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影
摘要:安徽琴书是流行在民间的一种曲艺艺术形式,它的主要流行地区是在安徽北部、东部、西部和苏北、豫东、鲁南等地,它是根植于民间的“草根艺术”,深受广大农村观众欢迎。不同流派、不同传承的琴书会受流行地区和演员所在地观众欣赏水平影响,形成各自的“领地”和特点,安徽琴书把主要由安徽艺人传承、演唱,并在安徽辖地流行的琴书,称之为安徽琴书。安徽琴书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和完善,使它在众多的姊妹艺术中脱颖而出,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演唱风格和艺术特色。但琴书的现状却令人堪忧,琴书的发展前景更应引起有关部门、业内人士和广大观众的重视。琴书的根在社会,琴书的发展更离不开社会。
关键词:琴书 历史沿革 现状 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6-0033-03
一、琴书概述
琴书与评书、鼓书、快书都属于曲艺的表演形式,所不同的是,琴书是说唱类艺术,其它“书”都是以说为主,兼有唱或模仿表演。琴书是因演唱时用扬琴为重要伴奏乐器而得名。琴书分为云南琴书、四川琴书、武乡琴书、北京琴书、山东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等等,各类琴书起源不一,发展有异,但多数琴书都是由地方民歌、民谣、乡村小调发展而成,演唱时均用地方方言和曲调。安徽琴书与河南琴书、山东琴书、徐州琴书系“近亲”同属于曲艺中的琴书类,它们主要流传于豫东、鲁南、苏北和皖北地区,也是因其伴奏的主要乐器(杨琴、丝弦)而得名。据老艺人们口传得知,安徽琴书是从山东流传过来的。
二、琴书的历史沿革
大约在清光绪二十六年间,安徽泗州长沟集人张世銮到山东学艺,经人介绍拜在山东剡城琴书艺人李永杰门下,李永杰边演唱边带徒弟讨生活。张世銮几年后艺成回到家乡演唱,为了谋生,他也授徒传艺,从此之后,琴书即在当地流传,时称“泗州琴书”。宣统二年,山东郓城琴书艺人于振林举家迁居安徽萧县黄口镇,“萧县琴书”又异军突起,并把琴书的唱腔、伴奏加以改革,形成可以与戏班一样的演出阵容,扩大了琴书的影响。琴书的主要伴奏乐器有扬琴(也称为洋琴、柳琴、扇琴、多弦琴)、曲胡、坠胡、二胡、古筝、琵琶、笙等,主要以单人唱、对唱和联唱为主要表演形式,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近年来,琴书有了长足的发展,也越来越被广大农民群众所喜爱。
又说安徽琴书最早产生于鲁西南一带。当时,由于黄河水漫溢,穷苦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借逃荒要饭为生,为多求施舍,许多灾民在行乞时演唱民间小曲,“伤心人听伤心曲,断肠人恋断肠声”,这种小曲成为谋生的手段后,即有众多人争相学唱,逐渐传入皖北地区,形成了一定形式的演唱风格,并发展成为影响一方的艺术种类——琴书。早期的琴书仍带着“乞求施舍”的特点,属于“地摊文化”,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草根”,艺人们也没有社会地位。为了生存,许多艺人只能迎合不同口味去演唱,下里巴人的小玩艺不被人尊重,艺人们也只能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
由于琴书艺术的生存地发生了变化,地域文化对其产生了生存和发展的影响,琴书便有自己的“家”或“姓”,生存为家,地域为姓,便是各种琴书冠名的理由。与其它琴书取名的习惯一样,有的安徽老琴书艺人在演唱时,吸收了流传于安徽的“凤阳歌”“淮河调”“黄梅曲”等,便把自己演唱的琴书冠以“安徽琴书”。
三、琴书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空间
早期的琴书是只唱曲不说书的,有的是一人自拉自唱,有的是艺人站唱,小乐队伴奏,就这样,安徽琴书的表演形式不断发展变化,从一人唱演变出对口琴书、三人琴书联唱等多种形式。由于琴书的演唱特点别具一格,生活性较强、通俗易懂,所以深受广大基层听众,特别是农村听众的欢迎。因为是“外来品”,有的琴书起始之初并不被当地人欢迎或接受,为了生存,艺人们只好入乡随俗,按照卖艺地听众的习惯、喜好和要求,不断对自己演唱的琴书加以改革,边唱边改,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就有了相对固定的观众群,并形成不同流派、不同形式的“琴书”和琴书班子,如“涡河琴书”“太和清音”“泗州琴书”“淮北丝弦”“扬琴”等,就是因为顺应了观众的需要改革、保留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琴书艺人靠卖艺吃饭,不改革就无法生存),才使得琴书艺术不断发展壮大,流传至今。过去的艺人,不仅没有社会地位,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得不到保障,只能凭卖艺的功夫谋生,甚至有的艺人或只身沿门演唱,或拖家带口划地卖唱,换得生活所需,很是艰辛。