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力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当今世界经济已经进入经济周期的深度调整和缓慢增长阶段。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经济平均增速仅为20%,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的亚洲经济体虽然依然是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地区,2015年增长率约为65%,但相比上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全球经济复苏之路崎岖艰辛。
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力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层出不穷。2015年10月5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达成协议,美、日等12个国家将降低商品和服务贸易壁垒,为全球2/5的经济制定新的商业规则。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和诸边服务业协议(PSA)等超大自由贸易区也正在孕育之中。这些主导国际贸易投资的新规则必然对我国构成新的压力,我国将面临市场开放和适应新规则的双重挑战。
(二)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砥砺前行,经济结构处在转型关键期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的经济新常态。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近20年来最低水平。我国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8万亿元,同比增长69%,比去年同期的74%回落05%。
2015年我国经济结构处在转型关键期,经济结构调整面临艰巨任务。随着我国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劳动力、土地等各类要素成本进入集中上升期,低成本制造的传统优势日益削弱,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我国面临经济驱动力必须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挑战。
(三)天津进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实现新的城市定位关键期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开放先行区。这为天津及滨海新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天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并迎来“一路一带”、自贸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五大机遇叠加新时期,肩负着完成“一个基地三个区”的重大历史任务。
2015年天津面对的困难和挑战较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2015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4%,比去年同期的10%下降06%。同时,结构调整阵痛显现,创新能力亟待提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污染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天津面临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释放制度红利的新挑战。
作为我国第三经济增长极,滨海新区既要在世界舞台上扩大开放,又要在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加快前行,还要带动和引领天津实现新的城市定位。
(一)经济总体平稳增长,新兴产业助力发展
2015年前三季度,滨海新区的区内生产总值完成6280亿元,同比增长131%,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同比分别增长35%、135%和121%。投资和消费保持增长态势,固定资产投资4612亿元,同比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66亿元,同比增长59%,实际利用外资完成9906亿美元,同比增长121%。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2015年前三季度,滨海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576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新兴产业成为拉动滨海新区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航空航天产值增长569%,比去年同期提高337个百分点;生物医药产值增长104%,比去年同期提高67个百分点;环保产业产值增长316%;受“812”事故影响,汽车产值增长虽有所放缓,但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增速仍然达到215%。
(二)自贸区建设加速,制度创新深入展开
作为开放发展的重要载体,天津自贸区自2015年4月21日挂牌以来,其三大片区在共同目标框架下,各有侧重,协同发展。天津港东疆片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国际贸易、融资租赁等现代服务业;天津机场片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航空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重点发展以金融创新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即便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形势下,2015年天津自贸区市场主体仍然呈井喷式增长,投资规模大幅提升。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1月20日,天津自贸区新登记市场主体12189户,同比增长125%,注册资本33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1%。2015年前三季度,天津自贸区新增外商投资企业534户,同比增长188%,注册资本1167亿元,同比增长163%。
同时,天津自贸区制度创新深入展开。“十个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商投资实行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减少和取消了对外商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权比例、业务范围等方面的准入限制。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实施外商投资项目备案制,在要件齐全的情况下,实现备案一天办结。天津自贸区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东疆保税港区已经开展经营性租赁业务收取外币租金业务,融资租赁已成为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和亮点之一。
(三)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步伐加快,双创特区完善服务
2015年2月26日,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滨海新区高新区正式挂牌。2015年12月24日,《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获科技部等14个国家部委批复,标志着天津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纳入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5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滨海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稳步发展,2015年前三季度,滨海新区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751家,累计20956家,新增小巨人企业154家,累计1118家。提供平台支持是天津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服务的主要方式。目前,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在加紧建设科技金融平台、产业信息交流与对接平台、创新创业辅导平台、国际产业创新交流平台、产业转型平台等5大产业创新平台。
滨海新区多层次创业支撑体系也在加快建设。目前滨海新区共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60余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4家。借助孵化器的发展,滨海新区在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综合孵化平台、众创空间等方面形成有机结合,逐步搭建起多层次创业支撑体系。
滨海新区还在国内首提双创(创新创业)特区概念。自2015年9月21日双创特区在中心商务区揭牌以来,截至2015年12月18日,累计新增注册1813户,注册资本金336亿元。滨海新区创新创业聚集态势已初现成效,形成了创新创业生态圈。2016年1月,“双创特区”企业的“双创通”企业管家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代理记账、税务审计、商标注册等“一站式”服务。
(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合作空间不断拓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是滨海新区又一次难得机遇,为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增长动力,拓展了新的合作和发展空间。
