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晖慧
摘要:《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被编选入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文记录了一场安陵与秦国之间的外交斗争,文章主要通过对话描写塑造了唐雎、秦王和安陵君三个人物形象,在委婉含蓄的外交辞令中展现给读者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非凡才智和纷繁复杂的外交形势。
关键词:填补;解读;浅析;对话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79-02
对话,是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指人物间的谈话、询问、争议等。细读文本可发现,本文不足五百字,仅人物对话描写就有三百多字。本文刻画人物形象,主要以对话描写为主,辅之以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恰巧本文的故事又是在外交中发生的,外交辞令原本经常性利用含蓄委婉手法来表达“言外之意”,对话适应时机而产生,人物语言的“留白”也就出现了,解读文本中对话所蕴含的深意,人物的形象也就更加丰满起来。
一、捕捉留白点,推敲词中意
留白,原是中国画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顾名思义,就是在文学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通过未说之言以及言外之意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和余地,进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丰富文本的内容。本文所呈现的是一场外交冲突,外交辞令中往往蕴含着潜台词,听话者需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对。文本所写的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强国和弱国之间的正面交锋,对于身受安陵君所托出使秦国的唐雎而言,责任重大,应对之举和说话技巧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文本中,对话描写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秦王派使者传话给安陵君以及安陵君的应对之辞;第二部分:唐雎出使到秦国以后与秦王的对话。在第一部分对话中,文章开头第一处对话即“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派人传话给安陵君,劈头就以“寡人”自居,俨然以君主对臣子之礼对待与他平起平坐的安陵君,这纯属诈骗,言外之意非常明确“安陵君必须得听寡人的”。一个“其”字,毫无商量的余地,口气强硬,秦王的骄横霸道、盛气凌人立马凸显。而安陵君的应对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表明了自己的坚持,“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一个“受”字,陈理为据,不容置疑;一个“守”字,立场坚定,不可改变。安陵君音在言外,“先祖赐予的封地,概不交换”。
同时,在两者的对话中留下一个空白点:安陵君既然说道“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却为何不接受这样的好事呢?我们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秦相继歼灭了各诸侯国,又企图用“易地”来使安陵臣服,以期不战而屈人之兵,实乃骗局。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安陵君岂会不知?虽未当场揭穿秦王的阴谋,对秦王的野心却也是心知肚明,如此应对措辞严谨、不卑不亢,婉言相拒,尽显本我风度。阅读伊始,读者就可从中了解:“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名为“易”,实为“夺”,唐雎出使秦国,任务艰巨。
二、填补空白处,探究心中情
留白是一种智慧,补白更是一种智慧。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敏锐地抓住文中的留白处,引导学生恰当有效地补白,不仅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而且也能引领学生深入人物内心,把握人物性格。
内心独白,也是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人物内心表白来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能够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为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唐雎、秦王和安陵君的性格特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特设计“品读文本,添加独白”一环节,请学生认真品读文中对话描写的语言,尝试说出他们的内心独白。借此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对话描写,体会其中蕴含的潜台词,把握外交辞令中不明说的言外之意,以此为契机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第二部分的对话中,秦王和唐雎的“唇枪舌战”以秦王的责难开头,“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看似委婉平淡的外交辞令中暗流涌动,“不听寡人”的弦外之音即“安陵君应该听从寡人的安排”,接着蜻蜓点水般提到“灭韩亡魏”的事实,语带威胁又好似无意提及,“以君为长者”貌似非常敬重安陵君,却又给读者留下疑问:既是长者,岂能如此待之?这于礼不符也。由此,秦王的狡诈骄横可见一斑。而唐雎的回答一个“否”字,直接干脆,断然拒绝,“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潜台词非常明确:别说是用五百里之地交換安陵,再多的土地也没得谈。
一强一弱,针锋相对,故事进入高潮阶段。秦王怫然怒,“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是秦王威胁唐雎的话,以“天子之怒”进行恫吓,咄咄逼人。如果结合当时的情景,填补外交辞令中的空白,此时秦王的内心独白即可推断为“不要惹怒寡人,否则寡人就要出兵(攻打你们的国家)了”,抑或“你最好听寡人的话(顺从、服从寡人),不然后果会很严重”。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暗藏杀机。如果安陵君不同意秦王的“易地”之策,秦王就借此发动战争,一举消灭安陵。简单的一处质问,实则意在言外。
而唐雎的应答“臣未尝闻也”,不急不躁,以退为进,安然待之。话说唐雎岂会真的不知“天子之怒”,却装憨卖傻,假装未闻,音在弦外,“您尽管出招,我不接,易地不行”。可当秦王将“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掷到谈判桌上时,唐雎也仿效秦王,以“布衣之怒”发难,列举专诸刺杀王僚、聂政刺杀韩傀、要离刺杀庆忌的史实,大肆渲染“士之怒”的厉害程度,更明确指出“与臣而将四矣”,暗示自己要效法以上三人,刺杀秦王,内心独白不言而喻:“如果我发怒了,我会和你同归于尽的”,或者“我也是和专诸、聂政、要离一样的有志之士,现在,我也愤怒了,想杀你”,一位大义凛然、机智勇敢的谋臣策士形象跃然纸上。而“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更是直接指向此刻,这种为了国家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精神让秦王始料不及,再不敢轻易妄动。
三、添加空白面,揣摩言外意
在外交场合中,读懂外交辞令背后的真实含义是不可缺少的“软兵器”,这犹如语言的博弈,胜负已成定局。文本中双方斗争的结局,唐雎是不辱使命,还是种下了祸根呢?
文本结尾处,短短的四十三个字大笔勾勒,言有尽而意无穷。秦王被唐雎的气势压倒,“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恭请“先生坐”,客气而又尊敬,接着赶紧又以“何至于此”应对。外交辞令未尽之言往往意味深长,此处的留白则以“两国一切都可好好谈”作为权宜之计。此时,秦王言辞中暗示传递给唐雎的信息是“两国还没到交战的份上,你千万别和寡人同归于尽”,放低姿态,态度和缓,近乎请求,争取周旋的余地,再也不敢小看唐雎。此时,读者都可想象当时的气氛是多么的紧张,两人之战一触即发。“寡人谕矣”更是暗含退让之意,我们可以想象到此时秦王已败下阵来,不敢正面冲突,更不敢以身试验。在文本的最后一句“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读者可读出秦王的奉迎之意,更是一语道破玄机,让读者在两国的外交应对中见证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威力。至此,与前文相比,秦王由骄横到畏怯,前倨后恭的态度一目了然,色厉内荏的一面也暴露无疑。在秦王的衬托下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形象更加高大。
再读文本,字里行间留下一处疑问:唐雎是不辱使命吗?秦王是真的退让吗?本文选自《战国策》,它是一部介于子、史之间的古书,从历史事实角度上考虑,它留下很多疑点;但从文学作品的角度出发,它又是极其可信的。在外交应对中,面对唐雎的以命相逼,秦王的表现是正常之举,态度变化也是在情理之中,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正是为了塑造一个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谋“士”形象。所以,文本的结尾我们看到的是唐雎的胜利,“软兵器”可抵千军万马。
寥寥数笔,简单的故事情节,精彩的人物对话,激烈的矛盾冲突,极富个性的人物都被展示出来。在阅读中,抓住人物语言的空白处,补充字里行间的留白,品味委婉含蓄的外交辞令,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解读人物的性格特征,对话的艺术魅力也就在无形中尽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