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方向探索

2016-05-30 10:48:04张兢田吕培明
中国大学教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学方向连贯性效用

张兢田 吕培明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的方向定位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关头。面对目前压缩课时、慕课教育以及学术英语等不同教学走向,大学英语应保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提高教学效用、增加教学强度。要从根本上使大学英语教学从教学目标到教学方法都有清晰定位,以培养更多适应新时期特点的国际人才。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方向;连贯性;效用;强度

长期以来,高校英语教学在“耗时低效”“聋哑英语”等批评声中饱受质疑,以至于有些高校开始采取措施压缩英语课时,甚至有人提出要取消大学英语课程。难道我们的学生真的不需要加强英语学习了吗?他们的外语水平果真已经高枕无忧了吗?只要看看我们初到国外的留学生进了国外超市、医院时手足无措的情形;跟外国友人、专家打交道时面红耳赤、无言以对的场景;尽力听着全英文的会议演讲、客服电话,却完全不知所云的焦虑;没日没夜熬出的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却因语言表述问题而被国际杂志拒之门外的失落……我们完全有理由说,高校学生的英语远非己达无需继续学习的程度。一方面有所谓“耗时”的供给,一方面又有巨大的需求,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大学英语今天的局面?我们认为,这其中“供求”不衔接的关键在于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战略定位。

根据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9年至2010年对全国530所高校的英语教学现状调查结果,绝大多数高校(81%)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得到进一步加强,而只有3%的被调查高校认为可以适当降低英语教学在学校中的地位(王守仁,王海啸2011)。随着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越来越高,学生未来面对的外语任务将会十分艰巨。我们的英语教学不仅完全有开设的必要,而且肩负着非常重要的历史责任。而面对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将大学英语教学重新进行科学定位并有效开展已经迫在眉睫。高校英语教学如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虽然不同学校因生源及办学目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教学目标,但若能对于大学英语总的教学方向取得一定的战略共识,一定会有助于改变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尴尬现实,促进该学科健康、高效地向前发展。

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来在公共英语教学一线对不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实践及思考,从教学的连贯性(continuity)、效用(utility)和强度(intensity)三个方面对新时期高校英语教学的战略方向进行探讨。

一、保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continuity)

所谓的连贯性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继续衔接紧密地向前发展,教学内容不应有重复浪费,当然也不可有难度过大的跳跃。如果教学体系缺乏连贯性,学习进程则无法及时向前推进,而只能是在原地踏步。久而久之,这种教学的不连贯不仅会造成教学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许多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去听学术讲座,却在上英语课时逃课、睡觉、刷手机,其中授课内容的缺乏挑战性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国,由于各地外语教育水平不一,进入同一所大学的学生,其英语基础也相距甚远。好的可以直接越过基础英语部分,进入交流技能甚至学术英语的学习。而基础薄弱的同学甚至连音标都读不准,无法完成最简单的听说任务。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在课程规划时就应结合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配比强调语言基本功的基础英语,强调方法的技能课程,以及强调专业的学术英语课程。我们的公共英语教学部门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学生水平和需求的教学方案和大纲,提供多种英语课程,使学生有选择空间。

保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首先要在高中英语的基础上提高大学英语在语言上的难度。社会上有些培训机构的速成培训师们会说,只要掌握好3 000个英语词汇就可以驰骋天下了。这充其量只能达到旅游英语的水准,也就是说,它只能保证与人在生活中交流时无大的障碍。而高等教育需要培养的是未来能够在学术、科技、经济、外交等多领域与国际同行在正式场合进行平等对话、不因语言障碍而受到歧视的国际人才。如果大学英语的难度定位因现有教改遇到的困难而选择降低标准,因对四、六级考试产生质疑而选择退让,那么我们将失去近30年来让世界同行们都不得不刮目相看的外语教学成绩。回想30年前,国人与外宾打交道时英语交流是何等艰难,而如今,几乎所有多年前曾来华执教过的外教都不得不承认学生们的英语是何等的进步。如果我们现在选择停滞不前,那么10年之后,我们的莘莘学子将因英语水平的羁绊而痛失在许多高端场所顺利与国际接轨的机会,中华民族的世界影响力也将因语言问题而大打折扣。这应该是所有为中国英语教学付出过努力的英语教师们所不愿看到的。

