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秤
一、对现代学校设计与管理思维的反思
真正意义的现代学校是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为培养大批的合格劳动力而兴起的,是按照机械思维方式设计的。机械思维主要来自于开普勒、笛卡尔、牛顿等科学家的世界观,他们认为世界像个机器,是可以分解的,再组装的,是可以被控制的。工厂里的装置线就是这种思考方式的代表作:强调规定、程序、控制、标准化、一致化、反复检验、大量制造,强调一切都由外部控制和管理;也就是说,由外部决定目标、内容、流程、进度、难度和标准等。这种装置线思想在19世纪不但成为工业时代的主流,也成为规划工业时代学校系统的基石。学校的运作都是受机械思维指导。这种机械系统思维的中心思想是控制,由高层一直控制到底层。教育系统就像一部大机器,一个没有生命的系统,里面的人都不过是这部大机器的零件。在这种机械思维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和学习隐含着下列一系列基本的假设:
(1)孩子是有缺陷的,他们的缺陷应由学校来修正。工业时代的核心价值观是标准化,原材料经历装配线制造出同样的产品。这样的价值观自然就把小孩当做“原料”,必然靠学校将其改造成好产品。这是一种学习的缺陷观,即教育工作者和父母都相信,学校的工作就是要补救学生的天生缺点。缺陷观的前提是,某个物品坏了,必须把它修复。这种想法用在机器上很合理,因为机器本身不会自我修复,但用在活的系统(儿童)身上,就会牛头不对马嘴。
(2)儿童有聪明和愚笨两种。这种观点认为,聪明的儿童就是在学校表现杰出的儿童,而表现不好的儿童就是愚笨的儿童。而现代教育认为,人生来就拥有不同的天赋,任何一个社会能否正常运作,要看它能否发展每个成员的天赋。丧失这种意识,将使现行的教育付出极大的代价。
(3)学习是由脑子产生的,跟身体没有什么关系。西方传统观念认为,人与动物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具有独立的理性,这种观点把理性视为独立于感知、情绪、情感或身体其他各方面以外的东西。这种观点导致传统的学习以纯心智活动的理论为基础,也就是只需要学生的脑袋,身体的其他部分可以暂且搁在一边。这种思维导致的结果是被动的学习。现代认知科学用大量的事实否定了这一点,认为学习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所有的行为皆为知,所有的知识皆为行”。
(4)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是相同的。虽然教师都熟悉多元智力理论和不同学习形态的理论,但这些理论和装配线式的教学存在着不能克服的障碍:一边是标准化的课程和教育步骤,另一边则是坐在教室里的各式各样的学生。装配线式的思考方法强迫我们把人类自然多样的“不合标准”的行为视为离经叛道。许多学生被迫用与自己的学习潜能不相适应的方式来学习。
(5)学习只发生在教室里。工业时代的学校把教室当成学习过程的重心,然而,真正的学习却发生在生活中,任何新习得的事物能否带来长期的影响,取决于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6)知识是零碎的。西方传统观念认为,知识本身是零碎的,由不同的范畴与类别拼接而成,文学与数学不同,数学又与科学不同,而科学和心理学又不一样。学校暗示学生,知识数量才是最重要的。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一个人在正式教育系统中待的时间越长,他的知识领域就会越窄。
(7)学校传达“真理”。工业时代的教育系统事实上是建立在哲学家所称的“朴素的实用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的,主张“眼见为实”,把感受到的一切视为绝对的真理和事实。在教室里,老师不教学生建构有关现实社会的理念,而是传授所谓的“真理”,学生学到的是历史上“确切发生的事实”,而非对事件的诠释;学生学到的是科学的事实,而非有关事实的观点。因此,学生接受模棱两可和矛盾事物的能力降低了,也不具备批判性思维技巧。老师手中握有的答案是不容置疑的,老师的知识享有优越的地位。
(8)学习主要是个人的事,竞争加速学习。传统学校观认为,知识为老师所有,而学生必须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和理解知识,学生之间通过相互竞争以决定自己成绩的好坏,学生之间缺少合作。
(9)学校由专家经营,这些专家会掌握状况。学校肩负的任务被分割成许多叫“工作”的部分,校长和老师承担不同的工作,他们认为这种分工是必要的,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在这里建立一种伙伴关系。相反地,大家都认为只要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事情就一定能做好。教育界利用各种考试和测验使学校变得更“可靠”,把学生考试测验的成绩作为学生、教师表现的一种指标,成为检验“教育生产力的最高标准”。
不可否认,这种机械思维设计的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工业化社会对劳动力规模化、标准化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校其实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场所,把有生命的组织当作没有生命的机器来控制,必然会出现许多问题。如: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和潜能的开发;强调个体学习,忽视共同愿景和合作学习;把学校当作学习的唯一场所,忽略知识的多种来源;强调学生的接受知识,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校教育的这种状况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劳动力市场需要的不再是“工业劳工”,而是更看重员工的理解力、沟通技巧、合作学习的能力、批判性思考的技巧,以及人的个性和创造力。