作为天津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滨海新区2015年积极打造京津冀三地要素汇集、产业融合、互动创新示范区,打造京津冀创新驱动的强力引擎,打造大项目好项目重要承接地,打造区域深化改革开放的示范高地。滨海新区不断深化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区和白洋淀科技城合作,推进建设“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合作示范区”等载体建设,打造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2015年以来,滨海新区通过设立总部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不断吸引总部项目落户,截至2015年12月底,滨海新区新增总部企业20个,其中北京和河北两地项目占比将近50%,而来自北京的总部企业同比增长近四成。滨海新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唐山、沧州两翼发展,建设立足区域、服务全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一)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增速出现明显回落。滨海新区2015年前三季度完成生产总值6280亿元,增速131%,相比2014年同期回落了2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576亿元,同比增长01%,比2014年同期下降了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12亿元,同比增长101%,比2014年同期下降了5个百分点;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69亿元,增幅达到141%,比2014年同期下降了29个百分点。可见,滨海新区经济虽保持增长,但重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明显回落。
2开放水平有待加强。从衡量开放水平非常重要的外贸进出口指标来看,滨海新区2015年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8997亿美元,同比下降174%,外需拉动减弱。其中,出口完成24128亿美元,同比下降12%,进口完成34869亿美元,同比下降259%。可见,对外贸易对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减弱。同时,同我国第一增长极深圳和第二增长极浦东相比,滨海新区作为第三增长极,虽然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利用外资上占据较大优势,但在进出口贸易上还与深圳和浦东存在较大差距,2015年前三季度进出口贸易总额仅为深圳的20%和浦东的306%。
3服务业比重仍然偏低。2014年滨海新区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4%,比全国同期第三产业占比低15个百分点,并且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2015年滨海新区服务业发展虽然整体提速,占GDP比重有所提升,2015年上半年达到36%,比去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但是仍然远低于514%的全国平均水平,与浦东新区的707%和深圳特区的583%相比则差距更大。滨海新区第三产业比重需要进一步提升,要加快形成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态势。
4民营经济活力整体不足。目前滨海新区的经济仍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创新活动过度依赖于少数大型企业,创新的经济活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民营中小企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还较低,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滨海新区民营经济活力整体不足制约了其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造成经济发展活力不足。
(二)滨海新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整体经济仍在持续调整升级中。以全国经济中高速发展为显著特点的新常态已经成为滨海新区发展的新背景。传统的依赖贸易、投资、大项目拉动经济发展的优势不断减弱,滨海新区需要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向转型升级要经济动力,向结构性改革要经济活力。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仍需要不断调整结构,做到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
2体制机制改革还不够深入。滨海新区虽然已进行了两次行政体制改革,但新旧体制转变运行过程中涌现的各类问题还未得到彻底解决,体制机制改革的力度与深度还不够,改革的顶层设计还有所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滨海新区的发展。目前滨海新区的“一核两翼”发展格局还不够协调,滨海核心区发展较快,大港和汉沽南北两个城区相对发展缓慢,18个街镇的综合实力与新区的功能定位还不相符。
3创新创业机制还不够完善。一方面,现有的创新项目存在不同部门交叉重叠和重复性支持等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顶层设计体系对创新项目进行科学的整合和调整;另一方面,目前滨海新区对创新创业活动多进行事前资助,对资金使用过程与实施效果的监督与信息反馈不够重视和透明,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科研性项目多,但对创新创业的普惠性政策支持不够。
2016年滨海新区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营造高标准的国际营商环境,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十三五”开局之年做出新贡献。
(一)坚持创新发展:促进创新创业,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滨海新区要进一步营造法制化营商环境,促使创新载体更加坚实、创新资源大量聚集、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成为主导。为此,要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减少对市场主体的束缚,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引导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民营高科技企业,支持民营企业上市,培育民营跨国公司。要继续加快调结构、转方式,逐步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服务业,积极培育服务外包、会展经济、商务咨询等新的增长点,同时,推动生活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培育休闲旅游、文化消费、体育健身等消费业态,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构建安全、智慧、便捷的居民消费服务体系。
(二)坚持协调发展:理顺体制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激发新区各方面人员积极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是推动滨海新区发展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滨海新区要加快理顺改革后的体制机制,转变政府部门的思维方式。
滨海新区需要以功能互补、统筹联动、互利共赢为目标,加快推动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滨海新区要坚持“一核”优先、“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优化生产力发展布局,优化区域发展结构,不断提高区域发展的整体协调性。要不断完善功能区和街镇的产业发展布局,按照功能定位,构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协调发展架构。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理顺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区域治理能力,积极构建现代区域治理体系,促进区域联动融合发展。
(三)坚持绿色发展:以人为本,加强生态低碳循环绿色治理
要深刻反思天津“812”爆炸事故。要以此为鉴,加快内部管理制度深化改革,治理贪污腐败,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
要把安全生产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调整空间布局,把化工企业转移到离核心区较远的地区。要更为合理地划分停车场和各类集装箱、尤其是装载危险品的集装箱的停放区域。要加大公共安全管理及投入干预,政府应成立专门机构进行积极干预。要全面加强生态、低碳、循环、绿色治理,提高整个经济结构中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比重,进一步优化产城融合、功能完善的空间布局,形成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制度体系,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生态宜居城区。
(四)坚持开放发展:加快制度创新,构建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开放新格局
滨海新区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开放新格局,更好地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破解发展瓶颈、拓展发展空间,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进而在全国和全球更加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赢得优势,引领发展。
滨海新区要实现由重招商到重制度创新的转换,应彻底转变注重提供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旧思维,更加注重法律制度保障和健全外商投资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要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推动开放发展中不断构筑发展新优势。
(五)坚持共享发展:坚守发展根本,实现民生改善新突破
滨海新区要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实现高质量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群众健康水平、加强人口服务与管理以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明确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建设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滨海新区。
总之,2015年是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十周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多重机遇叠加,为滨海新区加快开发开放拓展了广阔空间、积蓄了巨大能量、注入了新的动力。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滨海新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握机遇,保持信心,继续发挥现有优势并不断增强后发优势,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做出更大贡献。
(执笔人:邹玉娟 于明言 孙 媛)
责任编辑:王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