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干预防治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护理研究

2016-05-30 05:14陈丽兰余庆阳廖惠玲黄园娥詹芳芳卢笑勤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年2期
关键词:干预姿势护理

陈丽兰 余庆阳 廖惠玲 黄园娥 詹芳芳 卢笑勤

【摘 要】目的:观察姿势干预防治腰椎不稳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腰椎不稳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针刀、推拿等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姿势干预系列护理措施。收集患者入院时、干预后即刻(一次姿势干预后)及治疗

3周的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评分。结果:治疗组在干预后即刻的疗效总分、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的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干预后3周的疗效总分、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的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3周组间协方差分析显示,2组患者疗效总分、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姿势干预防治腰椎不稳症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的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等均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 腰椎不稳症;姿势;干预;护理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6.02.016

腰椎不稳是慢性腰痛、腰椎术后综合征和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因其超过5%~10%的高发病率而受到广泛关注[1]。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认为,腰椎不稳症概念为:腰椎间关节在正常负荷下不能保持其生理状态,出现异常活动及因此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2]。临床研究显示,经过积极的针灸、推拿、针刀、腰围制动、腰背肌,及腹肌训练等非手术治疗,大多数腰椎不稳患者的症状可得到缓解,仅10%~15%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3]。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非手术治疗如腰围制动、腰背肌及腹肌训练、避免腰部旋转活动等是腰椎不稳症的首选治疗[4-5];但保守治疗尚缺乏规范系统的治疗方案。

本课题在国家第五批名老中医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余庆阳主任医师的指导下,根据腰椎不稳症患者前屈-后伸位X线片检查[6]结果,给予姿势干预系列护理措施能够增加常规针灸、推拿、针刀等保守疗法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骨伤科住院的腰椎不稳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男11例,女39例;年龄23~76岁,平均(59.48±12.36)岁;入院时疼痛总分(8.4±3.3)分。对照组男15例,女35例;年龄23~76岁,平均(56.46±10.30)岁;入院时疼痛总分(8.3±2.8)分。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入院时症状体征评分构成比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腰腿痛反复发作,腰椎活动受限,经卧床休息或外固定后症状可以减轻或缓解;②活动时腰部出现“绞锁”感;③腰椎稳定平衡系统失调,如椎间盘、全椎板及小关节切除者;④腰椎X线检查动力位片示椎体前后滑移 > 3 mm,或椎体间成角 > 10°[7]。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患者依从性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自愿或其他原因退出试验、失访者,尽可能了解退出原因予以记录;②治疗中出现其他严重基础疾病发作,不适合继续接受试验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常规保守治疗方法:一般采用中药热敷、推拿、针灸、针刀等。

2.1.2 治疗组 常规保守治疗+“姿势干预”。姿势干预即根据腰椎X线前屈-后伸位片检查结果分为前屈型和后伸型2种,腰椎X线检查动力位片示腰前屈位失稳增大,即前屈型;腰椎X线检查动力位片示腰后伸位失稳增大,即后伸型。针对性给予以下系统的护理措施。

2.1.2.1 针对性改善症状的卧床体位 要求卧硬板床,木板床上铺被褥或垫子,以不造成床面下沉为宜。①前屈型,患者俯卧位或仰卧位休息,尽量使腰背部取过伸位。腰部垫枕应大小、软硬度适宜,长度不限制、宽约20~25 cm、高约8~10 cm;②后伸型,患者仰卧屈曲位休息,建议躯干抬高15°~30°,下肢抬高15°~20°,尽量使腰背部取屈曲位休息。

2.1.2.2 正确的腰围制动 ①选择大小、宽窄合适的医用腰围,规格要与自身腰的长度、周径相适应,上缘达肋下缘,下缘至臀裂。过窄、过短腰围应该避免佩戴;本实验选择的是天津佳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医用固定带,规格型号为YTD01-2。

②佩戴时间须根据病情合理调整,症状较重者应经常使用,较轻者可在外出或较久端坐时佩戴,睡眠或卧床休息时解除。③佩戴方式应个体化。前屈型,指导患者腰围里加垫薄枕或毛巾,使腰部过伸;后伸型患者则正常佩戴。二者均需避免过度

活动。

2.1.2.3 个体化的腰背肌及腹肌训练 采用科室自创腰背肌及腹肌训练方法——腰腹平衡导引术。前屈型,指导患者静态收腹、俯卧伸腰等相关训练动作;后伸型,则指导半桥挺腰、全桥挺腰等相关训练动作。依据X线分型选择训练动作,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轻重把握好训练时间。一般每日训练1次,每个动作完成10组,每次训练30 min。

2.1.2.4 日常劳作行为干预 前屈型,指导患者避免频繁或长时间处于弯腰姿势,比如洗衣服、拖地板、打麻将等。2组均须指导患者避免久行、久站、久坐,疼痛明显时不超过30 min,疼痛缓解后也应循序渐进,一般不超过2 h。同时,注意腰部保暖及保护性用腰,例如弯腰捡物时使用下蹲姿势、勿搬抬过重物品、提拿物品时注意平衡用力等。

