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新课程改革大大加快了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许多新的经验技巧在教研活动中得到体现,特别是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革,更成为这一场教学探究活动中的丰硕成果。广大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认真分析研究教学改革的方向,注重改革创新摆脱教学桎梏,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一、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习惯
有些语文教师习惯于滔滔不绝的讲解,似乎只有通过讲解才能够将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看似认真负责,实际上效果低下,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无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将单向灌输调整为双向互动,让学生走出被动接受的现状,获得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兼顾学生的参与愿望,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地开展学习,将教学活动设计为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素质化课堂。教师不要再做越俎代庖的事情,要重在通过思维方式的启发引领,让学生自主学习。其次,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表扬学生,让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消除学习中的不良情绪。同时要采取收放结合的方式,既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又要进行重难点的启发引导和思路方法的引领,确保整个语文教学工作方向不偏、节奏恰当。
二、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改变信息匮乏现状
目前,许多教师教学信息匮乏,完全局限于口头讲解或者有限的教学辅助手段,显然是无法胜任教学工作的需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中大量的信息完全可以为语文教学所用,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做到统筹兼顾,在教学组织中有效落实。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