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文档》有故事

2016-05-30 22:21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6年18期
关键词:文档石墨工具

一对兄弟,一双海归

在人们印象中,双胞胎通常是酷似的外貌,一样的衣服……,这对吴冰和吴洁两兄弟而言,同样如此。不过,除了长相酷似,两人在人生道路上却有点不同。虽然吴冰和吴洁都攻读软件工程专业,却选择了不同的学校:哥哥吴冰毕业于武汉大学,弟弟吴洁毕业于同在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大学毕业后,兄弟俩同时出国深造,巧合的是,又是同一个地方同一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专业)却不同学校:吴冰选择了位于纽约南城的哥伦比亚大学,吴洁选择了位于纽约北城的纽约大学。

在吴冰和吴洁双双硕士毕业之后,他们的人生道路再次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吴冰顺利地进入了巴克莱资本银行(纽约)工作,吴洁则拿到了位于硅谷的SAP公司(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Offer(录取通知书)。但作为双胞胎,命运总不会让他们分离太久。在美国工作两年以后,吴冰和吴洁兄弟俩双双回国,进入自己父母创立的软件公司工作。可由于两代人的理念差异太大,时间一长兄弟俩都觉得自己的能力难以施展。该怎么办?或许创业就是出路。

万事开头难

万事开头难,在一个全民创业的时代,找到一个好方向实在有些难。这个问题困扰着无数有志创业的人,吴冰和吴洁也不例外。

有了创业的想法之后,吴冰和吴洁兄弟拉上了吴冰的大学同学陈旭入伙,开始了方向选择。由于三个小伙伴都是学技术出身,他们决定将创业的大方向定为做一款工具类产品。不过,虽然确定了大方向,但实际的成品却不能是大而全,只能通过其中某个接地气的分支才能较快的打开市场。就是在这个分支的选择上,刚开始创业的三个人犯了难。在讨论后,他们决定做一款任务管理器。

但仅仅一个月后,吴冰发现市场上的同类产品:Teambition、Worktile和Tower等已经很成熟,“把我们想做的都做了”。这时,他们面临着方向的调整,有两个选择摆在面前:企业使用的《微信》与曾经研究过一段时间的在线可实时编辑的协作文档工具。吴冰和吴洁陷入思考,开始重新选择。但他们都觉得云端协作文档似乎更酷:不仅能影响到企业,还能影响到每个人,“我们做一件事不看重赚不赚钱,更看重喜欢不喜欢。”

当时,国内还没有可以实现云端实时协作的文档编辑工具,若两个人想合作编辑一篇文档,首先要将文档编辑好、保存、上传并发送给同伴。对方再下载、编辑、保存和上传……,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如果能同时在线实时编辑同一篇文章,就省去了一些中间环节。而且,团队还发现国外有很多类似的工具:Google docs、Quip与Office365等,吴冰和吴洁在美国工作期间甚至还接触到了其中一些。但由于客观原因,这些工具在国内使用并不方便。于是,在2014年3月某天,吴冰对弟弟说:“做云端协作文档更好些。”“我也是这么想的。”吴洁答道。前后沟通不超过10分钟,团队就敲定了转型的方向。

产品要有特点

既然决定了转型方向,那接下来就要做出一款接地气的产品。当然,在一个同质化异常严重的年代,一款产品能不能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本身是否有足够的卖点,想要快速打开局面,差异化就成了关键。

只是,差异化到底要怎么做?对此,吴冰有自己的想法。首先,他们要制作的是一款云端协作文档编辑工具,最终的落脚点是文档的编辑,也就是“写”。众所周知,“写”通常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安静”就成了一个关键。除此之外,吴冰表示他们很想把自己的价值观放到产品中。因为他觉得这个世界已经太喧闹了,所有人都在追求科技的发展。难道生活的真正取向就只是这些么?作为80后,团队主要成员都比较怀念八九十年代简单而舒适的环境,能不能把这个时间概念插进去?带着这样的疑问,团队提出能不能把产品做得简单一点,不过于追求科技感,让产品带上沉着和冷静的气质。

除了“安静”之外,团队还认为他们应该将产品设计为一款能让国人找回文化自信的产品。国外工具如Google Docs在设计上普遍是色彩缤纷的加州风格,而微软的OneNote更甚,好像要把调色盘倒扣在文档中。而中国文化在于藏,运墨而五色具。同时,“笔墨纸砚”要素也不可或缺。于是,在团队的设计中,这款被命名为“石墨”的产品应该是一款优美的中文在线文档,富有中国美学设计和文化元素。

除了在设计理念上向古典中华文化靠拢外,团队还力求在产品的细节设计上精益求精。对此吴冰谈到一个小细节:在设计消息提醒时,团队倾向于使用“小红点”设计。但吴洁却坚持认为“小红点”不适合“石墨”:“世界上的‘小红点已经太多了,你会一直想把它点掉。这个动作是多余的,应该砍掉多余的事,做不夺人眼球的产品,华美不如舒适。”因此,团队将消息提示进行淡化处理,从而让用户在办公时可以更安静、更专注。

在这样的设计理念引领下,2014年11月,《石墨文档》Demo版开发完毕,团队同时获得了8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2015年2月,《石墨文档》Web版正式上线,之后团队上线了微信版、iOS版本和表格功能,不同用户可以分别用Web版、iOS版和微信版编辑同一篇文档。2015年11月,《石墨文档》同一些工具应用达成合作,为其开发API接口,用户可以从多款应用内跳转至《石墨文档》页面。2016年3月,《石墨文档》个人高级版上线,4个月之后的2016年7月,企业版上线。目前,《石墨文档》累计用户100万人,企业客户超过1 000家,活跃用户每天至少会打开13次,使用时间会在70分钟以上,典型的重度用户每天使用和阅读时间甚至达到8小时。同时,团队的千万元人民币级Pre-A轮融资也于2016年8月正式完成。

未来,为企业服务

自从企业版上线后,吴冰和吴洁兄弟俩带领团队开始转向企业服务市场。不过,这并不容易,除了企业用户比较难以吸引之外,还可能会存在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定制需求。对此,吴冰认为这一需求可以通过开放API的方式来解决。吴冰表示,其最终的商业模式可能是以为企业服务为主,为个人服务为辅,毕竟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服务市场可能具有更好的商业前景。

而且,就国内市场来说,同《石墨文档》相似的产品并不多,竞品相对较少,因此团队更愿意强调自己对标的是国外的Google docs。目前,Google docs的企业级解决方案活跃用户已超过2.4亿,企业用户达到500万,年收入10亿美金。在这样的数据下,团队坚信只要他们能保持产品的高品质,持续优化用户体验,并做好宣传和推广,《石墨文档》在国内同样有着巨大的潜力。吴洁说,目前他们已经与《钉钉》达成了深度合作,并计划在未来与更多企业合作共赢。

猜你喜欢
文档石墨工具
浅谈Matlab与Word文档的应用接口
石墨系升温球的实践与应用
有人一声不吭向你扔了个文档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石墨烯的健康路
基于RI码计算的Word复制文档鉴别
Persistence of the reproductive toxicity of chlorpiryphos-ethyl in male Wistar r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