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雅妮
摘 要:批评性语篇分析源于批评语言学,是一种语言分析工具。其方法论主要建立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它主要考察的是使语篇生成、传播、接收的生活语境和意识形态背景。重新审视和分析语篇中那些人们习以为常而无所察觉的思想观念。
关键词:批评性语篇分析;权力;时刻;成分;直接语境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01-03
CDA全称为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汉语译文为“批评性语篇分析”。批评性语篇分析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继“批评语言学”之后的一个发展阶段。它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形成的标志是:1989年,Fairclough的language and power和Wodak的language,power and ideology的出版,以及1990年Teun van Dijk出版了学术期刊discourse&society,再就是阿姆斯特丹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机构性形成。批评性语篇分析强调对语篇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增强人们的语言意识,从而更好地应用语言,更好地适应语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关于话语
CDA把discourse译为语篇。我们传统意义上,从语法角度来看,可以把语言分为词、短语、句子、文章。语篇并非是介于句子和文章之间的范畴,语篇是属于话语的范畴。话语分析的研究传统有语言学的、社会学的和批评话语分析的。而语言学里又分为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社会学领域关于discourse的理论就称为“话语理论”。以Foucault和Laclau & Mouffe的研究为代表。Foucault的话语研究有考古学和谱系学之分,Laclau & Mouffe的话语研究有语言学和社会学之分。CDA研究的话语具有三个特征。第一,话语和权力密不可分。第二,话语和意识形态密不可分。第三,话语的研究具有跨学科性。
二、关于权力
CDA研究话语,不得不涉及一个概念“权力”。CDA认为权力由话语体现的,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社会关系。语言学中形式主义的话语分析只重视语言结构,忽视语言运用,所以就没有涉及话语权力的问题。社会学和语言学中功能主义的话语分析都涉及话语权力。但两者研究方法存在差异。
语言学中功能主义的话语分析主要是奥斯汀和塞尔的研究。主要侧重直接情景中的话语权力关系。奥斯汀对权力关系研究在纯语言層面。言语行为的力量在奥斯汀看来很大程度上要靠动词的意义来实现。塞尔的研究是涉及语言本身和社会因素。他认为权力是个人财产,同时权力需要公认。
社会学对权力不平等的研究有福柯和布迪厄。主要侧重社会情景中的话语权力关系。福柯提出话语秩序的概念,他在话语和权利的问题上认为,话语是一种社会实践,他同其他社会实践联系起来需要各种机构的权力关系。福柯的话语研究后期阶段主要集中在谱系学,集中研究知识和权力的关系方面。他从之前的研究陈述通过话语形成的过程扩展到研究知识如何通过特定机构语境中的话语实践来调节其他人的行为[2]。他提出“权力”这个概念,认为权力构成话语、构成知识、构成社会、构成主体。权力的创造性体现在:第一,权力创造我们生存的社会。第二,权力创造特殊的方法来形成和谈论社会,并排除其他谈论和形成社会的方法。布迪厄的研究集中体现在惯习和象征性权利的论述上面。
批评话语分析认为,研究话语权力应该把直接情景和社会情景结合起来。话语权力的实施不仅需要语言使用者借助某些话语策略,而且需要依托一定的社会关系。CDA认为,语言本身没有权力,当有权力的人使用它时,便有了权力。权力并非来源于语言,但是语言可以用来挑战权利,改变权力的分配。权力是人们为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利益而采取行动的能力,它也是控制支配他人,调动各种资源的能力[7]。权力分为话语内权力(power in discourse)和话语外权力(power over discourse)。比如:学生上课,老师提问,学生就要回答。因为老师具有给予学生评价的权力。话语外权力,是我们的社会结构中所蕴含的权力,这种权力往往是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权力还可以分为显性权力和隐性权力。上述例子中老师的权力就是显性的权力,大家都能察觉和意识到。隐性的权力比如说是媒体的舆论导向会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
三、关于时刻成分
Laclau & Mouffe的话语研究围绕后结构主义的语言学研究和社会政治的权力关系展开。他既涉及语言现象又涉及社会现象。
Saussure的结构主义认为语言符号就是像一张网中的结,他们彼此从自己与其它结的关系中获得自己的意思,所有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固定的、确定的、没有歧义的。而后结构主义认为语言符号的意义不是固定的,是不确定的。他更强调语言在使用过程中语言符号彼此之间的位置是变化的。Laclau & Mouffe的话语研究正是在后结构主义的观点上发展起来的。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强调语篇的动态变化特征。
Laclau & Mouffe对其话语理论的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如下:我们把语言表达称作成分之间建立一种关系的实践,这样,成分的确定就是语言表达的实践结果。语言表达这种实践产生的错落有序的整体我们称作话语。结构中彼此的位置,即目前出现在话语中的位置,我们称之为时刻。与此对应,我们把任何还未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区别于其他位置的位置称为成分。
