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段识字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2016-05-30 04:48朱莺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4期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朱莺

摘要: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识字教学中,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如激发兴趣、教会识字方法、创设识字环境、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及时巩固复习等,在识字中渗透识字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281-02

小学阶段的大部分识字任务要在低年级完成。根据《苏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识字与写字”课程目标达成中,提出了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分段目标,标准指出“应帮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的具体目标。由此可见,识字教学既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

一、低年段学生的学习特点

直观操作性是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个显著特点。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教师的教授活动及其他同伴的学习活动的模仿而获得,教师的指导以及学生对于教师的模仿在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同时,低年级学生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与中高年级学生存在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知过程发展。(1)注意发展的特点:总体而言,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相对分散,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与否的程度往往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及趣味性,容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而进入兴奋激动状态,如果教师讲述得十分生动,学生注意力中的情绪反应就特别明显。同时,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持续很久。(2)感知发展的特点:在低年级阶段,学生感知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低年级学生尚不能根据一定的目的来控制自己的感知活动,往往不能注意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常常被教学过程中某些新颖的、新奇的却脱离正常教学目的的内容,甚至是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事物所吸引。但是在知觉一个不复杂而又跟自己经验兴趣相符合的事物时,可以持续较长时间。(3)记忆发展的特点:低年级学生识记的有意性与目的性较差,常常会偏离学习任务,能记住的往往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对不感兴趣的却不易记住。低年级学生对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往往容易识记,而对抽象、概念性的内容不易识记。(4)想象发展的特点: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发展具有鲜明、生动、富于模仿性及再现性的特点。同时,想象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直观性。

2.学习积极性发展的特点。(1)学习动机发展的特点: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外部的、低水平的学习动机占主导地位。低年级学生认真学习的动机可能多数是为了听父母、教师的话,或者为了获得奖励。(2)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在低年级阶段,学生的直接兴趣占主导地位。低年级学生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更感兴趣,感兴趣的更多的是事物本身,而非学习活动本身的意义。

3.学习能力发展的特点。低年级学生尚未有意识地关注学习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在其对学习适应之后逐步有意识地引导。

二、低年段学生识字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

根据《苏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在低年级识字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加以精细化处理外,教师应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低年级阶段,教师传递给学生自身对学生的积极期望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低年级学生较多喜欢游戏、文体活动等特点,将学生的兴趣点转移到学习上。

研究表明,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奖励与惩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这种影响在外部动机占主导地位的低年级学生群体中较为明显。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职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识字方法

低年级学生尚不能掌握必需的学习技巧,不能有意识地发展自身的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1.情景化识字。情景化识字适合象形字及会意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能激发他们兴趣的情境中,提升识字的效率。例如,在教“川”字时,教师可以演示川字型的河流形象,让学生从生动形象的画面中理解字意。同时,从川字的教学延伸到作为部首偏旁的“氵”在汉字构造中的作用,如“河、流、江、湖、海”等。

2.归类识字。偏旁相同字,比如“河、流、江、湖、海”等字都与河流有关,“病、疼、疤、疗、痛”等字偏旁一样都与病痛有关,“烘、灿、灯、烤、炖”等字都与火有关。归类识字较多用于偏旁部首相同的字,教会学生采用归类法识字,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字形相近的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字形相近的字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将字形相近的汉字归并至一起进行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识字效率,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归纳比较的能力。比如“蜻、晴、清、情”可以放在一起识记,“蜻”字是虫字旁,代表是一种昆虫;“清”字的偏旁是“氵”,表示和水有关,表示水很干净;“晴”字是日字旁,表示和太阳、阳光有关;“情”是竖心旁,表示和人的心理有关。再如“一火是火,二火是炎,三火是焱”等。通过字形字义的分析,学生不仅识记了汉字,还可以初步了解汉字文化。

(三)教学环境设计

相关研究表明,物理环境对教学效果的发挥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教学目标和活动配以相应的学习环境,将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2]教学环境的设置包括课堂空间设计、课堂环境设计、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呈现等。如将教室内部的硬件设施提上名字标签、在教室墙壁上单独设置识字墙,将每节课的识字任务按照教学任务的进展程度或是学生尚未学习的但又易激发学生兴趣的汉字内容制成趣味卡片粘贴在识字墙上,为学生营造识字的教室氛围,使学生置身于趣味识字的环境中,激发学生识字的意愿。同时,可以利用识字墙在学生中开展游戏活动,“比一比”、“猜一猜”看谁识字识得最多、最快,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

(四)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的学习目标。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还在于发展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流能力。[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意识地模仿教师或同伴的行为来完成具体的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识字过程,应将识字的重点放在学生不认识或者识记较为困难的字中。同时,针对小组中各学生的识字基础不一的情况,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识字,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识字效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咏华山》为例,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认识7个生字中的5~7个,就可以将自己的识字方法告知小组同伴。如有的学生认识“泳”,把“氵”换成“口”就是“咏”,又如“须”,将“彡”换成“丁”就是“顶”,以此类推,小组内部基础不同的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教”与“学”双方都有所收益。

(五)及时复习,避免遗忘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学习以后再最初的很短的时间里就会发生大量的遗忘,如果过了很长时间才复习,几乎等于重新学习,因此复习最好要及时进行。[2]在帮助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一种最简单的记忆策略,即对所识记的材料一遍一起地重复。随着小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在识记时,出现更多的是用语重复活动。年级越低的小学生,在识记时自觉的言语重复活动比较少,但是如果教低年级小学生在识记时运用复述策略,则能明显提高他们的记忆效果。

参考文献:

[1]沈德立.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2-214.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71,465,471.

猜你喜欢
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