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忠 产慧君
摘 要:西南高原湖山生态系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保护具有长期性。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西南地区实施生态补偿,实现经济的外部性内在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由于高原湖山生态系统资产属性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不仅潜在收益和交易成本难以准确测定,导致产权界定困难,而且还导致财政生态补偿和市场生态补偿的短期性。为了预防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应该重新界定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使用权,实行产业共生生态补偿,增强产业关联性,以提高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高原湖山生态系统;产权界定;资产属性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8-0050-03
引言
在农业时代,水的用途仅局限于饮用和灌溉,山的用途仅局限于生产林木,用量小,水和山林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其价值的多样性没有真正体现;工业时代则不同,随着水和山林资源的用途越来越多,不仅用量越来越大,而且污染和破坏也越来越严重。西南地区的多数高原湖泊形成于地壳下沉或断裂,只有少数高原湖泊是由于河道受阻而形成的堰塞湖。由于高原湖泊形成时伴随着地形的升降,所以湖泊四周群山环抱,湖泊与盆地相伴而生。湖泊与其周围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封闭或半封闭特性。高原湖山的特殊地理环境形成了众多动植物生长繁衍的有利场所,培育了许多稀有动植物物种。同时,西南高原湖泊地区大多是人口聚集地,湖泊和森林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水源和能源,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段顺琼、胡元林、于瑶、吴红宇等人的研究发现,云南高原的大多数湖泊水质已经开始下降,生物种类、物质多样性减少,森林资源锐减、石漠化扩大、生物资源破坏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工业发展和人口增加带来的危害。所以,加强西南高原湖泊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同时,西南高原湖泊地区又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低下,发展地方经济也是当务之急。这两项任务迫使地方政府必须认真思考高原湖山生态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按照巴泽尔的产权理论,资源最优配置的前提是产权界定,产权界定的基础是资产属性的收益和成本分析。
一、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资产属性及其收益
高原湖山生态系统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资产性质,因为它是人类拥有的,具有各种商业或交换价值的资源。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资产属性既包含经济属性,也包含生态属性;既能带来现实收益,也能带来潜在收益。
1.山清水秀。山清是指高原湖泊四周群山森林植物茂盛;水秀是指水质优良,有害物质含量少。山清水秀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清新、生态、自然和安静 “世外”风光,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旅游、愉悦身心的场所,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重视和关注自身的健康和精神生活,将食品的营养、卫生及保健功能和休闲旅游作为消费的选择标准,形成绿色消费观念,并逐渐演变为有效需求。作为风景旅游资源的高原湖山生态系统以特殊的地貌类型为存在背景,具有形、影、声、色、甘、奇六大方面的美学特征,再结合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展示了水与山体、水与生物、水与气候、水与建筑、水与饮食等相互交融、渗透的美妙胜景,能够满足人们的身心健康需求。
2.生物多样性和独特性。以湖泊为核心的西南高原地区以其独特的海拔、气候以及复杂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多种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有藏羚羊、牦牛、亚洲象、白掌长臂猿、熊猴、滇金丝猴、犀鸟等;植物资源有三七、灯盏花、天麻、藏红花、薯蓣、石斛、食用菌、普洱茶、黄牡丹、红椿等。这些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它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方面,维护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自然界长期演变的结果,既包括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也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平衡关系。它是整个生物圈保持正常生命维持系统的重要条件,能够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稳定的物质资源。另一方面,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某些珍稀动植物具有极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例如,《月王药诊》中记载的藏药中含有植物类440种、动物类260种、矿物类80种,其中300多种药物为青藏高原特产;据统计,云南野生食用菌种类有882种,占我国978种的90%。
3.调节气候和大气成分。众所周知,植物具有碳汇和释氧功能。植物的碳汇功能是指植物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以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植物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独特作用。植物的释氧功能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并释放在大气中,以增加氧气在大气中的浓度。氧气不仅能够维持动物机能正常的代谢活动,而且还是一种助燃剂,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水不仅是人类、动物、植物生存和生长的必须物质,而且还能够净化空气和调节气候。湖泊中丰富的植物群落,不仅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而且还有一些植物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粉尘的功能,能够有效地调节大气中的组分和净化空气。湖泊与其周围的森林植物形成一个水循环系统,以增加空气湿度和降雨量,从而调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既保证了植物的生长,又增加了湖泊的水量。湖泊的蒸腾作用形成降雨,大量的降雨通过树木被蒸发和转移,返回到大气中,然后又以雨水的形式降落到周围的森林植物中。近几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体、茂密的森林已经成为人们的高品位追求,其经济和社会价值与日俱增。
4.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高原湖泊及山林为当地居民的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和饮用提供所需的水源和原材料。过去的工农业生产是一种“粗放式”的用水、用林模式,不仅科技含量低,而且消耗量大,水、木的利用率低。现代工农业生产则不同,实行的是“集约式”用水、用林模式,不仅科技含量高,而且消耗量小,能够有效利用有限的水、林资源,缓解高原湖泊水、林资源的过量使用。对于农业生产来说,“集约式”用水还能够与精确施肥进行有机结合,改善农作物、果树等植物的生长条件,提高单产和水果品质。另一方面,水的质量也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根据国标规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用水质量判定标准为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5,污染程度为清洁。高原湖泊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了优质的水源,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高原湖泊地区人畜数量在不断地增加,用水量也随之增加。饮用水的质量要求要高于工农业生产用水,不仅要清洁,即无污染;而且还要健康,即富含人体所必须的各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所以,高原湖泊及其周围的山泉水作为优质水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二、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交易成本及产权界定困境
