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宗教声乐作品的审美价值及其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6-05-30 06:22陈晓霞
艺术评鉴 2016年2期
关键词:宗教基督教声乐

陈晓霞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愈来愈大,且教育形式、规模等都在不断改革。其中,声乐艺术教育也面临着改革的局面。近年来,关于西方宗教声乐作品的研究已引起业界的一些关注。笔者作为高师声乐教育者,在声乐教学实践中看到这方面的不足,希望能够通过相关西方宗教声乐作品的发展、风格、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探究西方宗教声乐的内涵,为提高高师声乐教师演唱和教授西方宗教声乐作品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声乐  宗教  基督教  圣乐  教学

一、西方宗教声乐作品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现有西方宗教声乐作品研究成果包括:肖萍《從弥赛亚看亨德尔清唱剧的创作及演唱》2008(03)、刘志强《基督宗教音乐是欧美音乐发展的基础》等为数不多的几篇论文,或有相关探索关于西方宗教声乐作品的演唱技巧的论文数篇,但却未从高师的角度切入。笔者认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本科声乐教学中缺乏一套进度合理、科学系统而量化有序的西方宗教声乐作品曲目。在大部分的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西方宗教声乐作品的采用率仍然较低。教师通常是采用极小部分较流行的曲目来进行教学,如:《天神赐梁》《圣母颂》《阿利路亚》《你们欢呼雀跃吧》等,圣乐独唱曲目的渗透相对贫瘠。笔者希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西方宗教声乐作品教学的一些经验,进而改变当前高师院校声乐教学中西方宗教声乐作品曲目不完整和不系统的现状。

二、西方宗教声乐的发展与分析

(一)西方宗教声乐的发展

无论是艺术歌曲、歌剧,亦或是器乐演奏、西方古典器乐作品等等,其最初都是从人声的歌唱发源而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也逐渐接触到了西方声乐艺术,如:音乐剧、歌剧、艺术歌曲等等,而对西方宗教音乐的接触则是少之又少。实际上,在西方社会中,其所接触最多的反而却是宗教声乐。人们做弥撒的时候要唱弥撤,送别死者要唱安魂曲;教堂每周的礼拜都有音乐相伴,节日更是如此。实际上在世界的无论哪个角落,只要有基督教会,就有歌声来敬拜赞美神。基督教的音乐可谓是是西方声乐艺术,或者说欧洲艺术音乐的源头。在世界上大多数宗教中,基督教可以说是最重视音乐,与音乐关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宗教,它的音乐比其他任何宗教都更为普及,更具有影响力。

(二)西方宗教声乐中对技术的要求

对于任何声乐演唱而言,最自然、最直接的演唱才是声乐的最高境界。从巴洛克时期到唱法繁多的今天,声乐演唱技术呈现出了向前发展的过程。在音乐家们看来,声乐的演唱技术只是对于演唱产生最佳效果的辅助手段,更多的是需要通过技术的手段实现情感的交流。因此,在西方宗教声乐演唱技术发展之处,教堂在培养声乐人才时就特别注重其音乐训练,需要经历长期缓慢的声乐指导。在声乐演唱训练中,其强调歌唱呼吸的均匀与饱满,以及连音的平稳与流畅,更加注重歌唱的灵活,进而使得圣歌的演唱更加活跃流畅,在不失优雅的同时彰显庄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单调的圣咏不免枯燥乏味,声乐演唱者又在发展中逐渐加入了多样的变化丰富表现力,进而使得音乐更加自由与色彩。

