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

2016-05-30 02:33周晓东何利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0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

周晓东 何利娟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离校未就业的主客观原因,从完善地方配套政策、建立地方政府与高校的信息动态共享机制、搭建职业指导信息化平台、完善毕业生职业指导援助体系、开展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重点帮扶五个方面,就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未就业大学生;职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240-02

根据教育部统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全国高校毕业生已由2007年的495万攀升至2015的749万。根据麦可思《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3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8%,六十余万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待就业群体,需要高校和政府充分重视并采取多种手段做好离校未就业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2013年出台了《关于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通知》,对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和部署,高校作为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主要机构,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研究,搭建平台,推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

一、職业指导的内涵与意义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职业指导的工作目标可以概括为三点:帮助就业、帮助就业稳定、帮助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政府和高校在工作对象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时,职业指导的内容应该根据受众及时进行调整与整合,以推动毕业生充分就业为根本目的,指导内容应当包括就业政策法规宣传、就业心理调适、就业技巧指导、就业信息采集与处理、职业设计社会适应指导等方面,科学的职业指导工作是推动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二、大学生离校未就业原因解析

1.大学生离校未就业的客观原因。①整体经济形势走向影响大学生就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国务院确定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高端技术人才需求大量增加,所需要的更多是高、精、尖的人才,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更加青睐“985”、“211”类型高校,压缩了非重点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空间,从而导致普通高校和职业大学生就业困难。②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发展方向影响大学生就业。企业是接收大学生就业的直接载体,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于大学生的用工需求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例如在2009年之后我国煤矿价格一落千丈,随之而来的煤矿企业整体形势急剧下滑,这就直接导致煤矿相关专业,如采矿、冶炼等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急转直下,导致大量毕业生放弃原专业转而到其他行业就业;在2014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之后,我国主要石油国有企业对石油相关专业毕业生需求大幅减少,直接导致中国石油大学等石油高校中与石油相关性较高专业的就业率下跌。③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就业。高校从专业设置、教师配备、课程建设直至人才培养产出,需要一个较长时间周期,而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高效,如若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长远规划,在完成人才培养之后往往发现本校大学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使得不少毕业生无法充分就业;而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校专业设置缺乏全国范围内协调,不少高校一哄而上设置比较热门的专业,比如在2000年前后大量设置计算机、法律等专业。④高校对大学生培养模式单一,教学与就业无法有效衔接。我国高校在教学活动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对于生产一线的实际缺乏基本的认知和了解,加上教材教具老化、教材更新慢,更使得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生产脱节;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检测以书面考试为主要方式,学生容易应付,教学效果评估机械化、刻板化,直接导致大学生专业能力的降低,无法符合用人单位要求。

2.大学生离校未就业的主观原因。①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自身能力素质不过硬。不少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后对于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课堂学习三心二意,边玩边听,期末考试也是疲于应付,临到就业时对照招聘企业的条件才傻了眼;同时,部分大学生没有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如会计证、法律职业资格证、英语专业八级证书等,使其能力素质缺乏有效的证明,从而与就业机会失之交臂。②大学生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少大学生的大学生涯往往没有科学的职业规划,对于自身的兴趣、性格、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缺乏科学、客观的自我认知,不明确目前自己所在的处境和状态;对于个人发展方向无法有效把握,没有自我的追求;对于自身生涯发展、缺乏有效的能力提升规划,或者在规划之后,行动力不足,无法实现规划目标。③缺乏就业的技巧训练。不少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进行求职技巧的培训与练习,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无法就业。部分毕业生存在依赖心理,等着被通知,不及时关注就业信息,缺乏收集、分析就业信息的能力;一些学生缺乏面试技巧,面试时过于紧张,无法真正展现个人实力;个人简历制作粗糙、简单,没有体现个人能力与就业目标岗位的匹配,失去了一些就业机会。④大学生就业思想、就业心理需要调适。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就业观念固化、不良的就业心理状态,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又一阻隔,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部分大学生精英思想作祟,非公务员、国有企业、知名企业不去,根据新华网调查,2015届毕业生只有24%的高职高专毕业生、15%的本科毕业生以及7%的硕士毕业生愿意到私有企业工作;二是不能很好评估自我实力,一味地好高骛远、挑三拣四,失去就业良机;三是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大学生,父母溺爱,好逸恶劳,习惯性坐等父母为其安排工作。

三、建设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体系

1.完善地方配套政策,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力度。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出台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在计划中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作为承担相应职责的地方政府部门,应当根据相关通知要求,建立配套的服务部门、做好工作分工、落实政策措施,使中央的要求和政策落地,具体应当包括档案保管转寄、失业登记、创业补贴、职业测评、就业培训、面试指导、政策咨询等;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和高校应当加强政策宣传,主动与高校建立联系,选择大学生较容易接受的媒介和宣传方式,如微信、微博平台等,提高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动态信息库,建立地方政府与高校的信息动态共享机制。精确的信息统计是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前提和基础,各高校在高校毕业生离校之前应当详尽地掌握未就业毕业生的信息,具体信息应当涵盖毕业生的各项与就业相关的信息,比如毕业生的生源地、联系方式、专业、成绩、在校表现等个人信息,也应该包括就业目标区域、就业目标单位、就业待遇预期、就业进展状况、职业规划等,在掌握相关信息之后,高校可以针对毕业生情况在毕业之前再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因毕业生在校期间与進入社会之后个人就业心理预期、客观环境、就业压力等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建立政府与高校的联动机制,实现未就业学生信息从学校到地方政府的有效传递,建立地方政府与高校的信息动态共享机制。

3.整合网络资源,搭建职业指导信息化平台。目前各级政府各高校的信息服务平台各自为政,或是功能重复,或是关注度不高,再加上社会部分有偿信息平台,使得各种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因此,需要各级政府整合网络资源,建立共享职业指导网络资源信息平台,应当包括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就业法律法规、行业发展状况、毕业生信息登记、职业能力测试、职业发展需求等,各地方政府就业服务机构可以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开展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培训,及时公布本地区政府补贴培训职业目录,实现企业需求与毕业生就业的无缝对接,为高校毕业生和企业招聘提供全程、高校、优质的服务。

4.以推动就业为目标,完善毕业生职业指导援助体系。首先,对有职业培训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结合其专业特点和就业目标,组织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并按照规定要求落实相关补贴政策,鼓励相关毕业生提升个人就业能力。其次,对于有就业见习、实习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开发实习见习岗位,加强实习见习期间的跟踪指导、考核监督、安全管理,提高实习见习内涵质量。第三,对于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相关部门应当将其纳入创业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咨询、融资服务、项目开发、创业培训等一条龙系统服务,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大力支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从事多种形式的创业活动。

5.开展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重点帮扶。一是针对个人实力不能符合用人单位需求无法就业的大学生,在毕业离校之前,各高校可以开设职业能力再提升课程或者培训,尽可能在其离校之前提升各项素质,或者在离校之前联系相关企事业单位为其提供见习岗位,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二是针对因经济困难而无法就业的大学生,政府需要落实相关补贴政策,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开展定向个性化的职业指导训练,使其有能力、有意愿、有渠道提升其个人实力。三是针对身体疾病或者残疾的毕业生,政府服务部门如残联、妇联等单位,应当主动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严格落实企业按比例吸纳残疾人就业的政策。

参考文献:

[1]李文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解读[J].教育与职业,2013,(31).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人职匹配”职业指导模式的思考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加大职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