1.高原湖山生态系统交易成本的测定困境。自科斯对交易成本进行开创性研究之后,后续研究者方兴未艾。科斯定理把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看成是产权清晰界定并实现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的前提,但现实条件是任何交易都是有成本的,威廉姆森称其为“经济世界中的摩擦力”,认为交易成本是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费用,他将交易成本分为事前交易成本,如搜寻信息、谈判、签约、履约等成本,以及事后交易成本,如纠偏、保证、监督等成本。巴泽尔则把交易成本定义为与转让、获取和保护产权有关的成本,并认为,为了使产权能够被完整地界定,资产的所有者和潜在的需求者均必须对它有价值的各种特性有充分的认识。只有有了充分的认识,资产产权的转让才容易实现。但是,当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时候,产权则不能被完整地界定,因为潜在的需求者不完全知道资产的属性以及这些属性的价值。就西南地区高原湖山生态系统而言,其交易成本来自交易双方需要确定它有价值的属性是什么和如何获取这些属性。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属性可以分为高原湖山生态系统自身的属性和其提供生态服务的属性。不同的高原湖山生态系统,不仅水质、水量、动植物种类、森林面积等方面都是有差异的,而且提供的氧气量、调节气候比例、净化空气能力等方面也是不同的。另外,每种大属性中还包含有若干中、小属性,如山清水秀包括山青和水秀两种属性,山青和水秀又分别包括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种属性。这些说明了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属性具有复杂性。完全测定这些属性的价值,不仅很困难,而且所花费的成本也是高昂的。不仅如此,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每一种属性水平和价值还因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改变而改变,即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属性具有动态性。一方面,由于测量这些属性水平和价值的成本极大,所以很难全面或完全精确测定;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属性水平和价值随经济发展水平、气候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所以获得全面的信息极其困难。正是因为全面测量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成本很高,所以在每一项交易过程中都存在攫取财富的潜在机会。该机会等价于在公共领域中寻找财产。在每一次交易中,都会有一些财富溢出而进入公共领域,个人就可以花费资源去攫取它,从而降低了高原湖山生态系统价值。
2.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产权界定困境。德姆塞茨认为,产权是社会的工具,是指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当存在外在性的时候,产权的界定将会使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损,受益方需给受损方一定的补偿,才能促使受损方改变原有的行为。否则,受损方的行为将使受益方的受益减少,甚至消失。外在性包括外在费用、外在受益。之所以存在外在性,是因为如果让一个或多个相互联系的决策者承担这些影响,费用就会太高,就不值得这样做。在农业时代,由于环境污染处于极低的水平,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价值难以体现出来,所以其产权的界定不起任何作用。工业时代则不同,一方面,工业化引起经济集聚,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经济集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获得动态效率,有利于一国经济的长期繁荣,但也导致污染集聚。张可运用2002—2011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对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的交互影响理论模型进行实证表明,经济集聚加重了环境污染,且环境污染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环境污染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利益带来一定的损害,而且还破坏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导致一些动植物的死亡,产生了极强的负外部性,表现为:地区经济受益,社会和环境受损。与此相反,西南地区高原湖山生态系统却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性,所以其社会和生态价值得以不断提升,但由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且投资收益周期长,所以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低于工业生产系统,使得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表现为:社会和环境受益,地区经济受损。由于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最终所有权属于国家,为了实现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外部性内在化,使内在化效应在更大程度上由所有相互联系的人们承担,所以国家通过转移支付对西部地区实施生态补偿。但是,财政生态补偿的不足之处在于:不仅受国家财力的限制,而且还具有短期性,长期将导致“公地”的悲剧,因为高原湖山生态系统作为公共物品,任何人或组织都有行使公共所有权的权利,每一个人或组织都最大化追求自己的公共权利价值,最终使高原湖山生态系统被过度开发和使用。如果高原生态系统的使用权是集体和家庭,实行市场交易生态补偿,则其经济价值和现实收益将被过度强化,而生态价值和潜在收益将被弱化,最终导致一部分生态属性被公共化,降低其生态价值。为了预防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必须重新界定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使用权,实行产业共生生态补偿,增强产业关联性,逐步扩展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生态属性和经济属性,以提高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创造能力。
结论
西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高原湖山生态系统是国家的第一要务。为了实现经济的外部性内在化,使内在化效应在更大程度上由所有相互联系的人们承担,作为自然资源最终所有权人的国家,通过转移支付实现对西部地区的生态补偿。由于西南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资产属性不同,每种属性的价值也不同,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所以要想完全测定这些属性的价值,不仅很困难,而且代价也是高昂的,不仅导致高原湖山生态系统产权界定困难,而且还导致财政生态补偿和市场交易生态补偿的短期性。为了预防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必须重新界定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使用权,实行产业共生生态补偿。一方面,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强西南高原湖泊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市场交易条件;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貌和人文文化,培育特有的水资源、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通过产业共生提高高原湖山生态系统的长期价值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春卉,张世涛,叶许春.云南高原湖泊面临的保护与开发问题[J].云南地质,2005,(4):462-470.
[2] 周跃,吕喜玺,许建初,张洪,姜彤.云南省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
[3] 段顺琼,王静,冯少辉,李靖,韩素芳.云南高原湖泊地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9):55-59.
[4] 胡元林,赵光洲.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判定条件与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8):88-91.
[5] [美]哈罗德·德姆塞茨,银温泉.关于产权的理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0,(6):49-55.
[6] 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 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 朱希伟,陶永亮.经济集聚与区域协调[J].世界经济文汇,2011,(3):1-25.
[9] 刘满凤,谢晗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环境经济集聚的时空演化[J].经济地理,2015,(10):21-28.
[10] 张可,汪东芳.经济集聚于环境污染的交互影响及空间溢出[J].中国工业经济,2014,(6):70-82.
[责任编辑 陈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