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曾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一颗钻石,总价值高达1亿英镑。它曾经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珍宝,现在,它被镶嵌在英国王室的一顶王冠上。这颗钻石的名字,叫“光之山”。
日前,印度宝莱坞影星与商人联合委托律师,将英国王室告上伦敦最高法庭,要求将“光之山”钻石归还给印度。围绕这颗钻石的争夺,在延续了数百年之后,仍在持续。
历史“光之山”钻石背后的血案
这颗钻石到底什么来历,引得印度不惜“组团”发起跨国诉讼?
“光之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04年。这颗钻石产于印度可拉矿山,原石据说重达800克拉,被认为是上帝送给一名忠实信徒的礼物。
钻石最初被磨成玫瑰形,重191克拉。1526年,苏丹巴卑尔掠夺了这颗钻石,建立了莫卧儿帝国。“光之山”由此成为莫卧儿帝国的珍宝。
与那些最为著名的美人一样,这颗“倾国倾城”的钻石,与阴谋、战争和爱情故事如影随形。多少人为了得到它夜不能寐,多少王朝倾覆在争夺这颗瑰宝的战争中。
十八世纪时,波斯皇帝纳迪尔沙率军进攻莫卧儿帝国,据说他的目的就是得到这颗美钻。在遍寻无果之际,苏丹的一名后宫妃嫔暗示他,钻石就藏在苏丹的头巾之中。当纳迪尔沙检查苏丹的头巾并从中找到这颗钻石时,钻石散发的光芒使他大吃一惊,忍不住大叫了一声“光之山”。钻石即由此得名。
8年之后,纳迪尔沙遭到暗杀,他手下一名将军将“光之山”拿到喀布尔,献给阿富汗王朝。后来几经辗转,直至十九世纪,锡克王国国王兰吉特·辛格将它再次带回印度。不过在辛格死后,锡克王国便陷于军阀混战和宫廷政变中。政权于6年后瓦解,他的儿子达立普·辛格成为最后一位锡克王朝的统治者。1850年,印度国王命令13岁的达立普·辛格长途奔波4000英里,随着东印度公司一起前往英国,将“光之山”呈献给维多利亚女王。此举也被印度的锡克族人视为国家耻辱。
1862年,维多利亚女王命工匠除去钻石上面的瑕疵,将其重新雕琢成圆钻形,重量减至108.93克拉。此后,这颗钻石与其他切下的碎钻一起,被镶嵌在维多利亚女王的王冠上。
诅咒“男人拥有它将厄运上身”
由于背后的血泪传说,这颗钻石也被认为受到了永久的诅咒。印度曾有句谚语如此警告:“拥有这颗钻石的男人将拥有全世界,但也会厄运上身,只有上帝或女人戴上它才能平安无事。”
维多利亚女王后,“光之山”钻石曾先后被镶嵌在亚历山德拉王后和玛丽王后的王冠上。最终,这颗钻石在伊丽莎白王太后的王冠上找到了恒久的位置。
1937年,伊丽莎白女王的母亲,乔治六世的妻子伊丽莎白王太后戴着这顶王冠出席了乔治六世的加冕礼。1953年,伊丽莎白王太后戴着这顶王冠出席了伊丽莎白女王的加冕礼。
或许正应了这颗钻石的神奇诅咒,尽管乔治六世于1952年便去世,但伊丽莎白王太后一直平安长寿,她活到101岁,是英国王室最长寿的太后。2002年伊丽莎白王太后去世后,镶嵌着“光之山”的王冠也被放置在她的灵柩上。
现在,这顶王冠被存放在伦敦塔里。伦敦塔位于泰晤士河北岸,一直是英国王室保存珠宝的地方。
恩怨印度数次要求归还遭拒绝
印度独立后,民族意识的觉醒,让印度人对此“耿耿于怀”。在印度民间,要求英国归还“光之山”钻石的要求由来已久,不过屡遭拒绝。英国方面强调,这是印度献给维多利亚女王的礼物。
2009年2月,印度独立领导人甘地的曾孙图沙尔呼吁英国归还嵌在英王冠上的“光之山”钻石,来抵消英国在殖民时期所犯下的罪行。
2010年,印度加入到了联合国支持的一项“归还遗失海外文物”的运动中,一同参与的国家还有墨西哥、希腊,土耳其和埃及。
英国首相卡梅伦2013年访印时,也曾遭遇归还钻石的诉求。卡梅伦坚称英国不会归还“光之山”。
“让大英博物馆和其他文化机构做好相关工作才是正确的选择。我们与全球其他机构一起,确保现由英国拥有和保存的物品,获得良好的保护,并且让全世界的民众可以一同分享。”卡梅伦表示。
(摘自《新京报》2015年11月22日 颜颖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