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任来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人越来越热衷过“洋节”,西方文化的渗透对于中学生价值观、人生观、消费观等有着极大影响。英语作为了解西方文化的工具和窗口,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应对,正确引导,消除不利影响。
【关键词】西方文化、影响、英语
一、中学里西方文化渗透的个例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西方在全方位的渗透、交融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些中学生片面认为西方国家各方面都比中国好、每逢西方节假日,那氛围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在当班主任的工作中发现以下现象。
1.对西方国家的片面认识
关于中西方的家庭关系问题,班上一个女生(成绩在班上是数一数二的)演讲的时候曾经谈到家庭的教育问题,她认为外国人从小孩子4、5岁的时候就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她举了德国人那个宝宝跌倒后家长让宝宝自己站起来的例子,而中国的家长总是宠着自己的孩子,说中国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于是就得出了中国的家庭教育不如外国人的结论,我们应该多多向西方学习。在演讲结束后,我连续找了班上3个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都赞同这个女生的观点。在下课后,一些女同学甚至说出了外国比中国强多了,以后长大后一定会移民外国的。本来中西文明各具特色,我们也不应该分出高低的,但现在有些人拿西方文明的优点来对中国的不足来进行对比,以偏概全,让国人感觉自己中国的文化不如外国,从而产生一种民族文化的自卑感。
2.西方节日受热捧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过圣诞节,情人节,而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不重视的情况比较普遍。例如,每年的12月24、25日前夕,学校周边很多商店售卖平安果,也有很多学生购买或送给朋友,或送给老师。在学校管理层,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求班主任每天三查班,严防因为过分热烈而出现学生安全问题。如今的学校里出现了一种盲目崇拜西方的风气,本来大家贪新鲜过一下洋节感受一下外国文化也没什么不妥,但现在的问题是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认为过洋节就是时尚,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就是老土。正是因为西方节日受热捧,国家才特意制定法定节假日,目的是让年轻一代记住我们的传统、亲情、团圆、家庭。
二、文化渗透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1.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认识能力受限
青春期是从幼稚的儿童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中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显著的异时性和不平衡性。在这一时期,中学生的生理迅速发展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对生理上的急剧变化感到兴奋的同时,与之相应的心理机能的成熟却没有同步发生。他们的价值观、交往能力和策略、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水平、把握社会规范的能力和经验、应付自己的心理问题的知识和技巧等各个方面都依然停留在一个相对幼稚的阶段,需要逐渐累积、缓慢发展、在探索中前行。在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中,中学不能够明辨是非,无正确的判断标准。
2.心理和行为偏差
中学生感受着种种成长中特有的心理压力和烦恼,面临着各种心里矛盾的交织缠绕和重重包围,因此,这个阶段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讲,是一个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和心理偏差的年龄。从15岁开始,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明显增加。近年来,西方社会里,自杀与吸毒、离婚巳成了并驾齐驱的三大社会病。尤其是青少年中自杀成风,自杀率不断上升,据美国《麦考尔))杂志公布,均每90分钟就有一名美国青少年自杀。高中生在通过英语课本等其他方式接触西方的影响中,也极有可能会模仿西方青少年自杀行为。
3.社会责任感和世界观在形成中易受影响
中学阶段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身心发展已接近成人,中学学生表现出更广泛、更强烈的社会积极性和责任感,中学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科学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使得他们对许多问题进行一些理性思考,但这类思考往往带有片面性和肤浅性。中学生对个人的理想及人类的共同命运都表现出美好的憧憬和极大的关怀,但他们的理想中还缺乏现实主义的内容,对一些价值观念的认识也不够全面。学生之间的物质攀比心理越来越严重,认为金钱代表一切,忽视了素质提高和精神追求。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盛行容易导致人生理想扭曲、劳动观念淡薄、审美品味丧失等问题,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奢侈消费主义会对中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有不利的影响。
三、应对文化渗透的英语教学策略
1.正确认识,使学生形成国际视野
观看英文电影和电视剧,可以在适当的时间选择一些动画片放给学生看,如迪斯尼和梦工厂的电影就比较易懂,也可以推荐一些好的电影和电视剧让学生们回家看,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消遣中,学生于潜移默化中看到了英美国家的地理风光,同时可以通过不同电影了解英语国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俗,了解、区别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昵的称呼,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如《I, Robert》中学生可以了解到眨一只眼睛的表情在美国文化中可以代表信任。此外还可以欣赏英文歌曲,歌曲本身就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通过欣赏不同的英文歌曲,学生在学到新的英语语言的同时可以了解到英美国家的歌曲发展历程和相应的文化。
2.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
任课教师应该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了解并掌握常用传统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进行规范的表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单词、词组的时候,教师要将其与传统文化的学习联系起来,强调其承载表述的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在学习与春节相关的内容时,可以向学生讲解有关除夕的来源,在学习端午节的时候,可以向学生讲解屈原的故事,这样能够使学生知道其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并学会用英语表述,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在英语教材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
目前中学英语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有必要利用传统文化来充实教材内容。例如,可以加入孟母三迁、除夕、屈原、大禹治水等有关内容,还可以将一些简短、经典的文章加入到中学英语教材中,充实教材内容,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李媛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文化渗透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丁立福,中学英语教学文化失衡及重构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