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使课堂“起死回生”

2016-05-30 19:58杜美丽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理念心理同学

杜美丽

许多教师都看到,小学生在刚入学时,遇事喜欢问为什么,课堂发言非常踊跃。随着年级升高,学生课堂发言逐渐减少,课堂上死气沉沉,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场面越来越多。我对我校350名高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37%的学生不期望课堂发言,41%的同学持无所谓态度,只有22%的学生表示愿意积极争取发言。

调查结果令人担忧。理性地进行分析,发现造成小学高年级学生发言消极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畏惧心理。每个班级都有一些性格腼腆的孩子,他们总爱不声不响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愿意在课堂上“抛头露面”发表意见;有些孩子缺乏自信心,担心自己无法正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而害怕发言;对于学习困难的同学而言,更是情愿当“南郭先生”,把发言当成“苦差事”。

2.懒惰心理。一些长期不被老师提问的学生,觉得发言与他毫无瓜葛,逐渐失去了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内驱力,形成了懒惰的心理状态,所以不再举手发言。

3.从众心理。有些同学本来想发言,但发现许多同学都不举手,为了得到大多数人的心理认可和接纳,便妥协于其他同学,与他们保持行动上的一致,也不发言了。

4.逆反心理。有的同学经常举手,却很少被叫到;有的同学发言质量不高,遭到同学的讥笑、老师的批评……上述现象造成了这些学生对发言的抵触情绪,形成了逆反心理,便不愿再发言了。

5.自卫心理。有些同学由于个子过高过矮,身体过瘦过胖等生理两极化现象,或者因为口吃、发音不清等原因,一站起来便引起其他同学的哄笑。为了避免受到心理压力,他们便采取自我保护措施——不愿举手发言。

那么,如何矫正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发言消极心理,使课堂“起死回生”呢?我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确立现代的教育理念

教师必须转变陈旧的观念,用现代教育理念武装自己。首先,教师要相信所有孩子都会学习并且都能学好,只不过有些同学的发展暂时滞后于其他同学而已。教师要对孩子一视同仁,决不能戴上“有色眼镜”,否则会造成后进生对教师反感心理的积淀以及优等生的自满心理。其次,必须确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之间应该真诚相待,平等交流的理念。另外,要明确学生在课堂发言方面享有的三种权利:一是学生拥有回答错误的权利,二是学生享有自由选择问题的权利,三是享有评价的权利。

在此基础上,教师必须把自己的观念过渡给学生,实现学生观念与教师观念的同步转变,为矫治发言消极心理作好理念上的铺垫。

二、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

课堂上,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心境,面带微笑,倾情投入,使学生如沐春风,有效消除紧张、自卑心態,产生足够的心理安全感。教师还应围绕学生的发言,“四两拨千斤”,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心理氛围。首先,老师的提问语言要富有启发性,能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激情,例如:“××同学,请你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同学,请你来试试,我们相信你能行!”当学生正在发言时,教师必须引导其他同学养成认真倾听别人说完后再举手的良好习惯,以免发言的同学因为其他同学急不可耐想发言的举动产生压力而失去自信;当学生发言遇到障碍时,教师应循循善诱,通过巧妙的启发、提示,化难为易,使学生“独立”地得出正确答案,如果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仍回答不出,那么教师就应该为他找个“台阶”让他结束发言,例:“××同学已经知道答案了,但他还没有组织好语言,现在请他坐下,想好后再回答。”当学生答错时,教师应该用委婉的语言相告,如:“你是这样认为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既让他通过倾听正确答案明白自己的错误,又没有丝毫心理压力。这样,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始终轻松、平等。在这种心理氛围中,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发言的欲望油然而生。

三、探索新颖的发言形式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传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发言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课改的需要,教师必须在新理念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探索新颖的发言模式,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例如:

交流式:将课前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交流。

小组讨论汇报式:在合作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由小组推选代表发言,组内其他同学补充。

辩论式:围绕主题展开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逐渐达成共识。

分组抢答式:以组为单位,各组成员抢答问题。

竞标式: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进行招标,竞标者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后进行回答。

以上这些全新的形式,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引领学生抛弃消极的心理情绪,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在同伴的帮助、资料的支撑下自信、轻松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

四、实施积极的课堂评价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及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教师的积极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也最容易产生良好效果的,是教师对学生发言的真诚赞扬,可以用发自教师内心深处的真诚的话语,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感到胜利的喜悦。如:“这个问题很难,但××同学的回答很圆满,让我们向他(她)表示祝贺!”“××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把问题解决了。我真为他(她)感到高兴!”等等,使学生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代币手段从各个维度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有效的评价。例如:发言非常精彩的,赠给他一颗“红五星”;发言积极的,赠给一个“小苹果”;发言有进步的或努力突破懒惰、羞怯等心理障碍进行发言的,赠给一朵“小红花”……同时,及时将学生的优良表现反馈给家长。通过这些评价手段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不断地强化成功、自信等心理体验,有效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理念心理同学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