那么如何在教学内容上体现连贯性呢?具体地讲,就是听说课程要致力于提高学生听说的质量,读写课程要提高学生读写的水平,且每一门英语课所学内容要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错落有致,相得益彰。由于现在多数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已在中小学学了7~12年左右的英语,因此大学阶段的“基础英语”可以只面向少数英语基本功极其薄弱的学生开设。过去我国的英语教师一直在不懈地为改变“哑巴英语”的糟糕状况而努力。如今,在多数大学英语的课堂上,学生能听懂、张口说已经不是问题。据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86.3%的学生已经敢于开口说英语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听说的质量有待提高。学了三至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至少应该使学生真正听懂外台广播、电视新闻,基本上看得懂英文电影、肥皂剧,跟得上本专业的学术报告和演讲,口语交流时措辞正确,不引起交流障碍或误会。

而对于读写方面的课程,更应改变现有过于保守的教学目标。仅以词汇量要求一项为例,我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参加高考的高中生词汇量要达到3300个,优秀高中毕业生的词汇量要为4500个;而《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规定大学毕业生要达到一般要求水平的词汇量也在4500个词左右(蔡基刚2010)。这足以解释为什么学生在高中毕业之前的英语学习劲头十足,争分夺秒,而大学阶段的积极性不高,状态懈怠。随着全民英语水平的提高,在师资条件好的地区实际上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已经在中学阶段基本完成了,这不仅包括词汇、语法,也包括基础阅读和写作。因此大学阶段要敢于确立新的目标,跨越新的高度。美国高中生的高考SAT要求学生阅读100部经典小说,而我们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甚至教师也未必完成其中一半的书单,这样的差距怎会使我们初到国外的留学生在文献阅读和论文撰写时不感到手足无措?

大学英语教学中“耗时低效”的问题不可回避,但“低效”的起因并非“耗时”。必须改变目前仅仅为平复学生对英语教学的不满而采取的降低难度、压缩课时的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这种权宜之计只能招致学生未来更大的不满。我们的学生是渴求知识,善于学习的,他们需要的是更有养分的学习内容和更有视野的语言引领。一味地削减课时,只会使不尽如人意的大学英语教学雪上加霜。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出路在于向学生输入他们真正渴求的知识,做好高中英语与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所需英语水平的衔接工作。

二、提高教学的效用(utility)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到连贯性的衔接?本文的观点是首先要提高教学效用。这里“效用”一词借用于经济学术语。在经济学中,效用是对消费者自身需求得到的满足的一种度量。而教学的效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需求得到满足,二是教师自身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所谓的学生需求得到满足,就是所学内容能够学以致用,能够在日后使用外语之时得心应手。课堂学习是为了生活与工作中真正地使用语言,大学英语的学习要能够切实地帮助学生适应在今后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英语环境。要开辟切实的途径,使学生课堂所学在生活、工作中有相应的用武之地。这就要从教材、课上、课外、教师四个方面着手,真正提高教与学的效用。

提高教学效用首先是敢于使用地道的教材。教材内容与导向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授课效果。教材内容要能够直接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明、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并且能够以批判性眼光看待西方价值观。同时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解中外文化差异。目前我们教材使用方面还有很多潜力可挖,许多优秀原版教材尚未引进或得到广泛应用。若教学部门能够真正从满足学生需求角度出发,放弃短期小团体利益,受益的将不仅仅是学生,也包括我们的教师及整个大学英语学科。

其次,提高教学效用要求教师能够灵活地组织课堂。在我国英语教学史上,曾经引进并效仿过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范文芳2000)。但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可能有它的局限性。由于我们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学习实质及习得过程的理论指导,因而对如何设计课堂,如何有效利用外语学习方式和活动实践缺乏教学知识,以致教师在理念和课堂教学活动之间脱节(周燕2008)。实践证明,我们必须将多种教学方法兼收并蓄,取其之长,找出适合中国学生以及所在高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用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布置给学生实用的课后任务。要充分利用高校,尤其是学术型重点高校在教育经费方面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免费交互学习平台及多媒体学习资源。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学习,有助于拓展语言的使用空间,增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育部2007年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曾强调教学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将计算机技术与外语课程有机结合。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未来发展的方向。教师有责任通过课后任务的布置,使学生有效地将课堂讲授与课后自学紧密结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计划并选择学习内容。教师这一学习策略培训者的职责是教学效用的重要保证。再灵活、高效的课堂组织,如果不配以及时、有效的课后巩固,学生都可能无法从对语言的学习顺利地过渡到对语言的使用,那么所学内容都可能成为无本之木,不能持久。这也是人们常常抱怨的大学英语“耗时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完全有理由将13~16个学分的课堂学习转换成学生课外学习的“起搏器”,使他们在英语这一世界通用学术和工作语言环境中有的放矢,找到自己真正的落脚点。试想,若学生因为扎实的语法功底而在网络社交中受到英文母语者的点赞,因为地道的英文简历而被用人单位所青睐,因为对答如流的口语在志愿者行列中受到瞩目,因为合乎规范的论文撰写而被国际会议录用,我们的学生还会不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曾经接受过的大学英语训练吗?然而十分可惜的是,我们的英语佼佼者往往是上英语课时自学托福、GRE等其他内容,漂亮的口语和听力也多半是自学而成。这恰恰说明,我们的教学方向需要重新定位。