新中国成立后,艺人们的处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在政治上翻了身,艺术上也与其它姊妹艺术一样得到尊重,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文化部门积极组织各地琴书艺人参加地方曲艺协会或曲艺工会,有的琴书艺人还被吸收到曲艺团、文工团等专业文艺团体,以前用以谋生糊口的“小玩意儿”有了自己的名份,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剧场登台演出了。一些琴书艺人如沐春风,焕发艺术青春,坚持创新演新,呕歌新时代,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着激情创作了许多歌唱党、歌唱新中国、歌唱新生活的作品。安徽琴书也是借此发扬光大的,在曲坛有了一席之地。
社会发展到今天,琴书也饱经风雨,经历了许多曲折,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受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传统艺术被冷落、被疏远,有的甚至已经失传,琴书的处境也是如此,不容乐观。由于演艺市场竞争激烈,搞曲艺特别是唱琴书成名难,且又不能挣钱,连业内人士都选择了放弃,琴书正逐渐走着下坡路。许多专业团体的解散,琴书人才的流失和缺位,老艺人大多淡出江湖,都给琴书的继承和发展带来致命打击。虽有少数人在苦苦支撑,也难济于事。
四、安徽琴书的发展
安徽琴书曲调优美、感人。安徽琴书有“九腔十八调”之称,诸如“梅花落”“莲花落”“金钱落”“满江红”“穿心子”“大哭头”“小哭头”等曲牌外,还兼有“杨柳青调”“大调曲”、“小调曲”“凤阳歌”,许多曲调优美动听,经与板腔式唱腔结合,更让人耳目一新。柔美、舒情的唱腔和耳熟能详的地方小调,与地方戏曲相融,由单一的站唱发展到对唱、多人联唱,彰显了安徽琴书的“甜、美、脆、俏”的演唱风格。
安徽琴书的演唱形式便捷。琴书演唱曾被誉为“文艺轻骑兵”,足以说明她演唱形式的灵活、便捷性。她不像戏剧、歌舞、杂技等艺术那样刻求演出条件,无需灯光、服装、道具、音响的装点,只要有观众站、坐的空地方,只须演员置琴和伴奏者能坐的地方,便可演唱,有灯无灯均能唱,室内室外都能演。演员在演唱时既是唱书者,又能串演书中不同的人物,全然是一人一台戏。演员演唱时均用地方方言、俗语,让观众感到亲切易懂,很容易拉近唱者和听者的距离,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或专项活动,有着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琴书具有以小见大的宣传效果。特别是在大文艺小曲艺艺术中,琴书艺术只算是一个很小的分支,而且地域性较强,她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是有限的,交流和发展空间也有限。但是,由于它来自民间、流传于民间,又倍受民间钟爱,所以在加强社会沟通、联络党和群众的关系上,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说老百姓的心里话,唱人民爱听的曲;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以接地气的特有条件,宣传、教育、鼓励基层社会群众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管理。琴书演唱不像其它艺术那样大牌子、大场面、大投入,它没有恢宏的场面,无须大额甚至是巨额的投资,只要能保证一般性的演出要求,就能发挥大的效果,且可重复使用(如演出脚本、乐器的添置与维护等)不浪费资源。
五、对发展前景的思考
虽然琴书有诸多优势,有不可忽略的社会奉献,但它的传承和发展受到制约,发展的空间亦不容乐观。
首先是后继无人。多年来,一些专家和团体都在致力于艺术的发展和创新,这就要求艺人们不仅要从师父、师爷、师祖那里传承本行艺术,而且还要从本行艺术及相关艺术的历史遗产中溯源淘宝。无须讳言,就是因为一些传统的艺术出现了生存危机,或濒临失传,或日趋衰落,这才引起人们的警觉和重视。琴书也是如此。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和自身条件的限制,琴书也面临传承危机,后继无人是其继承、发展、创新的“短板”。琴书艺术的观众和表现舞台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生存手段已发展为今日精神享受的必须,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新人势在必行。过去艺人所处的生存环境决定了艺术的传承效果,“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宁赠一锭金,不赠一句春”(春即话语的意思,这里所指的是艺术诀窍),是代代艺人死守的观念。过去艺人们大多都抱有“艺不外传”的思想,对传授技艺一般都采取保守态度,这就使得本来就小的艺术种类“越长越瘦”,演员的稀缺、极少,也导致了琴书的路越走越窄。而琴书这们艺术对演员的要求又高,无论嗓音、唱功、敲琴、打板、表演,还是贯口、念白,都是硬功夫、“全活”,学来更难,加之老琴书艺人们相继退出,坚持下来的艺人对改变艺术困境也力不从心,年轻人愿学者无几。以前的琴书传承方式主要是一辈一辈的师徒“口传心授”,学艺成不成,全靠心眼儿灵,单打一的传授方式,既不能顺应形势的发展需要,也难以培养、造就出高质量的新人来。
