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芝麻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6-05-30 22:53徐桂珍赵莉汪强林勇翔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8期
关键词:芝麻发展对策产业化

徐桂珍 赵莉 汪强 林勇翔

摘 要:对安徽省芝麻的生产、加工现状进行了调研,阐述了芝麻的种植、生产规模、生产方式,以及芝麻加工技术、生产企业、销售流通情况;通过分析安徽省芝麻产业的优势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芝麻产业化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芝麻;产业化;存在问题;发展对策;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8-0049-04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esame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

Xu Guizhen1 et al.

(1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fei 230031,China)

Abstract: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esam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in Anhui Province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including sesame cultivation,production scale and form,as well as processing technology,enterprises,sales circula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esame industry were proposed by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existing in sesame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

Key words:Sesame;Industrialization;Existing problems;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Anhui Province

芝麻(Sesamum indicum L.)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胡麻科(Pedaliaceae)胡麻属(Sesamum)。芝麻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籽粒中含油量一般在50%以上,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占85%,蛋白质含量约25%,同时含有大量的芝麻酚、芝麻素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对改善血液循环、进新陈代谢调节胆固醇含量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在食品、制药等方面应用广泛[1-4]。

芝麻是安徽省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栽培历史悠久。安徽种植芝麻历史始于4世纪东晋南渡以后,宋时较为普遍,至清代栽培更广,民国年间已有具体种植数字可考。但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安徽省的芝麻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减少,品质不稳,商品率不高,此外,芝麻加工企业规模小、技术和装备都有待于提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安徽省芝麻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对安徽省的芝麻生产基地、加工企业进行了调查,对当前芝麻的生产、加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安徽省芝麻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和措施。

1 安徽省芝麻生产与加工现状

1.1 芝麻生产现状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位于东经114°54′~119°37′与北纬29°41′~34°38′,总面积13.96万km2。全省光能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4~17℃,年平均降水量1 072.87mm,年日照时数1 912.04h,能够满足芝麻生长发育和高产形成的需要。全省芝麻种植面积较大的土壤类型为淮北平原的砂姜黑土,长江和淮河间平原及沿岸潮土,江淮丘陵岗地黄褐土;皖南和大别山区的黄、红壤也有一定芝麻种植面积。其中,2/3的芝麻种植在一年两熟制阜阳地区、江淮分水岭地区和长江、淮河两岸滩涂地区及河间平原。

据《安徽统计年鉴》和《安徽农村经济统计年鉴》资料显示,1988—2013年安徽芝麻种植面积平均为9.88万hm2,总产平均9.3万t,单产平均970.5kg/hm2,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河南,居全国第二位。从1988—2013年,安徽省芝麻的种植面积变化呈现波动性,2002年是历史上产量和种植面积较高的年份,全省芝麻种植面积为16.61万hm2,总产16.92万t,自2003年以来,芝麻种植面积出现大幅下滑。但芝麻单产总体呈上升趋势。

本研究调研了阜阳、安庆、六安和合肥等地的十几个生产基地,种植制度多为一年两熟种植制度,分别为小麦/芝麻和油菜/芝麻。芝麻种植面积7~70hm2,有些村庄、农场的种植规模达135hm2,平均单产800~

1 650kg/hm2。舒城县南岗镇过湾生态科技示范园和合肥丰宝杂粮专业合作社为绿色环保型,其余均为普通型。阜阳地区主要种植品种为豫芝11号、皖芝1号及地方品种“小籽白”等;安庆、六安、合肥和滁州地区主要品种为皖芝系列、中芝系列和豫芝系列品种。生产方式主要有种植大户、国营企业、私营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除种植大户和农户自发种植无技术人员指导外,其余基地均有专人负责和技术人员进行指导(表1)。

