灾害的区域、可能发生泥石流的区域以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对这些区域所需要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就是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以降低发生地质灾害的几率,避免因此而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
(三)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避让措施
岩土工程建设区域所发生地质灾害多为不可抗拒的。要降低由于灾害而导致的损失,就需要采取避让措施。
雨天是导致地质灾害的基本条件。岩土工程建设地区所存在的灾害隐患点以及已经出现了变形的斜坡,就要注意在雨天来临之前做好避让工作。相关人员在做好灾害防御措施的基础上,还要制定居民安全转移预案,按照就近原则对当地的居民安排转移的地点,以避免居民受到灾害的威胁。
在严重的地质灾害之前,可以采用搬迁避让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采取防治措施的投资量之大,已经超过了搬迁所需要的费用,而且即便是采取防治措施,居民依然避免不了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属于是系统化工程,在工程建设中要对诸多的影响因素进行考虑,以避免由于工程建设而导致地质灾害。岩土工程建设中,为了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以及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修志超.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6(02):67-68.
[2] 韩广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中华建设,2013(12):150-151.
[3] 刘金星,许勇.对地质灾害存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1):150-151.
[4] 兰景岩.岩土工程地灾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河南科技,2014(0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