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对语言表达的影响

2016-05-30 21:23李晓佳
西江文艺 2016年19期
关键词:表达思维语言

李晓佳

【摘要】:思维属于心理学的范畴,近年来有关外语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角度,分析了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对语言表达的影响。由此我们总结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于英汉语言的学习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思维;语言;表达

一、思维和语言

1.1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心理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功能是语言功能的重要方面。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思维的时候需要用语言。语言和思维形影相随,不可分离。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都受客观存在和民族所处的地理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动因和载体,是思维成果的贮存所。

日常说话,因为太平常、太习惯了,脱口而出,仿佛不感到有思维伴随,更感不到思维还有语言参与。这件事可以通过两个窗口作“慢镜头”的观察:一是思考复杂的问题,一是说外语。在伤脑筋考虑复杂问题的时候,我们感到内心在默默自语,还能感到所用的方言跟平时谈论这类问题时所用的语言是否一致。用外语结结巴巴说话时,我们能够明显感到自己先用本族语把意思想好,然后译成外语说出来,所以这也提示我们学习外语要养成外语思维的习惯。(伍铁平,2006)

1.2 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思维能力全人类共有,但是思维方式却各有其特殊性。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我们学会一种语言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不同语言在表达思想时语法方面的特点。例如英语普通名词在句中出现的时候,一般得标明它是有定(例如前面加the)还是无定(单数前面加a),可数名词还得标明是单数还是复数。汉语就不必。同时在表达相同意思时的用词上也有区别。比如英语说“Staff only”(约可直译为“只允许内部工作人员进入”),汉语说“闲人免进”;英语说“life sentence”(约可直译为“终生监禁”),汉语说“无期徒刑”等。

二、简析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对语言表达的影响

2.1 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

说汉语言的民族,是世界上使用同一种母语人口最多的民族。受影响最深的是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求同存异”。因此,在语言表达上体现出的是“重意合、重感性”“注重以主体为本的意念关照,不执著于形式流程”的思维特征。而英语是世界上使用的国家和地区范围最广的一种语言。说英语的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生活在“贯穿着希伯莱的宗教精神、希腊人的哲学精神和罗马人的法律精神的西方文明世界之中”,有着相对共同的思维特征。一般来说,他们强调理性,注重形式,突出“自我”,主张标新立异等。因此,体现在语言表达上就是“重理性、重形合”。(李楓,2003)

2.2 英汉思维方式对语言表达的影响

一般来说英语句注重形式联系,汉语则往往只要达意就行,英语句连词的使用就比汉语多得多;英语句子主干结构突出,名词,尤其是抽象名词用得多,介词也用得多,英语靠词形变化组句,汉语则凭词序看词在句中作用及句子意思;英语强调的是主体中心,汉语句体现的主客体融合……(刘扬,2011)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看一下英汉思维方式不同具体对语言表达有什么影响。

2.2.1对“龙”的不同看法

西方国家的留学生常常问汉语教师这样的问题:“老师,为什么中国人会那样喜欢‘龙?中国人用‘望子成龙来表达父母对孩子最美好的希望,中国人还常常称自己为‘龙的子孙、‘龙的传人,汉语中与‘龙有关的一些词语表达的也都是‘好的意思。而在英语中,‘龙(dragon)则是一种怪物,是罪恶的象征。在我读过的英国文学史上一部著名的英雄史诗Beowulf(《贝奥武甫》)中,主人公所经历的最后一次冒险就是与一个代表邪恶势力的dragon(龙)搏斗。我真的不能明白为什么英语里的dragon和汉语里的龙指的都是同一种动物,但表达的意思却完全不同。”(李枫,2003)对此,我们认为汉语中“龙”的这一意象源自于汉民族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远古时代的原始人相信,各氏族分别源出于不同的物类,其中大多数为动物,对于本氏族的图腾动物,常加以特殊爱护。所以“龙”是集龟、蛇、鹿、蝙蝠等动物形象为一体的想象中的动物,而这几种动物在汉民族的文化中又有着“福禄寿”的寓意。所以,“龙”在中国文化中既有着“吉祥如意”的象征性意义,又体现着一种气势磅礴的民族精神。至于為什么“dragon(龙)”在英美文化中会是罪恶的象征,笔者认为这可能由于Beowulf写的是英国古代的事情,那时侯英国的自然环境非常不好,动物对人类的伤害很多。那时候的人把“龙”描绘成一种可怕又可恶的动物,也反映了当时人对自然社会的一种看法。所以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社会状况决定着人类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语言中有着不同的体现,有的时候相同的客观实体可能代表着完全相反的意思。

2.2.2 中国人真的喜欢“绕圈子”吗?