1.2 芝麻加工与销售现状 安徽省芝麻加工历史悠久,具有良好的基础,产品主要有水洗纯白芝麻(脱皮)、水淘芝麻、炒芝麻、小磨麻油、芝麻酱、芝麻香菜、芝麻蛋白粉、芝麻糖、麻酥、麻饼、麻烘糕、白切、芝麻粉、黑芝麻糊、精致芝麻油、黑芝麻提取物等。其中,以水洗(脱皮)芝麻、小磨麻油、芝麻粉、芝麻酱和芝麻糕点等初加工产品为主的小型加工企业遍布全省。阜阳、安庆、滁州、合肥地区的芝麻产品在上海市场占有较大的份额。阜阳宝鼎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盛和牌”小磨麻油、安徽燕庄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燕庄牌”芝麻油、安徽龙溪外贸麻油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龙溪一滴香芝麻香油、安徽省凤阳县御膳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御膳纯芝麻油等享誉国内外,其中有些企业还从事芝麻产品对外出口贸易或转口贸易,如安徽燕庄油脂有限责任公司、阜阳宝鼎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安徽龙溪外贸麻油制造有限公司、安徽省凤阳县御膳油脂有限公司、安徽中盛粮油进出口有限公司等。产品的销售渠道多采用公司+商场(超市)的模式及直接团购、酒店配送等,也进行零售和网售。达到无公害标准的产品,主要出口韩国、埃塞俄比亚等国家。

2 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2.1 安徽芝麻产业化优势

2.1.1 经济效益优势 由于种植芝麻生育期短、茬口早、耐旱耐瘠薄,便于养地和下茬种植,与同季旱作种植效益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本次调研的安徽主产区12个生产基地,近3年的平均产量为1 140kg/hm2,产值为18 090元/hm2,扣除生产成本,经济效益为10 050元/hm2。

2.1.2 产地优势 安徽淮北产区主要为砂姜黑土,土壤含钾量高,有利于芝麻成蒴,形成高产和提高抗倒性,结出的籽粒色泽洁白、含油率高;沿江和沿淮芝麻产区多为潮土,土壤适耕和适播期长,地温提高快,有利于芝麻成蒴和提高含油率;江淮岗地黄褐土,虽然土壤耕性差,但通过改良、增施有机肥和钾肥,仍可获得高产,加上本地区芝麻生长季节雨水充沛,有利于灌浆和成蒴结实。因此,该地区生产的芝麻含油率高、籽粒色泽洁白、口感好、风味香,是我国芝麻主要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2.1.3 技术优势 一是科技支撑。国家芝麻产业技术体系建立以后,基本建成一支多学科团结协作、分工明确、相互支持的科技创新团队,初步建成了从餐桌到地头、从源头创新到试验示范的技术支撑体系;并筛选出一批优质、高产、多抗芝麻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在主产区进行示范推广。二是创新集成“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整地除草、播种、苗期管理、施肥、旱渍病虫害防控、收获”等为主体的《江淮地区芝麻高产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以提供生产技术指导。三是各生产基地生产经验丰富,在精细整理、适时播种、及时间苗、科学施肥、防治病虫、适时收获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确保了芝麻的稳产、增产。

2.1.4 区位优势 安徽邻近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与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江西、浙江六省接壤,以安徽为基地,向周边省份覆盖的人口约5亿,占全国人口的30%,市场广阔。此外,安徽省处于中国水陆空立体交通网较为有利的位置,市场销售便利。

2.2 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

2.2.1 机械化程度很低 安徽省芝麻生产中机械化程度低,缺乏芝麻专用机械、专用品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滞后,生产成本高,严重制约着安徽省芝麻产业的发展。

2.2.2 产量不稳,年季变幅较大 芝麻在栽植过程中易受气候因素、病虫害、管理措施的影响,造成芝麻籽粒色泽差、瘪粒多、品种稳产性差,严重制约了芝麻商品的竞争力和产品的加工质量。雨水较多导致病害较重,安徽省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渍害,有些地方水利设施落后,存在涝不能排、渍不能降等现象,对芝麻产量形成一定威胁;连作会导致土壤养分失调,有害微生物数量增加,虫口密度增大,根部病害(青枯病、黑根病和枯萎病等)较重,致使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单株蒴果数减少,蒴小籽秕,产量降低[5]。

2.2.3 中低产田面积大,施肥不科学 在所调研的基地中,大部分土壤为砂姜黑土或黄褐土,属于中低产田。目前,各基地的施肥习惯仍是“重氮磷钾、轻中微量元素;重化肥轻有机肥”,这将导致施肥比例失调,施肥结构不合理,既影响芝麻产量又影响品质。此外,生产上缺乏N、P、K高效利用品种,不能根据主栽品种需肥需水特性进行配方施肥。

2.2.4 企业规模小,加工业滞后 目前安徽省很多芝麻加工企业规模小,科技创新能力弱,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落后,加工综合性不强,没有形成系列化产品生产能力,缺乏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目前,在加工出口方面,一些企业引进了先进的筛选设备及高性能色选机械对异色粒进行筛选,杂质率可控在0.5%以下。但现有多数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缺乏创新,芝麻油采用全自动螺旋压榨,自然沉淀时间过长,需要15~20d,低温时有白色絮状物,增加了资金运转成本,效益不高,加工工艺落后于发达国家。

