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洪亮 赵丁
一、调查的目的
本科物理学专业《电动力学》课程教学在课程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课程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究,为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探究课程教学改革、践行课程教学改革方法,特做此次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理学与信息科学系本科物理学专业2012级学生(55人),2013级学生(46人)。
2、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方法进行调查,对理学与信息科学系本科物理学专业2012级、2013级学生进行普遍发放《问卷调查》进行不记名调查,学生认真填写好后上交。
3、调查的内容。调查问卷附后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以下数据
1. 觉得《电动力学》课程用PPT等网络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效果好的占85%,一般的占15%,不好的为0,普遍觉得应尽量多运用多种现代教育手段优化教学。
2. 觉得《电动力学》习题课班级上课的效果好的占84%,一般的占12%,没有明显感觉的占4%,普遍觉得应尽量觉得习题课上课方式对于及时巩固课堂学习的课程理论很有好处,同时有学生建议如果能班级分组小课堂习题课效果可能更好。
3. 觉得《电动力学》课程用PPT等网络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后学生是否有时间做笔记,觉得有时间做笔记的62%,没有时间做笔记的占25%,不好的占13%,普遍觉得运用多种媒体现代教育手段后教师上课内容虽会丰富很多,不会影响学生做笔记的速度。同时,只要正确处理PPT等网络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层面的知识材料,会扩大学生知识面,知识更为综合和课堂教学更连贯,优化教学效果,这也是教学改革的努力目标之一。
4. 对《电动力学》课程布置学生写课题报告的态度中,觉得好的占52%,跟不上的占35%,不赞同的占13%。
5. 觉得《电动力学》课上邀请学生做课题报告的效果很可取的占56%,一般的占32%,不好的占12%;大多数学生觉得赞同并愿意尝试实践。这种实践训练要求学生对所学课堂知识要求整合和延伸,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素质。
6. 没有参与课后与老师讨论、兴趣小组等多种互动形式的原因中,觉得很好,担心能力不够的占57%,没时间的23%,没有多大兴趣占20%;大多数学生觉得赞同和实践参与课后与老师讨论、兴趣小组等多种互动形式。课后与老师讨论、兴趣小组等多种互动形式的实践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素质。
(二)对《电动力学》课程教学的建议(建议人次有18人次以上的)
1、PPT教学+板书教学,比较好,2、对于以后有志于科研的同学,习题课应当进行一些更高层次的技巧训练,3、内容比较难,掌握不够扎实,希望能多帮助解决基本问题4、感觉课后作业多了点,能否少点呢,5、作业多,有点跟不上;板书+讲稿上传qq群,6、课的内容讲解很好,从思维到物理上都有收获,但感到本课的题目难度都比较大,特别是数学上的难度和复杂性,真正要完成这样的题目,感觉还比较困难;7、基础内容要详细一些,板书教学中的题目推导过程清楚;PPT 可以作为辅助,比如演示一些图形动态结果等。
四、调查结果总结
通过上述的调查报告说明,学生在《电动力学》的课堂及课外学习过程中,已经意识到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学改革手段,同时针对自我的情况作出以上反馈。这是除了从学生的作业反馈外收到的综合性的相关材料,说明学生也才配合老师探究学习的方法和更容易被接受或效果更好的教学方法等。
所以,教師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根据这种差异性来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课程标准在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案和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评价等环节,需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为教学、学习都有选择余地和发展的空间。
附:
调查问卷
1.您觉得《电动力学》课程用PPT等网络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效果( )
A好 B一般,没有明显感觉 C不好
2.您觉得《电动力学》习题课班级上课的效果( )
A好 B一般,没有明显感觉 (建议) C不好
3. 您觉得《电动力学》课程用PPT教学后学生是否有时间做笔记( )
A有 B一般 C来不及做笔记
4. 您觉得《电动力学》课上邀请学生做课题小总结报告的效果( )
A很可取,活跃课堂气氛,加强沟通
B一般,愿意尝试
C不好,哗众取宠
5.您对《电动力学》课程布置学生写课题小总结报告的态度( )
A好,科研的基本训练
B基本内容还没掌握,愿意尝试
C不好,跟不上
6. 您没有参与课后与老师讨论、兴趣小组、参加物理竞赛平台等多种互动形式的原因( )
A好是好,但担心能力不够
B准备考试,时间不够
C没有多大兴趣
7.您对这门课程的建议(请尽量多的提出感想和建议)
作者简介
邓洪亮,湖南省邵阳学院理学与信息科学系,主要从事高校本科物理学教学及研究;
赵丁,湖南省邵阳学院理学与信息科学系教师,主要从事高校本科物理学教学及研究,422000。
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JG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