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荷雨
摘 要:本文对水稻生产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农业资源匮乏、突破性品种的缺乏和机械化水平低等原因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关键词:水稻;生产;制约因素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65%以上的人口都在食用水稻,水稻每年的消费量非常大。如果水稻的生产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一个很大的缺口,甚至会出现粮食安全问题。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的产业,可以在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1 农业资源匮乏,水稻生产潜力挖掘不充分
我国的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人均不足,这种问题在短期内不能改变,所以资源短缺的问题非常严峻。我国的水稻种植面积逐渐的扩大,在1990年至今,水稻的种植面积基本持平。在水稻种植的环节,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不足制约了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近70%,而水稻生产占整个农业用水量的65%。在水稻生产的过程中,自然灾害和经济损失导致的水稻生产不顺利,在南方地区,夏季降水多,但是冬季缺水,这些自然问题对水稻生产产生不良影响。在这种缺水的条件下,我国的水稻生产潜力并不能充分的发挥,只能发挥出60%的潜力。据相关的统计分析,我国1999年到2003年水稻的平均产量的差别比较大,我国的水稻生产能力存在局限性,而且生产方式非常的落后,不能研究相关的技术提高水稻的产量。
2 突破性品种缺乏,产品结构的矛盾非常突出
我国的水稻生产应该推出不同的品种,形成不同的组合,但是,我国水稻的品种比较单一,并且不能形成科学的组合。从1995年到2010年,我国的水稻品种在增多,由325种增加到714种,水稻推广面积在上升。在2014年,我国的水稻品种有735种。但是,水稻生产中,品种还是存在局限性,导致水稻的单产面积比较低。
我国在进行水稻种植的过程中,长期以来都是以提高产量为目的,但是,水稻的质量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导致优质水稻的数量不足,产量也不高,粮食部门在生产水稻的过程中,并不能针对水稻的品种进行种植,导致水稻出现了混收和混储的问题,水稻的档次越来越低。在2008年,我国已经有446个水稻品種,但是品质在三级以上的只有200个品种,一级水稻的品种仅有27种,说明优质水稻的品种非常少。现在我国的稻米在供应的过程中,总量几乎可以保持平衡,而且每年都会有盈余,但是在水稻生产中,会产生结构性的矛盾,普通和低档的水稻比较多,但是高档优质的水稻数量少,而且在不同的区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早稻米和中稻米的数量非常多,但是晚稻米的数量不足,普通稻米的数量过剩,但是优质稻米的数量供不应求。城乡居民对稻米的消费需求也在发生转变,对东北粳米的需求量在上升。
3 机械化作业水平非常低,主导技术不够普及
在我国的水稻生产中,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在种植水稻的环节,机械化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其基础非常的薄弱。在2008年,水稻的耕作和收割中采用机械化水平只有42.7%。现在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和各项技术还处于初步的研发阶段,在这个阶段,机械化作业需要耗费很多的费用,而且还未形成具有特色的水稻机械化作业技术体系,相关的服务体系有待提高。在农业机械服务领域,应该朝着机耕、机播的方向发展,服务模式应该由传统单一的模式逐渐朝着全面的模式发展,实现全程的承包模式。近年来,我国的水稻生产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很多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了水稻生产人员的整体素质下降,所以水稻的生产还是以粗放型的生产为主,在技术方面为了节省成本和劳动力,一般都是采用一些最简便的栽培技术,这就导致了一些提高产量的技术不能及时投入到水稻生产中。
4 水稻生产技术对提高单产的贡献率不足
近年来,研究出了一些水稻的高产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但是这些新型的育种的增产潜力非常的有限。为了进一步完善水稻的生产能力,使水稻生产可以抵御水资源不足、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应该完善抗旱节水型水稻的推广。近年来,水稻的品种越来越多,而且其品种更新很快,但是很多水稻种植人员对水稻的新品种了解并不多,而且各类栽培技术并不健全,导致新品种的潜力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而且水稻的耕作技术不能与经济发展一致,很多水稻机都是在外国进口。
5 結语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是人口大国,对水稻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应该找出影响水稻生产的因素,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何金均,王立臣,宋建农,刘娟容,林桂竹.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3,02.
[2] 杨忠炬,毛学权,李平,田永久,廖志胜.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杂交水稻,2015,02.
[3] 戈芹英,张朝钟,王勤,田文伟,陶加进,万卫东,梅俊辉.保山市隆阳区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