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茜 张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师生关系中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转变,二者之间的矛盾也分别具有不同的表现。本文以教师职业文化为支点,从微观角度聚焦了师生关系中的教师职业文化。
【关键词】师生关系 教师职业文化 关系
教师职业文化是指教师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所具有的稳定而深刻的内在规定性,是教师职业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习惯与规约,是具有普遍意义和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念、思维定式和审美情趣的综合反映模式。随着国家任务和政府工作的轻重缓急发生变化,各种专门职业的相对地位更多地取决于职业人员掌握的正规知识和拥有的证书如何,而一种专门职业的从业人员能否拥有证书则取决于政府的政策。一门学科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它与意识形态之间的亲和力特征,那些与意识形态之间最具有亲和力的知识往往能够最先获得发展,而且这样的知识也往往因为权力的介入而被最先赋予独立和权威的一面。了解师生关系与教师职业文化关系首先要解构师生关系的三重关系:
一、基础关系:没有质性差异的人的关系
人类发展早期还未摆脱人与人以血缘、地缘为基础的原始共同关系,也不存在任何制度化的权威,年轻一代与成年人之间的差异性表现为生物特征和社会特征两个方面,但无论是生物性差异还是社会性差异,都应归结为在相同类属基础上的非本质性差异。即使人表现出智力、相貌、年龄方面的生物性差异,或是生活经验、文化程度和掌控社会资本等社会性差异则,基础关系依然是建立在一种相互需要与满足的基础上。文明之前的部落成员对维持生活所必需的自然资源的权利是平等的、不受约束的。就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而论,经济平等和社会地位相同是新石器时代村社的标志。但是,当部落成员成为农民时,他们对土地的权利不再是不受约束的,也不再享有自己的全部劳动成果。虽然他们需履行的义务因地区而异,但最后结果无论哪里都一样。在哲学和人学宏观视角下,在关系交换、运作和调整具体过程中,我们不能通过内心的、形而上的法则来定义人,也不能通过天生的能够通过经验观察确认的身体机能来定义人,个体对绝对价值的认同并不会折损,因此,人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是相等的。
无质性差异的人的关系是平等地位的前设条件,但这并不代表人就是先验的、均质的、僵死的。在社会各个部门,每一个具有相似动机和天赋的人,不应受到社会阶级的影响,都应该有大致平等的文化和成功前景。每个人都拥有正义诉求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的名义也不能逾越,每个人都应有平等的权利去享有与每个人都一致的、最广泛的权利,平等和尊重成为基础关系中本真诉求。
二、一般关系:成人(社会)与未成人(社会)的关系
成人(社会)与未成人(社会)过去是整体的、缺少流动性的、界限模糊不清的。农业革命之后引起了都市化、阶级分化和社会分裂的连锁反应,从而从根本上破坏了原始社会引人注目的平等,这种平等和正义还是低层次、不先进和愚昧的平等。近现代社会在技术进步、生产力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理性的“自由人”追名逐利,迈出了社会分工“幸福的第一步”,在生活境遇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生产和交换领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产生了分化。
一般关系通过明确并维护成人(社会)与未成人(社会)的外部边界,确定了一套整齐划一的可度量标准,同级同类别的学校生产出标准化的“零件”,适用于生产或分工的自然发展方向,成人进入工厂劳动,学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从而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和分工职能的内耗。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扩大受教育群体范围,本质是使劳动力尽快掌握劳动技能,从而提高劳动和资本运作效率。为了使更多的学生进入工厂,未成人(社会)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成人(社会)的培植和引导,例如读、写、算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这同时也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明真诉求。
三、特殊关系:专业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育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努力为这些差别的发展提供均等的机会,学生获得知识、习得技能离不开教师的培植和引导,更离不开专业教育者对学生的理解和爱心。在与学生构建有意义的关系过程中,教师传授知识起到联结、沟通的桥梁作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内化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际交流体验,从而进行人际维度和自我维度的复合实践,寻求未知世界和既有知识界有意义的关系。
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际交往方面的良好习惯,以符合一定的社会所规定的人际关系规范。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得到拓展,互联网催生如网络公开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新模式,使学生可以自觉选择他们认为适合自己的知识,并承担选择后的责任。人在自己的选择中变成他自己,从而获得人的价值。教育的基础是人的个性、主观性和独特性,其目的是使每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按照个人的知识和理解,形成具有个人意义的有效的学习形式,形成自己的生活、学习方式。课程的重点需要从事物世界转移到人格世界,教师要维护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主观性,激发个体创造欲望,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学校应提供一定的机会让学生自我发现,并形成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1]罗尔斯.正义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4]周润智.论教师职业文化与教育的关系[J].教育科学,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