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瑞
摘要:琵琶曲《大浪淘沙》是一首经典的琵琶文场作品。这首乐曲的结构可以按照速度分为两大部分。慢板部分是以变奏为主,带有一定回旋性质的多段结构;第二部分为规模较小的复二部曲式。全曲属于有引子与尾声的较为复杂的复二部曲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除使用与西方音乐相同的发展手法外,还大量运用诸如句句双、承接、加头、合尾等等很有特色的发展手法,大大丰富了乐曲的结构方式。中国名族民间音乐乐曲结构的划分,一方面应借鉴西方曲式学知识,另一方面要重视中国音乐的特点。
关键词:琵琶曲 结构 变奏 复二部曲式
中图分类号:J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6-0006-02
一、引言
华彦钧存世琵琶曲共有三首:《大浪淘沙》《昭君出塞》和《龙船》。由杨荫浏、曹安和两位先生在1950年于无锡录音记谱。其中,《大浪淘沙》属于琵琶文场作品,是众多琵琶曲中一首比较经典的作品。这首作品的产生,据华彦钧称是将道家合奏曲牌《梵音》加入琵琶演奏技法演奏而成,杨荫浏先生多次查证后未发现证据,由此推断它很可能是华彦钧根据民间音乐素材创作而成。多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对于这首作品的素材来源、创作背景、表现内容、情感处理以及各种演奏技法都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对于乐曲的结构研究,涉及相对比较少也比较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袁静芳先生在文章“阿炳的琵琶曲《大浪淘沙》”中认为:分为三段的《大浪淘沙》,第一段是主体,第二段为过渡;第三段是结尾。庄永平先生在“琵琶曲《大浪淘沙》析”中则从乐曲采用的材料、调性、落音、技巧及其它作曲技术入手,對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于结构的分析很简单,认为它是变奏曲体。本文试对其各部构成进行具体分析,并对其整体曲式结构做一个探讨。
二、琵琶曲《大浪淘沙》的结构
琵琶曲《大浪淘沙》共分为三段。从速度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慢板,每分钟48→56拍,第二部分为快板,每分钟112→126拍。
(一)第一部分(1—70)由以下各部分构成:
1.引子(1-2)
引子只包括三个音,采用mf力度以较为自由的速度奏出,刚劲短促,奠定了整首乐曲的情感基调。调式为D宫调式。
2.A(2—13)主题以mp力度在弱起节奏开始,旋律深沉苍劲、流畅婉转,整体方向大致平行。调式为A徵调式。乐曲速度从48开始逐渐到56。开始前三小节的节奏较疏,之后加密,出现很多十六分与三十二分音符,连绵不绝。旋律进行过程中,力度从mp渐弱,p后又变为mp,力度的多种变化,表现出非常细腻的情感。在这段的结尾12小节处出现向上九度的大跳,从中音区到高音区,力度变为f,情绪达到第一次爆发。之后力度渐弱,结束在A徵调式的主音构成一个收拢性乐段。
3.A1(14—23)这段为A段的第一次变奏。节奏去掉弱起前缀部分,采用“扬抑格”。旋律进行主要采用加花手法,旋律整体节奏变密,期间采用2/4、3/4拍变换节拍。在结构上缩减为九小节,结尾处进行变化,去掉f力度的大跳部分,其它位置的力度变化与A段相对应,最后落徵调式主音形成完满终止。
4.B(23—33)这段与A1段衔接很紧,采用弱起节奏从f力度开始,旋律从高音区向下进行,节奏疏密相间,材料与A形成对比。26—28小节出现清角为宫的转调,转到下方五度G宫系统。在调性色彩上形成对比。乐段结尾处出现八度大跳,采用f力度,再以渐弱落到徵调式主音。这个位置的大跳与f力度渐弱,与A段结尾处九度大跳及f力度渐弱形成另一种形式的“合尾”进行呼应,加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5.C(33—38)这部分虽然较短,但是它具有鲜明的主题形象。弱起节奏,旋律从较高的音区开始,节奏密集,力度mf。旋律平稳进行为主环绕向下,舒展抒情。音区跨度达到八度,最后以mp的力度停在角音。旋律前两小节体现出羽调式色彩,随后徵音的出现又回到徵调式,属于不完满的结尾。