相较于说英语人的直截了当来说,中国人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更多的是用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这和中国人关注整体、注重意合的思维方式有关。尤其是在一些商务场合,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完全搞不懂中国人在说什么?思路完全是乱的?感觉绕了一个大圈,也最终没有到主题上。”在语言表达上,说英语国家的人更倾向于直截了当的讲明要求或结论,然后才开始对这个结论和要求进行分析和解释。而中国人则不同,他们更倾向于把原因和解释放在开头,当把所有的原因都列出以后,论据充分的前提下,他们才会得到一个结论。所以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这可能是在绕圈子,实则不然,这只是汉语重整体思维模式下的一种汉语语言表达。

由于中国人更关注整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更关注的是对方的感受,所以当提出一个要求和建议的时候,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对方是否可以接受,他们更倾向于用一种更为委婉的方式去表达。这也和中国人更重视意合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比如,当屋子里很热,想要表达开窗户这件事的时候,英语国家的说话者一般会说:“would you please open the window?”但是汉语国家的说话者一般会说:“屋里有点儿热,是吧?”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听话者去把窗户打开。而在第一种情况的听话者如果是汉语国家的人,他可能会觉得受到了冒犯,因为在他看来,说话人这么讲是不太礼貌的,是在要求他去开窗户。而在第二种情况下的听话者如果是一个英语国家的人,可能不会想到去开窗户,更多的是回答:“是的,确实有点儿热。”所以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使得人们对相同事件的语言表达有着完全不同的方式。

2.3.3 看英汉视角下的方位和色彩

地域的差异,使英汉两个民族在对方位及其相应物的感知取向不同。中国西部有高山,东临大海,素有“西风凛冽”与“东风送暖”之辞。但是英国诗人、作家历来歌颂西风而贬斥东风。究其因,英国地处西半球,西临大西洋,东临欧洲大陆,西风从大西洋徐徐吹来,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才有西风报春之说。而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东风则象征着“寒冷”“令人不愉快”。

英汉民族对方位感知取向不同还表现为东、西、南、北方位词截然不同的内涵意义。在汉民族的传统方位观念中,东为尊(东方日出),西为卑(西方日落),所谓“旭日东升”“朝霞灿烂:“日落西山”“日暮途穷”就表达了这种观念。人們常说“从南到北”、“南来北往”。而英语文化却恰恰相反,英美人从英语地域文化上,自然是“ from north to south”。诸如“西北”“西南”“东北”“东南”之类的方位词语,英语在说法上也和汉语恰恰相反,分别为“ northwest” ,“ southwest” ,“ northeast”。

英汉思维在颜色取向上的差异也很明显。汉民族自古喜爱红色,是因为太阳和火能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色象征着幸福、喜庆、欢乐、热烈、成功、光明、发达。”因此,像结婚这样的喜事,新娘要穿红衣,顶红盖头,新郎要披红绸,戴红花;过年过节门上挂红灯。但西方人由斗牛的文化传统而视“红色”为不祥之兆(red for danger),斗牛士激怒牛用的红布被喻为“令人恼怒的东西”。(汪德华,2002)

2.3.4 总结

以上只是列举了在日常教学和交际中经常出现的几个典型的例子。当然还有很多例子没有提到。但是我们需要由此知道的是一个民族的语言,也凝聚着这个民族所特有的历史与文化,并且体现着这个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当两种不同文化的差異及其冲突对学生学习第二语言造成障碍时,我们应该能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入手。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在不同历史与文化的影响下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的沟通障碍。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关键,激发起学习的浓厚兴趣,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伍铁平(2006)《普通语言学概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李枫(2003)思维方式的差异与第二语言学习,《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3]刘扬(2011)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在语言中的映现,《牡丹江大学学报》第9期

[4]孟霞(2009)句子生成机制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外语教学》第5期

[5]汪德华(2002)英汉文化差异及思维方式,《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

猜你喜欢
表达思维语言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