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未來的痛苦指數會怎樣

2016-05-30 10:48馬斌文
台商 2016年2期
关键词:指數台灣經濟

馬斌文

不管是台商還是到台灣參訪的大陸民眾,都對台灣近年來的「生活狀況」或者「生活品質」讚不絕口——除了服務業水準高、服務態度好以外,物價水平一直平穩且不高。用官方的口徑來說,就是台灣的幸福指數比較高,反過來說,就是「痛苦指數」比較低。

根據公佈的資料,台灣的痛苦指數,2 0 1 4年全球倒數第4,2 0 1 5年則倒數第5。這就是台灣目前「高品質生活狀況」的具體注腳。

何謂「痛苦指數」?痛苦指數(M i s e r y I n d e x)代表令人不快的經濟狀況。它涉及到如何用宏觀經濟指標來衡量經濟狀況的問題。宏觀經濟指標包括G D P、物價指數和失業率(在開放經濟中還有國際收支和匯率)等。宏觀經濟狀況指標所用的實際指標是失業率,名義指標是通貨膨脹率。具體而言,外界常將失業率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率相加,稱為「痛苦指數」。用公式來表示的話就是:痛苦指數=(通貨膨脹百分比/1.6)+失業率百分比。痛苦指數越高,說明宏觀經濟狀況越壞,政策越不成功。每個社會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痛苦指數安全線,高於這一安全線,政府勢必要采取適當的政策。因此,痛苦指數也是決策者決策的依據之一。

人們將會懷念馬英九

馬英九執政8年,被民進黨罵的最多的就是「無能」。「無能」相對的是「有能」,可是,馬英九執政7年來,2 0 0 8年失業率為4 . 1 4 %,2014年降低至3.96%;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從2008年的3.52%降至2 0 1 4年的1 . 2 %;經濟成長率則從2 0 0 8年的0 . 7 %提升至2 0 1 4年的3 . 7 4 %,2 0 1 5年的經濟增長因受全球經濟影響剛好保1。「無能」的馬英九能把台灣經濟穩定在如此不錯的水平,能把台灣的痛苦指數「降到最低」,那麼,人們不僅要問,2016年520之後的台灣,其痛苦指數將會怎樣?新的領導人是否比「無能」的馬英九「更有能」?值得觀察。

說到這裡,不免想起美國當年曾經發生的一個與台灣現在非常類似的例子:那就是在1 9 7 6年美國總統競選時,民主黨候選人吉米·卡特(J i m m y C a r t e r)利用痛苦指數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因為,他當時的競選口號就是:「為這個國家痛苦指數貢獻頗多的人是沒有資格來競選總統的」,批判時任總統的福特(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 Gerald Rudolph Ford,1913年7月14日~2006年12月2 6日),福特任內美國的痛苦指數為13.75。但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卡特在1 9 8 0年連任競選時,因為痛苦指數竟高達21.98,創歷史高位,導致卡特連任落敗。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

台灣在「無能的馬英九」之後,會否是美國翻版?

猜你喜欢
指數台灣經濟
全球主要指数走势点评
全球主要指数走势点评
經典是怎樣煉成的——重讀《中國5—10世紀的寺院經濟》
絲綢之路與唐西州經濟研究述略
絲綢之路與唐西州經濟研究述略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九合一選舉」催生的台灣最大黨
從盧麗安到王炳忠
「台灣競爭力論壇」談台灣競爭力
防霾十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