6.A2(38—48)A的第二次变奏,弱起节奏。中间三小节(42—44)采用“清角为宫”的手法转到G宫系统A商调式,与主调属于同主音类型的转调。45—48小节为C之素材,但其结构短小(只有三小节半),力度方面与前后并无变化,加之它与前面连接较为紧密,最后结束在徵长音,将其判断为一个乐段在规模上与前后段落不太相称。把它看为A素材的扩充似乎更为合理,或者也可划为连接部分。
7.A3(49—61)A的第三次变奏。采用与A1形同的节奏从mp力度开始。四小节后力度变为mf,54小节出现A主题素材片段,但两者衔接紧密,力度相同,可以将它看做是之前的扩展延续。
8.A4(61—70)A的第四次变奏。这个变奏开头与A3相同,整体节奏较疏,第三小节采用f力度,65小节开始渐弱。后半部分渐慢,结束在G徵调式主音,缩减为九小节。
(二)第二部分(70—118)由以下各部分构成:
1.D(70—80)这个段落力度mp,缓起渐快,节奏弱起前缀,均等的八分音符。使用连续的双音进行。旋律平稳进行为主,运用较多的同音反复,整体方向向上。旋律进行中,主要采用乐节重复与变化重复的发展手法,调性转到上方五度宫系统调E徵调式。
2.D1(81—90)这个段落采用承接的手法,用D段的中间部分素材作为开头进行发展,依然为连续双音、均等八分音符节奏。旋律音区较高,方向向下,整体呈现出一个较大的波浪形。80小节延续D段A宫系统调性,87小节为主调上方四度宫系统离调。结尾具有开放的性质,与下一段落连接在一起。
3.E(91—102)这段以引子材料的倒影作为开头,节奏较疏。旋律平稳进行为主,大致平行,多处使用强拍弱起、附点、切分等节奏,使得音乐具有较强的动感。材料发展中主要用乐节的变化重复,力度mf,G徵调式。
4.F(102—115)段落开头保持与D类似的节奏,力度f并加以重音。旋律跳进较多,音区较高,情绪高涨,推向了全曲最高潮。内部为(8+5)组合,110小节出现102小节材料,结尾处速度渐慢,用ff的力度结束在徵调式主音完满收束。
5.尾声(114—118)尾声简朴精炼,体现出连续补充的性质,114小节有清角为宫的离调意味。先强拍弱起进行第一次补充,力度渐弱mp落低音区主音后,再做第二次补充,以mf渐弱结束在A徵调式主音。
从第一部分的材料发展情况看,主体部分包括A、A1、B、C、A2、A3、A4,其中C规模较短(五小节),甚至可以理解为是A材料的“加頭”发展。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成为六个主要部分。鉴于C材料在乐曲中出现两次,它就具有了一定的回旋曲因素。所以,第一部分的曲式划分应为以变奏为主的多段式结构。第二部分的材料为D、D1、E、F,前两段为乐段的变化重复;后两段为没有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整体属于没有再现规模较小的复二部曲式。由此,全曲的总体结构应该是较为复杂的复二部曲式。
三、结语
相对于西方音乐,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结构一般要更复杂一些。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除使用与西方音乐相同的发展手法外,还大量运用诸如句句双、承接、加头、合尾等等很有特色的发展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结构内部自由扩充,段落之间自然连贯。我们可以见到很多段落内不同长短的乐句有机结合,段落之间也有不同长度的乐段并置发展。再加之速度的灵活变化,大大丰富了乐曲的结构组合形式。众所周知,音乐的发展,是从无序到有序再到突破有序,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已经达到突破有序的发展阶段。这些很有特色的结构方式,当是中国音乐高度发展的一种表现。中国名族民间音乐乐曲结构的划分,一方面应借鉴西方曲式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中国音乐的特点。通过对更多中国民间音乐的分析,总结出其中的结构规律,进一步完善曲式学知识理论,最终形成一套适用于所有音乐作品的结构划分体系。
参考文献:
[1]袁静芳.阿炳的琵琶曲《大浪淘沙》[J].乐器,1983,06.
[2]庄永平.琵琶曲《大浪淘沙》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6,02.
[3]李虻,闫璇璇.琵琶曲《十面埋伏》结构分析[J].音乐生活,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