提高教学效用的第四个方面就是要使教师自身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好的教学必须要有好的教师。没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一切教学目标和方向都将成为空谈。外语教学是一种看似简单,而实践中却涉及多学科领域知识的教学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外语基本功,还要对有关西方文化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客观的认识,熟悉一些西方文化史、哲学史、宗教史及主要当代西方主要思潮和文化趋向。还要有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的理论高度以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学过程还可能要对理、工、农、医方面的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当然,教师必备的敬业、责任心和爱心等基本职业素质也同样适用于外语教学。活跃的课堂气氛不是“噱头”,而是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监控者之后的外在表现。好的教师还要将自身的职责延伸到课外,成为学生学习策略的培训者和教学效果的评估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真正提高教学的效用。

而如今,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在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很多都是当年众多“天之骄子”中的佼佼者。但由于多年的专业水准不高但却十分繁重工作量,影响了教师知识的及时更新,以至于北京、上海重点高中的考生在入学之初,对自己大学英语老师的水平还不如高中的老师感到十分失望。关于高校外语教师的发展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将另文专门阐述。

三、增加教学的强度(intensity)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力度不够是引起“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将语言基础类、文化类和学术英语类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有力的训练和提高,教学强度至关重要。没有哪一个口译高手是随随便便就造就了的。英语看似简单,真正能登得上大雅之堂的语言都是要求使用者经过书山文海的消化、吸收后才能运用自如,成为自身的语言的。

如何定位大学英语的强度?还是要系统规划从小学到大学期间的力度分配。小学教学的形式要灵活,范围要宽广,重点在兴趣培养及基本词汇、语法的搭建,基础的听说培训。中学要发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强项,夯实语法结构,加强阅读能力,提高听说技能、大学重点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够适应国际文化及学术交流的需要。早在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就己提出,教改目的就是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使学生在今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当用英语听专业课或会议时,做笔记、小组讨论时,或是阅读原版教材和专业文献、写期末小论文等方面都不存在大的障碍,可以很快适应,这也同目前被热议的学术英语发展方向不谋而合。

那么与上述目标相适应的教学强度就应该根据不同高校的具体情况相应制定。在教学强度方面,英语专业的教学已经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相当成熟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操作方法,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可以直接借鉴其中的许多宝贵经验。尤其对于985高校等科研任务比重大的院校而言,由于肩负着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任,应将大学英语教学与高校教育国际化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语言教学的师资优势,勇于提高教学强度,积极为教育国际化进程提供支持。

总之,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学术、艺术等领域在国际平台日益活跃和突出的表现,英语作为世界第一通用语,英语教学肩负着普及和提高这门外语的神圣使命。大学英语作为国际跨文化交流工具的特殊本质特征使得它应该与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本身的定位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束定芳2011)。大学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一味压缩英语课时是非理性的。本文提出的“连贯”、“效用”与“强度”定位思路希望能够从根本上使大学英语教学从教学目标到教学方法都与时俱进,为教学方向上的清晰定位提供一些借鉴,为新时期国家发展培养出更多个性化、多元化及专业化,日后具有竞争力的国际人才。

[责任编辑:陈立民]

猜你喜欢
教学方向连贯性效用
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少儿美术(2019年7期)2019-12-14 08:06:22
初中历史教学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未来英才(2016年20期)2017-01-03 21:39:34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纠正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方向
纳米硫酸钡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中国塑料(2016年9期)2016-06-13 03:18:48
内蒙古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教学方向与特点
考试周刊(2016年27期)2016-05-26 00:48:01
法语DELF(B2)水平测试笔试部分的分析及应对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1期)2016-03-11 00:21:04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44
玉米田不同控释肥料效用研讨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