2组患者常规保守治疗方法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2组常规保守治疗方法构成比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中药热敷 推拿 针灸 针刀

治疗组 50 50 50 9 7

对照组 50 50 50 10 5

2组患者均为每日治疗1次,3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姿势干预护理措施均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士进行操作。

2.2 观察指标 收集患者入院时、干预后即刻(一次姿势干预后)及治疗3周的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评分。

2.3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第二届腰椎失稳专题座谈会纪要”[8]制订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①腰部疼痛:腰部无疼痛,计0分;轻度,可忍受,计2分;中度,较难受,计4分;重度,极难受,计6分。②下肢放射痛:下肢无放射痛,计0分;轻度,可以忍受,计2分;重度,较难受,计4分;重度,极难受,计6分。③腰部活动:腰部活动自如,计0分;腰部活动轻微不适,计2分;腰部活动明显不适,计4分;腰部活动极度不适,计6分。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治疗组在干预后即刻的疗效总分、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的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干预后

3周的疗效总分、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的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干预后3周,2组患者疗效总分、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4 讨 论

4.1 姿势干预防治腰椎不稳症的理论基础 腰椎的稳定性主要由椎间盘、小关节和韧带共同维持,并由骶棘肌、腰背肌及腹肌等协助增强稳定,以上任一结构病损都可能导致脊柱稳定平衡系统失调,运动节段刚度下降,活动范围异常,使其在矢状位抵抗剪力减弱,导致周围软组织失代偿,引起腰椎不稳定[9]。腰椎不稳症的治疗目的是恢复椎体维持本身生理平衡位置的能力,解除神经压迫症状,并预防疾病的恶化[10]。姿势干预中的针对性改善症状的卧床体位、日常劳作行为干预等系列护理措施,能够使失稳的腰椎节段达到不同程度的复位与稳定。失稳椎体的复位与稳定,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腰椎的正常序列关系,促进了腰椎稳定性的重建;扩大了腰椎节段的相应椎管或侧隐窝的有效容积,改善了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神经的供养状态;减轻了众多椎管内外致压因素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压迫,减少了诸多无菌性炎症因子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刺激,使失稳的腰椎重新建立新的生物力学平衡[11]。正确恰当的腰围制动、针对适当的腰腹肌功能训练亦可显著增强脊柱周围肌肉、韧带组织对腰椎稳定性的维持和腰椎动态活动保护作用,可延缓腰椎的退化进程。

4.2 姿势干预有效防治腰椎不稳症的优势 目前,临床上对于腰椎不稳症多予以改善症状的保守治疗,如针灸、推拿、针刀、药物、手术等,严重者多行椎体固定手术治疗,但临床上腰椎不稳症患者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缺乏相应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姿势干预系列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腰椎不稳症患者的症状,并增强保守治疗的疗效。采用本方法没有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亦没有针灸、针刀、手术等人体的损伤;在治疗过程中,改变不良姿势、树立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腰椎不稳症患者的防治效果显著。综上,姿势干预系列护理措施为保守治疗腰椎不稳症建立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临床护理路径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更好地服务患者提供了实践经验。

4.3 护理注意事项 护理人员开展姿势干预防治腰椎不稳症之前必须统一干预标准,要接受姿势干预措施的规范培训与考核。实施过程中干预时机要把握好,一般在明确诊断拍摄腰椎X线检查动力位片后立即介入。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签订姿势干预知情同意书,做好充分的解释说明、干预措施的执行引导和社会支持,让患者自觉执行干预措施。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消除患者对腰椎不稳症的过分担心,建议患者尽量避免诱发疼痛的动作,按计划坚持执行姿势干预措施,以减少症状的反复发作。

5 参考文献

[1] 周纪平,杨永军,谭远超,等.筋骨并重、辨病诊治腰椎失稳性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22(4):14-17.

[2] Garfin SR,Herkowitz HN,Mirkovic S.Spinal Ste-

nosis[J].Instr Course Lec,2000,49(4):572-586.

[3] Majid K,Fischgrund JS.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trends in management[J].J Am Acad Orthop Surg,2008,16(4):208-215.

[4] 秦汉兴,何克云,唐建东.退变性腰椎不稳的诊治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3):235-237.

[5] 华臻,张亚峰,王建伟.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保守治疗概况[J].中医药导报,2013,19(2):106-108.

[6] 沈剑粦,王宸.退行性腰椎不稳诊断的研究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1(1):118-121.

[7] 胡勇文.退变性腰椎失稳的研究进展[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

[8] 申勇,范顺武,马宏庆,等.全国腰椎退行性失稳与滑脱专题座谈会会议纪要[J].中华骨科杂志,2009,29(8):793-795.

[9] 陈静,吴煜,陈杰,等.腰椎不稳症研究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2):236-238.

[10] 胡潤武,郭辉,仵海涛,等.退变性腰椎失稳症58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068.

[11] 涂瑞芳,于丹,万小玲,等.手法加热敏灸治疗腰椎假性滑脱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1):27-29.

收稿日期:2015-08-19;修回日期:2015-11-03

猜你喜欢
干预姿势护理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看书的姿势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解锁咳嗽的正确姿势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