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云
摘要: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与此同时,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学生的不断更替,高中思政教师在执教前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他们的整个执教生涯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获得专业上的不断发展。因此,成为不断进步的成长型教师是教师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成长型教师;特质;成长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216-01
一、成长型教师的特质
成长型教师是一群充满热情且坚持不懈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寻求新资源和新机会,使自身不断成长进步。其特征主要包括:
(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师是一种高尚的职业,但只有教育工作者把教书育人当成是毕生的事业而为之奋斗时,才能做出卓越的成绩。成长型教师的基本特征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其自身的不断学习、成长都是以教育事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勇于探索,敢于突破 。成长是在不断的自我实践过程中慢慢实现的。成长型教师深知“无破不立”的道理,要想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就必须在继承传统型教学的优点上,依据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积极寻求新方法,新技术,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模式。
(三)极强的反思能力。极强的反思能力是高中成长型教师的重要特征。反思即是教师以自身的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辩证地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并加以发扬或改正的过程。不断地自我反思,对提升自身专业发展,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要求有极大的意义。
二、成长性教师养成的重要性
(一)时代发展需要成长型教师。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教育的目的。时代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变化,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势必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而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真正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机会并不多,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中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出真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师不能固步自封,应在批判继承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摄入新知识,新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成长,以更好的进行有效教学。
(二)学生个体差异性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成长。未成熟的“人”是教师劳动的主要对象,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的发展速度,高度及方向等都是千差万别,这种个别差异性要求教师不可以用同一种方法去教育学生,要求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的强弱进行因材施教。但由于性格特征,受教育背景及教学经验等方面的原因,部分教师在处理某些问题上总会显得力不从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总结经验,促使自身不断成长进步。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
(三)教师角色冲突的解决要求教师不断成长。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其扮演了丰富多彩的多重角色。例如: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管理者的角色,心灵调节者的角色,研究者的角色等等,当这些角色与个人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取得一致时,教师就会出现角色冲突,一旦出现角色混乱,就势必会影响教学,因此,为调试这些冲突,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自身特点,寻找适合的方法去学会处理冲突,提高控制自身情绪与行为的能力,切实有效的完成教师角色的任务。
三、成长型教师养成策略
(一)成为成长型的学习者。高中思政教师想要成为一个成长型的教师,首先应成为一个成长型的学习者,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专门的教育素养是教师的基本素养,在入职前都会有系统的学习,但在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目的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性格、学习方式都与所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联,因此,思政教师在执教前,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他们今后的执教生涯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执教期间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提升教学能力,才能持续不断地获得专业上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二)多种途径与他人合作。保罗·瑞安说过:每一个成功的个体都知道,他的成功来自于团体的共同努力。因而,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独自存在,教师也是如此,教师合作,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为谋求自身发展,教学的不断进步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互动关系,它推动着教师不断成长。身处21世纪的思政教师应深知,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中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孤立状态被打破,成为成长型教师就必须通过互联网和社会媒介等手段,与各地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与学习,再把他们的收获带回到课堂,学校中去。
(三)乐于分享,用分享促成长。教师之间的相互分享不仅是分享成功的经验,还应分享失败的教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知识分享也存在着重重困难,他们亦或由于缺乏共同话语,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的分享渠道等原因而降低分享的意愿。成长型教师必定要乐于分享,善于分享,积极培养教师间的相互信任,创建知识分享的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分享的渠道,把分享的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在不断的交流分享中,总结他人和自身的经验教训,提升教学能力,促进自身的成长和不断进步。
(四)养成反思性自我评价的习惯。教师进行反思性自我评价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特点为:以教师自身作为评价的主体,强调自我批判,其过程渗透在教学的各个时段。它是教师自我诊断,自我调整,最终自我成长的过程,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侯彩颖.教师反思性自我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04:27-32.
[2]刘保民.智慧型教师成长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托德·威特克尔、佐尔、卡萨斯著,杨惕、冯琳译“互联网+”时代,如何做一名成长型教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