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指甲指的是儿童(及部分成人)反复出现的自主或不自主的啃咬手指甲的行为。国外报道称,大约50%的儿童在某一时期都会出现这种行为。咬指甲多见于3~6岁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多数孩子咬指甲的行为会自行消失,但少数顽固者可将这一习惯持续至成人时期。
当孩子遭遇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生活重心的重大变化及其他突发性压力事件,都可能让孩子感到紧张和焦虑,甚至产生挫败感。此外,家长过于严厉、粗暴的管教方式也可能让孩子时时刻刻处于压力和焦虑状态之下。为了应对压力,有些孩子可能开始咬指甲,以此来减轻压力、放松身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咬指甲往往与情绪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敌对等情绪有关。但是,咬指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固定的反应模式,很可能与孩子的咬指甲行为被父母强烈地提醒有关。换言之,咬指甲这种本来可能只是偶发的压力应对行为,经过父母的反复提醒甚至粗暴干涉或惩罚之后,被孩子固化成了一种标准的反应模式。
如果孩子有咬指甲行为,家长应该如何做呢?请记住如下几点:
1家长要克制自己的言行,不要让孩子承受过大压力,不要让孩子时常感到愤怒、沮丧。家长要时刻警醒自己:你的言行在引发孩子紧张和愤怒的同时,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诸如咬指甲等你可能预想不到的不良后果。
2家长要允许孩子偶尔的咬指甲行为。咬指甲并非一点正面价值没有。如果偶尔为之,并将之作为释放压力的方式,并无太大不妥,家长不必过于在意,更不要粗暴干涉和制止。否则,可能会加重孩子的压力和焦虑水平,使咬指甲这个不良习惯牢不可破,进而固化成孩子面对压力和焦虑状况的标准反应模式。
3家长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内心感受。被允许自由地表达自己内心的孩子,其压力和愤怒情绪可以得到释放,而不必借助咬指甲这种行为来释放压力、缓解焦虑水平、对抗挫败感。
4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定期修剪自己的指甲,整洁美观的指甲往往能提醒孩子避免从事破坏指甲完美性的行为。还有一些人发现,给孩子手指涂上一些柠檬汁或蜡,也有利于阻止孩子经常咬指甲。有戒掉咬甲癖的人说,在手上缠胶带或者创可贴对于保持精心修剪的双手也很有帮助。
咬指甲的孩子需要接受治疗吗?这个要区分情况。如果孩子只是偶尔咬咬指甲,并将之作为一种减轻压力和放松身心的方式,并且咬指甲并不让孩子感到苦恼,也没有产生任何身体上的伤害,这种情况是不需要治疗的。但是,如果咬指甲习惯具有了破坏性,影响到手的使用,或者导致反复感染,或者让孩子的内心感到极度痛苦,那就必须寻求治疗了。
(田科武 《北京青年报》常务副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