二、学校是一个人性化的学习场所的特征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信息与网络社会的来临,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在社会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学校要适应这种社会发展的要求,传统学校设计和管理的思路必须改变,把学校变成为一个真正人性化的学习场所。
1. 学校应以适应思维范式为指导
彼得·圣吉等人在《第五项修练·教育篇:学习型学校》一书中指出:“什么能够促进教育全面革新所需要的变革呢?我认为,一种新的、具有启发性的类比可以提供答案。一如机器类比塑造了工业时代学校运用的基本原则,正在形成中的‘活的思维概念可以引导学校未来的思维。必须把学校看作一个‘活的系统,以‘活的思维 来引导学校的未来思维。”[1]要把学校看作是生命一样的活的系统,能够“自我调配”或“自我复制”,一个活的系统拥有自我创造能力,活的系统会不断地成长和演进。这是一种与机械思维相对应的适应思维。
一个活的系统拥有自我创造的能力,会不断成长和演进,形成新的关系,并且自动追求生存和再生的目标。例如,人的手不断在进行自我更新,每天都有老的细胞死亡,新的细胞诞生,手的细胞更新完毕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物质”(手)不是建构活的思维的元素,而是活的系统呈现的结果。活的系统是无从预测的,也不像机器一样可以由外力控制,只不过它们有些行为模式会一再发生,从而对系统本身产生影响。适应性思维承认事物的不确定性、非线性和复杂性。
只有把学校当作一个活的系统,才能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的学习活起来。同时要以发展的观点、系统的观点思考学校的问题,不断探索在教育过程中各种可以真正应用的理论。把学校看作一个活的系统时,人们就会发现它处在不断的蜕变中。学校的成员会不断提出问题,大家能一起为学校着想,思考种种改革的做法能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何种远景。
2. 学校应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组织
彼得·圣吉指出:“我现在却认为,学校若要进行深入的改革,真正的希望应寄托在学生身上,只有他们才有期盼学校好的热情。他们与未来之间有特殊的联系,大人无法取代。他们拥有一种观察事情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尚未遭到正式教育制度的扭曲。同时,他们正在大声疾呼,要求参与、要求在自己生存的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2]故学习型学校应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鼓励多样性,而非单一性,接纳多元智力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试着了解一个相互依存且经常变动的世界,而不是死记一些事实,拼命去找标准答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未来教育的新组织。
3. 学校应强调共同愿景和合作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共同的愿景,教师的劳动表现出鲜明的个体化特点。迈克·富曾经指出:“教师一直被称为一种‘孤独的职业,总是使用贬义词。教师的职业孤独限制了他们吸收新的思想和获得较好的解决办法;把压力埋在心底以致恶化和积累;不能认定和赞美成功……即使孤独并非经常产生,但也允许保守性和抵制教学革新的存在……解决的办法也局限在具体个人经验中,对复杂的变革,你需要许多人自觉地工作、解决问题并且投入到共同的集中的行动中。”[3]学习型学校必须打破教师单独劳动的状态,强调教师的合作。
4. 学校应是一个真正人性化的学习场所
目前的学校设计深受工业时代标准化批量生产的影响,学校的设计处处都能够看到工业时代的烙印。学生学习的内容被分割成一门门课程,课程内容都是标准化的统一设计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调。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在学校按照同一个模子被生产出来。教师的工作变成了单调重复的简单劳动,教师工作由于缺乏挑战而失去吸引力,教师厌教心理严重。
当代学校的建设应打破传统的学校设计思路,把学校变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场所。在当代的学校,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分享学习的经验,从而促进个人发展和愿景的实现。只有这样,学校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性化组织,其终极目的就是追求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彼得·圣吉等. 第五项修练.教育篇:学习型学校. 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95、107页。
[3]迈克·富兰. 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本栏责任编辑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