(三)西方宗教声乐中宗教信仰的体现

提到西方宗教声乐的发展,不得不提及的便是宗教文化的影响。创作者们把虔诚的祷文与优美的音乐结合起来,通过诵唱高尚的音乐而得到神的安慰,净化心灵。因此可以说,西方宗教音乐是西方传统声乐文化审美的基础,通过歌唱来抒发宗教感情、表达宗教信念,其文化形态也独具魅力。宗教音乐在对于追求艺术美上的作用是非凡的,欧洲传统声乐文化,强调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心灵的艺术,这与宗教音乐的美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文化审美观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宗教题材的声乐具有古老性和神秘性的特点,宗教题材的声乐作品是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宗教仪式与艺术形式的结合。在宗教艺术里歌颂人性的崇高和伟大,表达了艺术家崇高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对现实生活真实性的理解和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引领着欧洲传统声乐文化的审美趋向,展示着欧洲传统声乐文化的审美心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三、西方宗教声乐对于高师声乐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西方宗教声乐中的绝大多数作品齐旋律的线条非常优美,体裁、节奏、曲式、演唱技术的运用更是多种多样。作为高师声乐教学的内容,通过对于西方宗教声乐作品的研习,不仅能够从多个方面训练学习者、演唱者的声乐技术,培养其纯正、优美的音色,更能够学习其对于气息控制的能力与呼吸方式。此外,作为经典的声乐作品,其对于音准、音高、节奏、旋律、发音、咬文、吐字及语感等等方面都能起到非常好的强化作用。同时,通过学习与揣摩其中的思绪与情感还可以提升学习者、演唱者自身的文化层次,对于自身文化修养、音乐思维的培养更是极有裨益,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一)从风格的角度看待西方宗教声乐作品的价值

最初西方宗教声乐作品的创作多以复调的形式,而后逐渐转变为主调音乐,这样创作的好处是主调音乐的形象比较鲜明,融汇感情丰富明确,听者易于身临其境,而随着和声的推进,丰富的织体与协调的旋律更能够起到辅助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如图,清唱剧《弥赛亚》的片段:

从这一片段当中,不难看出其对于旋律线条的掌控,使其与演唱结合,不仅易于演唱更是加入了花腔的技巧,而这正是其对于音乐风格的把握,轻巧、灵性的演唱加以优美流畅的旋律,使得这一乐段的演唱表现力得以提升。

(二)从风格技术的角度看待西方宗教声乐作品的价值

通过简单地对乐段与唱段风格定位上的分析,看到其创作经典的同时,随着声乐艺术的发展,其演唱技术的难度也在逐渐加大,提出了更多、更高、更全面的技术要求,如装饰音、华彩技术、对于气息的支持与运用、声音的连贯性,以及对于音阶、琶音、颤音等等声乐技术,这些都在客观上有效地促进了声乐在技术上的丰富和完善。因此,通过对这些声乐作品研习,能够试图将其中的技术融入到学习者、演唱者自身的演唱之中,这都对于高师声乐教学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价值与教学意义。

如图,清唱剧《弥赛亚》中咏叹调谱例:

(三)从审美品格的角度看待西方宗教声乐作品的价值

虽然对于我们而言,对于西方宗教声乐作品的接触较少,而从国外了解的情况来看,其大众的生活早已离不开这些宗教音乐,与生活息息相关,其通过宗教作品抒发与向往心灵的美好。此外,高师音乐专业声乐课的主要任务不是培养歌唱家,而是造就合格的普通学校的音乐教师。面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高师声乐教学应该如何培养这些未来的准教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为此,必须唤醒高师声乐课的审美意识,将其纳入音乐审美教育的轨道。高师声乐课的审美教育既是对声乐艺术审美属性的张扬,又是对教学目标的执著追求。

(四)高师目前声乐教学的現状

作为高师这样的师范类音乐院校,与一般高等音乐院校相比较,首先在教学目标上就有着不同的概念,而现如今高师在教学目标上有一定程度上的不明确,其培养的目的并非单纯是个人的声乐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师范类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和师范性的作用。对于高师声乐教学而言,要从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追求上以师范性的“全、正、质”,引导声乐学习者、演唱者对于声乐学习的兴趣,同时更要秉承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引入更丰富、更经典的声乐声乐教学内容,从整体性的角度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而西方宗教声乐作品在高师声乐教学课程与内容上的引入,恰如其分地使得学习者、延长摄声乐水平的发展得到正确的引导。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笔者对于西方宗教声乐的一些分析,结合高师目前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西方宗教声乐作品的引入能够很好地引导高师声乐教学的发展,同时也为学习者、演唱者放眼更宽广的世界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虽然在高师教育教学内容中加入西方宗教声乐作品的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笔者相信,在与时俱进思想的指导下,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与学习者、演唱者的共同努力下,高师声乐专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且能够为声乐教学事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更全面的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士杰.基督教与西方音乐文化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音乐学,1994,(02).

[2]吕杨.西方宗教声乐体裁及演唱风格的演进[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1996年.

[3][美]保罗·亨利·朗(PaulHenyLang).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顾连理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4]陈小鲁.基督宗教音乐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5]周爱保.宗教声乐教育的理论和实验[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宗教基督教声乐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基督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