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木丹
我常常想,生命的凌乱与琐碎,不啻一片泥涂,生死疲劳,歌斯哭斯,凡涉足者都不能安于自身的清白。只是有人不能自拔,从此眼之所见,皆为污秽;唯有带泪来看的人,才得满目光辉。
那个不居高堂而愿学大龟曳尾于泥涂的人早已逝去千年,而他倔强瘦削的身影却恒久地映衬在秋风之中、秋水之畔。庄周,以冷眼望穿历史,留下对生命的无限沉思。他给了这世界太多的“冷漠”,以至于人们往往忽视了他目光中隐隐闪动的泪花——这是献给世界的最厚重的爱啊!是他,从动乱中看到精神的自由,在泥涂里发现理性的光辉。鲲鱼化鹏,逆风而起,乘正御辩,以游无穷。在奇异瑰丽的想象背后,是他对自由与理性的讴歌,对生命的挚爱。
庄子于泥涂中发现理性的光辉,着眼之处,遍及社会。这又使我不得不想起一粒小而极亮的珍珠——朱自清先生的《冬天》。
倘若一个人在未离家时读过这篇短小的文字,便注定在那之后不断想起养在白皮锅滚水里的豆腐。凄寒的冬夜,围坐于一个小小的火炉旁,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我想,先生念及父子之亲、朋友之谊、夫妇之情时,眼中不会没有泪水。战争烽火,家国危垂,更显人情可贵。若不是先生眼中有这样一种爱,又怎会于泥涂之中发现人情的光辉?
一篇文字,三个场景,几个永世难忘的人。朱自清先生把这光辉展示给我们,教我们噙泪读完这文字时,也获得了—双发现光辉的湿润的眼睛。
诗人艾青在诗中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土地和劳动人民的爱,使他发现苦难中大堰河母性的光辉;对祖国和民族的爱,使鲁迅发现屈辱压迫下中国脊梁的光辉;对平凡生活与自然的爱,使沈从文发现尘俗卑猥下人道主义和美的光辉。而他们的眼中,皆因深沉的爱而饱含热泪。这是痛中的微笑,笑中的泪。
生命如同泥涂,我们在这泥涂中讴歌理性与人情,呼唤人道主义的关怀与启明。因为爱与泪,所以发现泥涂中的光辉。我想,这才应该是泥涂真正的含义。
关于庄子的素材,我们用过N次,而从“泥涂”中“发现光辉”,定是一个绝好的角度。然文章并没有在这个素材上停留,而是引出朱自清和艾青的文字,作为对庄子素材的引申和开发,于是文章的意境和思辨就上了一个台阶。
“生命如同泥涂,我们在这泥涂中讴歌理性与人情,呼唤人道主义的关怀与启明”是本文的一个重要句子,读到这里我们就豁然开朗,我们的情感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