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中求实,简中飘味

2016-05-30 14:32:29陈凤娟
大东方 2016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细节目标

陈凤娟

摘 要:语文课堂应像崔峦先生说的:“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做到简约而又实效,上出地地道道的“语文味”。本文通过两大方面来论述:①简中求实:以简明的教学目标求实效;以简约的教学内容求实效;以简洁的教学环节求实效。②简中飘味:创设情趣,让语文课芬芳醉人;巧学词语,让语文课活生生;关注细节,让语文课绽放精彩。

关键词:简约;实效语文味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鸟兽虫鱼,上至安身立命,下至人情物理,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所以语文课堂极易“剑走偏锋”,忘了自己的味道。特级教师张庆先生说:“语文教学要倡简,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崔峦先生也说过:“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语文课拒绝作秀,拒绝添加太多的作料。“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语文课应该追崇的是简中求实、简中飘味。

1简中求实

1.1以简明的教学目标求实效

这里的目标,有两层意思。学习语文的大目标要简化。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而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所以,从总的目标来说,我们如能扎扎实实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那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将语文的目标搞得太复杂了,以至于我们抓不住本质的东西。

学习一篇课文的目标要简化。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少些单纯些,才能抓得实在,学生学必有得。因为时间是个常数,目标越多,它所分配的时间就越少,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没抓住。正如老子所说的“少则得,多则惑。”

例如一位教师对《荷花》一文的教学目标的设定:①通过学习,读准12个生字的读音,并能正确书写;②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深入体会情感,用读表达对荷花的喜爱之情;③理解课文内容,在想象中感悟荷花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荷花的独特感受。

此目标让学生清晰地感觉到这一堂课真正要学会什么,而教师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优化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展开并具实效。

1.2以简约的教学内容求实效

现行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优选的,文质兼美,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可讲可学的知识相当多。教学时不可倾囊相授,贪多求全。“冗繁削尽留清瘦”,要想凸显竹子的“清瘦”,就要“冗繁削尽”。教学也一样,必须学会舍弃。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从文本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中发现并提取最具语文价值的部分,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然后理出一条“线”,画成一个“圆”。

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可以“壮”字为切入点,牢牢抓住“哪些地方体现出了他们‘壮”这一条线,瞄准文中具有丰富表现力的文字及典型的语言现象,品析积累、练习表达、学习运用,在读读、议议、說说、写写中提高语文能力,升华情感认识,提升语文素养。

1.3以简洁的教学环节求实效

教学环节要简化,就是从语文课程标准的本质特点出发,减少花样,减少环节,留给学生更多读书、思考、讨论的时间,最后学会表达运用,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怎样让学生有效地读通、读懂、读好书,是关键所在。

例如王崧舟老师教学《长相思》一课时,先引领学生读通诗词,读出韵味;接着围绕“作者身在哪里?心在何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读懂词意;然后请学生想象作者在军营中的情景和他在故园的情景,并做对比,读出词“情”;最后通过质疑来读透词“心”,明白作者虽爱家,但更是为了报国,提升了主题。

这样以“读”贯穿全课教学,板块式推进,简单而又高效地将课文的学习推向高潮,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这样的语文教学,无处不流淌着简约之美。

2简中飘味

简约就是追求教学的干净利索、不枝不蔓,把课讲简单些,但他同样应该有丰富的内涵,有精彩的设计和生动的形式,有深刻的情感,而不是单调乏味、机械刻板。语文课在追求简约的过程中,别忘了他所应有的语文味。

2.1创设情趣,让语文课芬芳醉人

简约不能以牺牲情趣为代价。围绕教学目标,适当地加入一些合适的录像、简明的投影,让学生在说唱话演等活动中有滋有味的进行语言训练,点燃学生的情智,敞开学生的心扉,使课堂充满学习的动力和活力。

例: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执教《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有学生提出“醉里吴音相媚好”这句话不好理解。在学生猜测词义的基础上,窦老师用课件再现了老夫妻俩聊天的情景,创设了“几杯酒下了肚,老两口的话多了起来,老爷爷望了望老伴,笑着说——”的情景。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进行了精彩的补白:

生:(扮“翁”)老伴呀,看哪,咱们的大儿子、二儿子多勤快,帮我们做家务。

生:(扮“妪”)恩,小儿子也健康活泼,我们可以享清福了。

……

师:多么温馨的场景呀。诗人情不自禁地吟出了——

生:(动情地)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见翁媪。

师:这里的“醉”仅仅指的是醉酒吗?