2.2.5 质量保障与监测方面的问题 所调研的各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生产加工的芝麻籽粒和芝麻油等主要产品符合质量检测技术标准。但当前产区在芝麻产品质量保障与监测方面尚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一是芝麻种子,在品名包装、纯度、芽率等方面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二是芝麻油中勾兑大量其他油类难以检测;三是有些地区环境受到污染,土壤中重金属超标,芝麻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均给芝麻产品质量保障带来隐患。

3 发展安徽省芝麻产业化的措施

3.1 完善芝麻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控制体系 我国芝麻加工业的质量标准体系、检验监测体系、食品安全体系及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绝大多数企业没有通过HACCP、ISO9000和ISO14000认证。应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和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可由政府牵头,生产、科研、加工、销售等各行业通力协作,组织成立“芝麻行业协会”,促进各行业之间的业务合作,加强芝麻产前、产中和产后技术服务和质量安全监测公报,加强信息交流,建立高信誉度的市场营销网络;加强市场监督与管理,规范经营秩序,为市场主体提供法律保障,形成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3.2 筛选和选育抗裂蒴、适于机械化收割打捆的品种 筛选和选育抗裂蒴、适于机械化收割打捆的品种是当务之急。加快筛选和选育推广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专用型品种,如不间苗、耐密植品种;高芝麻素、高VE、富硒等特色品种;稳产性好、抗病抗倒、耐渍性强品种等。

3.3 加快研发相关机械设备,推进芝麻产业化生产 针对安徽省芝麻人工收割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现状,引进和研发具有适应性好、结构紧凑、可靠性高、传动简单、性能和效率高的收获机械,这样可大大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现阶段要加快研究和推广分段收获机械及配套技术。研制田间间苗机械和化学间苗专用机械;筛选和研发芝麻专用间定苗喷药设备和化控试剂,达到间定苗准确,行距和株距均匀、合理,提高工作效率。研制适用于平原和坡地砂质土、粘质土和壤土等不同土壤类型的芝麻专用播种机;研发开沟、免(旋)耕、施肥、播种、覆盖一体化的播种机械及配套技术。

3.4 完善优质高产芝麻栽培管理体系 研究提高芝麻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栽培品种水分需求,试验摸清不同区域主要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研究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合理配比,研发主栽品种的配方施肥技术;开展芝麻有机栽培、绿色栽培技术研究,筛选氮、磷、钾肥高效利用品种;针对南方丘陵旱地,开展田间积雨、抗旱播种、膜下滴灌、水肥耦合、覆盖保墒等农田节水技术研究。研究推广芝麻病害、草害新型防控技术,选育抗芝麻茎点枯病、枯萎病、青枯病等主要病害的新品种,筛选耐除草剂品种,研究推广芝麻病害、草害新型节本高效防控技术。

3.5 发展龙头企业,促进芝麻深加工 政府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健全上中下游结合、育繁加销一体化的芝麻产业化运作机制,扶持芝麻种植区的龙头企业,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开展产品精、深加工,在巩固芝麻香油等传统初加工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芝麻植物蛋白、芝麻素、芝麻蛋白和芝麻酚等产品精深加工,探索芝麻产品多元化开发利用新途径,提高芝麻产业和加工业的总体效益[6-7]。

参考文献

[1]赵国志.世界芝麻生产与贸易概况[J].粮食与油脂,2005(1):31-32.

[2]梁少华,汪学德,魏安池,等.芝麻加工贸易现状及技术需求的调研[J].中国油脂,2009,34(8):10-15.

[3]张鹏,张海洋,郑永战,等.芝麻种质资源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8,30(1):71-78.

[4]赵国志.世界芝麻生产与贸易概况[J].粮食与油脂,2005(1):31-32.

[5]郭护团,李君,郭永华.陕西省芝麻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2(10):33-41.

[6]郭鹏燕,左联忠,王彩萍,等.我国芝麻市场前景分析与发展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7(2):128-129.

[7]刘泽,孔令聪,汪强,等.提升安徽省芝麻出口创汇能力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223-3229.

猜你喜欢
芝麻发展对策产业化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香喷喷的芝麻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一品芝麻狐 第四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二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五回
系统产业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