二是发展后劲不足。琴书艺术的精湛与完美,是它的立足之魂,尊重生活、服务社会,则是它的生存之根。近几年来,党中央提出了振兴民族文化、大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为此,各级政府也相应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对文化管理进行改革,对文艺团体进行改制,但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同,社会状况不一,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对演艺界不景气现象进行救市。任何一门艺术,要想生存发展,没有决策部门和社会力量的重视支持,没有政策和技术上的扶持,仅靠支撑艺术的少数人的热情,或者社会偶尔的有限支持,这门艺术的持久性和生命力将要大打折扣。艺术若没有为它提供养份的土壤,就等于失去了根,社会要给琴书的生存留出空间。
三是自身创新不够。艺术离不开社会,艺术的发展更是与社会发展的脉搏相一致。安徽琴书在它的流传地域已生存了上百年,当地群众对这一曲艺形式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东北地区有“宁愿舍顿饭,也听二人转”之语,在鲁、豫、皖、苏交界地区,也流传着一句“宁可少顿饭,也到书场转”顺口溜,可见琴书在群众精神生活中的位置。现在情况就大不同了,进入80年代以来,流行的、刺激的、新鲜的充斥电影、电视和艺术舞台,传统的、有着厚重民族历史的,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感兴趣,琴书的观众在哪里?琴书的知音是谁?琴书演员还有粉丝吗?一连串的疑问摆在曲艺工作者面前。有的琴书已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遗产成为遗憾——有些申报成功的艺术被束之高阁,徒有其名而没有了后续。琴书艺术的单一性,艺人的稀有和服务上的缺位,往往影响它自身的发展,创作与演唱上的分离,传承与创新方面的脱节,世俗、功名和浮躁心态的滋生,从根本上影响着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六、对琴书传承的思考
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曲艺,特别是琴书,要想摆脱当前困境,改变一些不利现状,跳出困难局面,必须创新思维,走改革、发展之路。曲艺改革是一场伟大的群众实践活动,必须依靠群众,动员广大曲艺工作者和曲艺爱好者积极参与,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要借助政策给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大好形势,精心策划出琴书改革创新的构想、方案、培育计划和远期规划,为琴书的健康发展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理论支撑,有计划地培养创意人才、创作人才、表演人才和传播人才,同时还要把濒临失传的曲种、演技予以挖掘、保护、传承起来,做到古为今用,使这一有着百年历史的艺术重新焕发时代的青春。
加快培育新人的步伐。现在的年青人,包括相当一部分中年人,受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影响,对古老的、传统的艺术形式不感兴趣,对琴书这样的“小玩意儿”,不要说让他们学习演唱,就是听,他们都可能不感兴趣,更谈不上传承了。现在的高考就出现一种怪现象:原本学生不懂、不喜欢的诸如器乐、声乐、绘画和舞蹈,却突然成了香饽饽,原因就在于这些都是高考加分项,对那些文化成绩不高的考生而言,那是他们上大学的敲门砖,一旦达到目的,艺术与他可能就是陌路客。琴书则没有如此幸运,别说指它为考生加分了,就连无足轻重的陌路客都傍不上。除非有曲艺类专业或专科学校,而且必须是高校范畴,那样才能对他们产生吸引力。早在十几年前就有有识之士提出这样的意见:在高校开辟有关曲艺专业课。但时至今日,仍无一所专门培养琴书事业人才的学校或培训班。笔者建议,可否由曲协或文联为支撑点,做些专业培训的具体工作,为琴书的发展培养精英,为地方琴书的传承培训人才。
加大艺术交流的力度。各种琴书在保留自身特点的同时,应不断吸收艺术营养,借鉴姊妹艺术的精华,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只有多学习、多交流才能有所提高。
把根扎得更深。青草虽然根植于大地,依然有枯萎的季节。琴书艺术虽然是源于民间的草根艺术,也像青草一样有“发黄”的时候。要想保证她的艺术常青,就必须把艺术之根扎深扎牢,写书、唱书者多深入社会,体验生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请教,对把握社会脉膊和坚持艺术创新,琴书艺术将会拥有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