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颖
【摘要】:城市化发展带来诸多问题,生存危机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城市景观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部分,在构建城市和谐各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形态、功能、空间发展等多个层面。
【关键词】:城市景观;环境问题;城市;发展;可持续
工业化和城市人口骤增带来了城市的迅速发展,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问题也不断增多,雾霾、水污染、沙尘暴等环境问题越发严重,生存危机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城市景观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部分,在构建城市和谐各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形态、功能、空间发展等多个层面,与城市的发展亦步亦趋。
1、城市景观的概念
城市景观(urban Iandscape)一词最早出现在1944年1月的《建筑评论》上[1]。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景观研究逐渐开始关注城市的本质,而不再是单纯的美学因素。
城市景观可概括为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类。涵盖城市地表自然和人造的所有景色。人工景观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及街道、广场、驳岸等;自然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造自然景观,即恩格斯所说的第二自然。它可使城市具有自然景觀艺术,使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具有舒适感和愉快感[2]。城市景观不仅有绿化的要求,更要着眼于城市建设,其包含美学、园林、艺术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城市景观的宗旨是不断满足人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在生态环境、社会文化、休息游览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效益[3]。
2、城市景观的发展历程
回顾现代城市运动历程,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始终是一对难以分离的矛盾。每一轮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城市扩张,都免不了要引发一场新的环境危机和保护运动。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4]。
2.1启蒙阶段(1840年之前)
城市景观发展缓慢,景观大多为私家园林或皇家园林。一般利用集市、广场街道、教堂等附属绿地、自然山水等空间进行游憩。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民主平等观念也深入民心,一些皇家园林开始向公众开放。如1810年开放的伦敦摄政公园。
2.2第一次高潮(1840——1898年)
工业化大生产时期,工厂林立,导致卫生与城市环境严重恶化,公众对开放空间需求日益增强。出现了关于城市景观的基本构想和城市景观建设的早期实践,在欧洲和北美地区掀起了建设城市公园的第一次高潮——“公园运动”。如1843年,第一个真正的城市公园——海德公园在英国利物浦诞生;1858年,美国纽约中央公园诞生,并带动全美的城市公园与城市景观的建设。
2.3理想城市理论中的景观绿地建设(1898——1944年)
城市景观建设从局部的城市调整转向为重塑城市的新阶段。1898年霍华德的《明日的城市》与1915年盖茨的《进化的城市》重新审视了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并产生一些新的思想。如“田园城市”设想城市;沙里宁提出“有机疏散”理论;1938年应该通过绿带法案,1944年的大伦敦规划。
2.4二战之后重建时期(1945——1970年)
二战之后,出现了正式的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和理论,卫星城镇、邻里单位、绿色城市、广亩城市等理论和规划思想被提出。各国在重建城市的过程中开始采取措施解决城市人口等问题,城市景观建设进入第二次高潮。如1946年,吉伯德规划了英国的哈罗新城,造就了一种绿地与城市相容的宜人环境。
2.5结合生态思想的景观规划(1970年之后)
这一时期生态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建设上,随着生态意识的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城市景观生态格局的研究逐渐增多。如1971年,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提出了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建造与人共享的生态系统的思想;90年代以来景观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态城市、花园城市等概念应运而生。
从城市景观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城市的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城市的发展是综合的发展,单纯发展经济而忽视城市整体环境建设,最终会付出更多代价。
3、城市景观的功能
3.1观赏功能
城市景观是城市窗口的一个重要展现载体。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的好坏对城市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功能包括美化市容、增加艺术效果、参与城市意象组成等三个方面。良好的城市环境不仅为市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更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对于整个城市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和产业格局的提升都发挥长远的效益。
3.2生态环境功能
城市景观不仅具有观赏功能还具有生态环境功能。城市景观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保护城市环境、减轻污染、改善城市小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高楼林立,车辆川流不息,城市规模不断扩张,而城市问题却不断凸显,雾霾、交通拥堵、水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不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我们将会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3.3社会功能
城市景观包括各类公园、广场、游乐场、风景名胜等开敞活动空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为人类提供了休憩娱乐、陶冶情操、防灾避灾的场所。城市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社会,城市发展的目标是服务于社会,城市景观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基础设施的重点,良好的城市景观有益于社会,服务于市民,人民满意了,则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城市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4、烟台城市发展现状
烟台位于胶东半岛东部丘陵地区,海岸线狭长,山脉众多,是一座山水城市,具有独特的景观格局。烟台在城市发展中充分利用其特有的自然环境,坚持城市与自然共存的原则,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基础上,不断完善城市景观系统,将烟台建设成“滨海风景园林城市”,形成了一套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相互配套的公园体系。
凭借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城市环境,烟台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引进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农、工、商全面发展的经济格局,成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发展活力的新兴经济强市
5、结论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城市景观的优化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形象,改善生态环境,服务人民,而且城市景观更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景观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要素,因此我们应重视城市景观建设。
参考文献:
[1] R.CollinsG.C.CollinsC.Camillositte:TheBirthofModernCityPlanning.NewYork: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Inc,1986.
[2] 姬晓猛.浅谈城市景观设计[D].河南科技大学,2009.
[3] 郑映雪.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初探——以无锡市为例[D].南京林业大学,2007.
[4] 陈爽,张皓.国外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的绿色思考[J].规划师,2003(4):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