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燕萍
渔,《辞海》解释为捕鱼。《史记·货殖列传》:“舜,渔于雷泽” 。这一记载说明,渔,即捕鱼,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手段,像舜这样的圣人也曾以捕鱼为业。关于渔的艺术形象可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的彩陶盆、罐上,就出现彩绘的渔纹,有张口翘首互相追逐的大鱼,有并排游动的小鱼。艺术创作是从人们生活的劳动实践中产生的,在半坡彩陶上绘制的人面纹的两侧绘有鱼形,说明先人们已把捕鱼作为人类生存的手段之一,是那时候人们渔猎生活的写照。《史记·货殖列传》还记载有:“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由于鱼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密切,引起历代文人的广为关注。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记载了诗人张志和与书法名家颜真卿的一段轶事:“张志和,或号烟波子,常渔钓于洞庭湖,初,颜鲁公(真卿)典吴兴,知其高节,以渔歌五首赠之,张乃为卷轴,随句赋象,人物、舟船、鸟兽、烟波风月皆依其文,曲尽其妙。”可惜,颜真卿所赠的渔歌及张志和依其诗意所作的渔歌图都没有留传下来。
在陶瓷装饰上,鱼纹是陶瓷装饰常用的吉祥图案之一。明代的“五彩鱼藻纹盖罐”上,有用红色绘制的红鲤鱼,分布在罐身及罐盖,大小不一,姿态各异,穿梭往来,造型生动。还有用黄、蓝、绿、紫色绘成的水藻,分布在鱼的周围,五彩交相辉映,令人赏心悦目。
宜兴紫砂关于鱼题材的作品当首推清代邵大亨的“鱼化龙壶”,《三秦记》记载有:“江海鱼集龙门下,登者化龙。”“鱼化龙壶”即是以此内容设计创作的,其壶用浅浮雕的方式在壶体的两面各塑一鱼一龙,并配以云水纹,形态生动而寓意深长,是对鱼的形态的另一种艺术诠释,比喻人生的平步青云。
“鱼壶”(见图1)的造型,其嘴、把、底、盖皆借鉴了顾景舟的“笑罂壶”,不同之处一是壶体拉长,底足收小,颈肩部没有云肩线的装饰;二是改水滴形钮为桥形钮,为增加其把玩意趣,在桥形钮上套一能活动的圆环,增添其灵动感。在造型特征上,“鱼壶”这种上丰下敛的造型可追溯到东晋的“黑釉盘口壶”,以后这一优美的造型在瓷器器型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宋代名窑耀州窑的“青釉剔花瓷瓶”。陶瓷器的造型美是直观的,优美的造型给人以特有的视觉美感,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到愉悦,得到精神上的享受。“鱼壶”的上部连同其嘴、把,形成一种开拓、外展的态势,它与下收的底足在对比中产生了转化、节奏之美,而在总体上它们和谐共处,这种造型之美是在历代传承中不断完善的。
“鱼壶”是用“压纹”的技法来描绘画面的,它从民间工艺的刻纸中汲取艺术营养,民间刻纸有一种特殊的装饰美,它把我们常见的动物、植物、生活用品等形象图案化,在民间称之为吉祥图案。它的起源可上溯到商代,至宋代逐渐成熟,明、清为鼎盛期,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境地。鱼的塑饰在商代就在玉雕上得到应用,到清代,在民间的刺绣、织锦、砖刻、木雕、石雕、剪纸等工艺品中可经常见到它们的身形。
“鱼”谐音“余”,它寓意年年有余、喜庆有余、富贵有余等,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鱼壶”的装饰,壶体中部是一条竖向下凹的筋纹,在其上部有一条接近半圆的凹线,刻画出鱼的头部,其中上部用特制的工具压制出两圈圆形的凹凸线,以刻画出鱼眼。在半圆的凹线下用竹制的特形工具压出一个个鱼鳞纹,自中部至两侧斜向排成三至四排,这是一种图案化的鱼形,是具有民间刻纸风格的图案,它简洁、明快、质朴、夸张、得意忘形,具有装饰意趣。壶盖上的桥形钮则寓意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与描述鱼的意境相融洽。
江南人称鱼米之乡,人们把“鱼”放在“米”之前是有它的历史渊源的,因为我们的先人最早是以渔猎的手段生存下来的,这是大自然天然的恩赐,以后人们才学会了放牧、养鱼、种稻,所以历代的文人赞美渔樵耕读,并把“渔者”作为精神生活的一种寄托。唐代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渔歌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名句,描述的是鄱阳湖的渔民在晚间归来,鱼满舱、船成行,欢歌笑语,喜庆丰收的情景。“鱼壶”的设计创作,是把古人的文学语言化为紫砂的雕塑艺术语言,在紫砂的造型与装饰上表达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讴歌,也表达我们对紫砂艺术的热爱,对紫砂艺术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