生:还指词中老夫妇俩“沉醉”了。

师:恩。读书要联系上下文,词的上片写“茅檐低小”,从这里可以读出什么?

生:可以看出这家人很穷。

师:读到这儿,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老夫妇的生活不富裕,怎么沉醉在其中呢?

师:问得好!上下联系地读老夫妇俩“醉”在哪里呢?

生:老夫妇俩在聊天,很开心,他们陶醉在夫妻恩爱中。

生:他们虽然贫穷,可是精神上很幸福,他们生活在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里,其乐融融,他们陶醉在天伦之乐中。

……

师:体会得真好!老两口陶醉在和睦、和美、和谐的村居中。课文中还有谁在陶醉?

生:作者辛弃疾!

接着老师介绍了辛弃疾晚年生活的背景后,再次回到读上来:“谁能把这种‘醉了的感觉读出来。”接下来的配乐朗读吟诵,师生共同沉醉在“村居”的氛圍中。

窦老师抓住“醉”字,联系全文,补充背景,品味诵读,境界全出,学生体会到了文中老夫妇俩在“醉”,体会到了作者辛弃疾在“醉”,同时也体验到了自己在“醉”——醉在和睦、和美、和谐的村居中,醉在浓郁的语文味儿中。

2.2巧学词语,让语文课活生生

吕叔湘先生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语文课求“活”就要凭借文本,训练语言,发展思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道德的、美的熏陶。所以,教师要紧扣文中的词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语言的深处,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发展语言,丰富情感,陶冶性情。

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个成语“饱经风霜”用来描写那位车夫的。如果单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来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学生对词与词义的操作更多是理性的。有位教师这样教学这个词语:先让学生回忆印象中“饱经风霜”的脸是怎么样的,激发学生生活中积累的表象;接着“想象车夫的形象”,重构自己心中“饱经风霜”的形象;然后让学生思考“从这个词可以看出车夫的生活怎样”这个问题,以此来推动学生从词语的形象向词语的本质内涵做更深入的思考。

这环节,老师巧妙、饱满地教学“饱经风霜”这个词,不仅在学生心中有了形,还有了神。“饱经风霜”这个词在学生心中有了持久的生命力,从而,让这堂课也有了生命力。

2.3关注细节,让语文课绽放精彩

有效的教学源于有效的细节。精彩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涵智慧;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思想。综观名师的课堂,教学的大智慧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积淀而成。细节,见证智慧!细节,彰显魅力!细节,成就完美!细节看似“随心所欲”,得来全不费功夫,其实却是教师理念引领和灵性处理的综合效果。

案例: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执教《清平乐.村居》时,因为是初读,正音教学扎实、到位。当学生说到“溪头卧剥莲蓬”中的“剥”容易读成“bō”时,教学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细节:

师:把莲蓬的皮去掉叫——

生:(齐)剥(bāo)莲蓬。

师:把香蕉的皮去掉叫——

生:(齐)剥(bāo)香蕉。

师:把花生的皮去掉叫——

生:(齐)剥(bāo)花生。

师:(提高声调)把苹果的皮去掉叫——

生:(不假思索,大声地)剥(bāo)苹果。

师:错了!

生:(顿悟)削(xiāo)苹果。

(教师板书“削”字,把“剥”和“削”连在一起。)

师:把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怎么读呢?

生:剥(bāo)削(xuē)

师:又错了!

生:(顿悟)剥(bō)削(xuē)

笑声中,学生掌握了多音字“剥”和“削”的读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富有启迪的语言创设了一种尊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思维得到了历练,心灵得到了放飞,对多音字的理解更为深刻。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我们的课堂才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简约,并不简单。它是一种课堂享受;简约排斥随意。它是一种精湛设计;简约拒绝低效。它是一种高效整合;简约不是无为。它是一种教学境界。语文教学只有先做减法,才会让课堂魅力有加;语文教学只有删繁就简,才会让课堂无比丰盈。简简单单上,一定会上出地地道道的“语文味”!

大道至简,真水无香;简约语文,绽放精彩。

参考文献:

[1]刘彩琴.简约而丰满[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1(06).

[2]赵生俊.简单是一种智慧[J].小学语文教学,2010.

[3]胡群芝.关注细节挖掘内涵创造精彩[J].小学版教学月刊(小学版).2009(08).

[4]张庆.语文教学必须“倡简”[J].小学语文教师2010(09).

[5]潘文彬.本真的教学灵动的课堂[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10(12).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第十三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细节目标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2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5
细节取胜
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 19:59:58
我们的目标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