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毕业生就业焦虑心理调适与引导

2016-05-30 05:28布剑秋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毕业生心理大学生

布剑秋

【摘要】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担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就业焦虑问题。2012年7月首批90后大学毕业生离开校园步入职场,成为求职的主力军。因此研究“90后”毕业生就业焦虑对就业工作的开展、毕业生心理健康及平安校园建设有着极大的意义。分析高校“90后”毕业生就业焦虑现状、程度、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疏导、调适已经成为高校当前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90后;毕业生;焦虑心理;调适

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2012年7月首批90后大学毕业生离开校园步入职场,成为求职的主力军,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担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就业焦虑问题。而就业压力甚至提前进入大一大二学生的心里,导致了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研究表明,毕业前这个特殊时期,大学生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所面临的应激事件比较多,择业焦虑成为大学毕业生最多见的心理问题。高校“90后”毕业生就业焦虑对就业工作的开展、毕业生心理健康及平安校园建设提出极大挑战。

一、当前“90后”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状况分析

就业焦虑是当毕业生个体面对就业时,感知到危险及其威胁,对未来就业缺乏安全感,自己内在主观意识与外在客观现实存在差距,对于就业压力、就业竞争不知该如何准备、应对而产生的紧张、哀愁、担忧、烦躁等负性情绪的综合反应。

当前大学生是“90后”一代,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他们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水平,接受更好的教育,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个性鲜明、追求上进、敢作敢为的积极一面;当然,在他们身上也呈现出自理能力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消极一面。从就业方面来讲,“90后”大学毕业生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使他们对就业期望值高、就业价值取向不明晰和就业心态不平稳的就业特点,由此形成一些不良就业心理问题。关于就业焦虑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就业问题的关注得到应有重视,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是大学生对待就业行为的一种心理定势和心理活动。笔者结合日常就业咨询、毕业生座谈等工作,并在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大一到大四4个年级中采取抽样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所用问卷为张晓琴编制的“就业焦虑量表”,由就业恐惧、就业不安、面试焦虑和工作焦虑四个分量表构成。采用4级记分,将四个分量表的得分相加得出总分,总分越高,就业焦虑程度也就越高。把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在求职中普遍存在就业焦虑问题。调查表明,农村学生的焦虑程度高于城市学生,女生的焦虑程度高于男生。京外生源的学生焦虑程度高于京籍生源。贫困生焦虑程度高于家庭不贫困学生。

二、“90后”毕业生产生就业焦虑情况的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对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有待完善。就业区域不平衡,大中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比偏远地区就业机会多。

(2)用人单位因素。一些单位用人制度不完善。对于人才的招聘,往往需求有更多实际工作经验的,没有考虑到应届毕业生的现实情况。部分企事业在招人时靠关系,靠送礼现象时有发生,对毕业生就业缺乏公平性,在用人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组织协调结构上也存在着缺陷,招聘周期长、对于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系统岗前培训,学历性别歧视等等这些致使大学生在就业环境下面对不公平与不规范,毕业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3)学校因素。学校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大学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致使学生所学知识滞后于社会上的应用。

(4)家庭因素,父母或亲戚朋友社会地位越高,家庭越民主子女越不易焦虑,有些学生因为自己父母的社会地位不高,没有良好的职场人脉,亲朋好友也无法给予帮助。因而对能否顺利就业忧心忡忡。有些学生觉得无法实现家长的期望,或者与家长的就业观念不一致,因此而引发心理不安。

(5)个体因素。当前“90后”大学生个性特征明显,但对自我的认知往往不够,对自己优势和劣势认识不够清晰,在就业的选择上可能会出现“离经叛道”的情况。在就业过程中,当个体无法满足自我的需求和遇到理想与现实相冲突时,就会对自我能力过度否认,这种不合理认知会使个体产生自卑、悲观、失望等情绪,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与行为。

三、90后毕业生就业心理调适与引导

(一)优化就业外在环境,营造积极就业氛围

要想营造积极就业氛围,首先需要国家采取有力措施,关注大学生就业、完善就业政策、创造良好就业环境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前提。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政府和社会要加强就业调控,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公平、有序、规范的就业环境,营造积极的就业氛围,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帮助更多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有力的外部保障。

从家庭层面角度来看,家庭环境和父母观念影响着孩子成长;在职业选择方面,父母要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尊从孩子内心最真实想法,理解并支持子女实现自身价值和梦想,不能因眼前利益而给子女太多精神压力。

高校需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需与时俱进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与各产业人才供需对接机制,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就业的良性互动,在此基础上,还要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通过社科部、就业指导中心及心理咨询中心所开设的课程为抓手逐步完善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毕业后能够成功就业做好准备。

(二)夯实内在基础,从容面对就业压力

正确地认识自我和社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和社会是夯实内在基础。大学生要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和发展潜力,了解职业要求,从而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减少就业焦虑。当前,“90后”大多数大学生自我认识不够全面,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不够清晰,有时候对自我水平的估值过高,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加强个体认知引导就要让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做到客观地认识自我,对自己有合理的认知,清楚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从而确立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就业价值观,并为自我价值追求付诸实际行动,这样,既能让大学生了解自我,又能找到目标和行动方向,也能减少择业盲目性,避免承受不必要的心理挫折。

“90后”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困难和心理压力是难免的,需要大学毕业生掌握一些心理调适技巧和方法,帮助自己及时应对和化解心理问题。因此,在大学生中有必要加強就业心理辅导教育和就业心理咨询工作,尽可能较多地了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有针对性地给毕业生教授一些心理学上的积极自我暗示、宣泄法、移情法、自我慰藉法、等心理调适技巧,积极调整心态,从容面对困难和挫折,永远保持乐观情绪和积极向上心态迎接挑战,这样,就业的成功步伐会离自己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揭水平.大学生就业焦虑因素分析与调适方法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54 -57.

[2]张晓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预测因素分析[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

[3]熊忠东,等.大学生就业焦虑对策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2) :196-198.

[4]孟赵,等.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科技信息,2011年02期.

猜你喜欢
毕业生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心理感受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