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布昌决
初中思想品德是进行德育教育,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是学生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学好思想品德课,有助于学生将德育知识转化为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内化为高尚的道德行为,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思品课程内容广泛,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很多同学在学习这门课程中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看上去非常简单的思想品德课,却不容易考高分呢?其实,想要学好思想品德课,也要讲究学习方法。
一、具有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无论是做什么事情,要想把它做好,首先就要对做的事情充满兴趣,思想品德也是如此。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对各类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培养对思想品德的好奇与兴趣,并将转化成为自己主动、积极地学习热情,从而达到自主学习。
二、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的学习目的
思想品德课是中考的必考科目,它既有其他学科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独特的个性,因此要克服“思想政治学科是副科,是小科”的错误观点。要学好这门学科就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此外,我们也应当明确思想品德课的社会意义和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懂得学好思品课能帮助自己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认识到只有学好了思品课才能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成为真正的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只有明确了这些,才能摆脱部分学生轻视的心理,才能把学好思想品德和自身的成长发展联系起来,内化为自身的需要,推动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与良好道德品行的养成。
三、抓住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在调查中发现:凡是学习得法,成绩好的同学上课都是认真听讲的。要学好思想品德课就要牢牢抓住上课的45分钟,最大限度的提高自己的听课效率。做到:第一认真听讲。课上应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听老師讲解,要跟随老师的思维,切不可开小差,分心。第二抓住关键。抓住本课知识内容上的关键和思想品德课学科特点。具体来说,七、八年级思想品德主要是心理道德和法律两大板块,九年级思想品德主要是国情和心理道德板块,其中法律板块、国情板块的所有知识,有大量需要记住的概念和原理,都是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强化记忆的。当老师讲到这些地方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紧抓不放。
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在学习思想品德时,不能把它当成一门纯理论的学科,应该注重它的实践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生活教育理论,他的德育思想也可以概括为生活德育思想,由此可见,生活是极好的教育素材。我们在学习思想品德时,要善于在生活中进行知识的理解与深化,善于在生活中内化学到的理论知识,不仅要学会联系自身的思想与行为,学会用所学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如:如何面对上网、诚信、环保等问题。还要学会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学会用教材知识来分析利与弊,如身边的小事叫同学绰号,抄袭作业等现象。这样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形成了坚定的道德信念,养成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反之,如果知行脱节,或是只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与习惯的养成,学到的思想品德也只能说是一些表面皮毛,相对于思想品德的本质与任务,只能是欲速而不达。
五、课后要巩固新知识
首先,要一个人静下心来尝试回忆教师上课所讲内容,想想有哪些概念,哪些重点,哪些地方自己当时没有搞懂。老师是怎么导入新课,怎么把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的。其次,温习教科书,要挖透知识点,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再次,要整理笔记,把上课没有记下来的知识补上,把记得不准确的地方改过来,把次序颠倒,逻辑不清的地方整理一番,使眉目清楚,重难点突出。最后,要选择适当的参考书,独立完成作业,适当做题。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不敷衍了事,不抄袭他人作业。思想品德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道德的养成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任务。因此,我们要牢牢的打好基础,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还应当勤学好问,学思并重,我们更应当明确,知识的掌握并不等于学习的完成,因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成。要学好思想品德,更应该培养自己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做到了这几点,所学的东西才能真正的为自己所掌握,也才能真正的转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