他提出了时刻和成分的概念。时刻就是目前出现在话语中的位置。成分就是我们把任何还未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区别于其他位置的位置。还提到了“话语场”的概念,即语言实践产生的存储的剩余意义的场所。例如我们在谈及中国的易经时,我们往往会涉及划分年代采用的农历、生肖、二十四节气等中国传统元素,而不是西方的公历、星座等西方元素。那么被应用的中国元素就是时刻,西方元素就是成分。但不代表西方元素没有用,只是它可以应用于其他场合,而不在易经领域内使用而已。成分组成的集合就是话语场。
他还认为话语是有变化性的特征,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时刻和成分的位置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如,随着经济政治全球化,民族文化越来越收到冲击,比如公历的纪年法等西方元素不断深入人心,或许也会慢慢渗入到易经的研究中,或许会渐渐和十二生肖等中国元素并驾齐驱。成分就会转化为时刻。
四、关于语境
西方主流语言学注重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而忽视语言运用。一些与之相对立的流派把研究重点转向了语言运用,说到语言运用就不得不提及语境。我们对语境很难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不同的学者研究的背景不同,研究的视角和方式不同,由此产生了对语境不同的分类。
提到“语境”以往有三种理解:第一种,通常理解为:“背景”“环境”“background”,比如地理环境、政治背景等。第二种,在语言学研究中,语境指的是单词、句子等语言结构。第三种,从会话分析角度看,语境指语言运用的社会背景、时间等。要想深究语境,必须把社会因素考虑进去,也就是要研究社会语境。
语境和语义是辩证关系,即语境决定语言运用的意义,同时语言运用构建一定的语境。在包含权力关系的社会语境中,语篇就是在语境中体现权利关系和意识形态的语言运用,语篇体现着对社会语境的构建作用。Van Dijk把语境分为直接语境和社会语境。如果说直接情景语境称为意义推理的手段并在某种程度上建立起言语与直接语境的关系,那么社会语境成为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存在的场所则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语篇与社会语境的联系。CDA认为直接语境是话语涉及的,社会语境是社会结构涉及的范畴。
五、案例分析
(一)语篇案例
比如,火车上的关于学生票的一段对话:
列车员对大家说道:都拿出来票来哈,验票了。
列车员来到A面前说道:验票。
A拿出票给列车员。
列车员说道:你是学生票啊,给我学生证看看。
A说道:我这个票是发车之前的两周就在人工窗口取了,乘车时忘记带学生证了,只带了一卡通,您看,这是我的一卡通,我是学生。
列车员连看也没看说道:我要证。
A说:我没带,但我确实是学生,我这票就是拿着学生证去窗口取的,没有证的话,窗口的工作人员也不会取给我半价票的啊。
列车员:那我不管,我要证,没证就补票。
A又反复仔细检查了一下包,发现证在另外一个包里,拿出证给列车员,列车员检查了下,走了。
(二)用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讨论案例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从权力角度来分析,一个人是不是应该享受学生票,不取决于本身是不是学生,而取决于你是不是有那张带有火车票词条的学生证。列车员让你补票你就得补,那是因为在乘火车这个事件中,列车员具有权力,拥有解释你是不是应该享受学生票待遇的权力。在这个对话中,列车员的权力是显性的,因为我们可以很显而易见的知道,他让补票就得补。同时铁路局的权力是隐性的,是被大家默认的,人们习以为常的就默认它的权力。
从时刻和成分的角度来分析,此时的“时刻”即:列车上,在享受学生火车票这个问题上,学生证是学生的唯一证明,一卡通不能证明,因为学生证上有火車票的词条,和铁路局有直接联系。而“成分”是:在校园里,一卡通也是学生的有力证明。一卡通里的学生的信息都在学校的系统网络里。
我们可以试想,如果此时旁边坐着一位校长B,校长B站出来说:“一卡通也可以作为学生的证明,他是学生。”如果这样的话,之前的成分就转化为时刻了,并产生一定的效力。不过这只是为了解释时刻与成分所进行的一个假设,实际生活中并不可行。因为还是要说到权力。在列车上,我们默认的是列车员拥有权力,校长的权力是在校园范围里,当校长乘坐列车时,和学生一样也是属于受权力制约的。
这不禁又能联系到权力的运用要结合一定的语境。这样一个对话就是一个直接情景语境。在直接语境中列车员具有权力,在整个对话中握有主动权,控制着的对话的进行。而社会语境便是整个社会结构,即在教育体系中的校园里,校长是默认的权力的象征。在铁路体系中,铁路机构中相关部门拥有解释权和决定权。各体系之间都必须在特定的场所和社会语境中,才能把权力得以运用。
六、结论
批评语言家通过对日常生活文本的分析,揭示其中蕴含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揭示人们在无意识状态下习惯性接受的“操纵”,从而提高人们对语言的敏感性,更好地适应由语言参与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田海龙,赵芃.批评性语篇分析:经典阅读[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2〕田海龙.语篇研究:范畴、视角、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田海龙.批评话语分析:阐释、思考、应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
〔4〕田海龙,张迈曾.话语权力的不平等关系:语用学与社会学研究[J].外语学刊,2006,(2).
〔5〕田海龙.语篇研究的批评视角:从批评语言学到批评话语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6,(2).
〔6〕辛斌.批评性语篇方法论[J].外国语,2002,(6).
〔7〕辛斌.语言 语篇 权力[J].外语学刊,2003,(4).
〔8〕赵芃.话语秩序的动态特征:“价格垄断”的话语构建及其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4).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