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声唱法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2016-05-30 18:32:30戴金婧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歌唱重要性

戴金婧

【摘要】:本次研究以歌唱艺术作为主题,探讨混声唱法在其中的重要性。首先通过对一般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从经验理解的角度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介绍了混声唱法的概念、特征;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从作用、功能、价值的角度,透过混声唱法对音色的协调统一、对美声歌唱技巧的提升、对观念的实证作用、对实践的引导作用四个层面,讨论了混声唱法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混声唱法;歌唱;重要性

歌唱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形式,技巧在于唱法的运用。从唱法方面看,古代与现代存在巨大差异;古代唱法因时间过长、曲谱流散与解读的困难,往往很难知其根底。在现代唱法中一般包括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第一种以欧洲传统为主,第二种以中国传统唱法为主;第三种以流行唱法为主。混声唱法通常指的是不同音色变化情况下的真假声混合运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协调状态下的发声状态。由于它在美声唱法中的表现居多,且非常重要;而且,在现代流行歌曲中的技巧应用越来越普遍。以下从它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方面展开讨论。

一、混声唱法

在歌唱艺术中,当低音转行到高音,音色变化平稳,完成真假声混合运用的同时,若能够保证发声器官较好的控制发声状态,使其完成不同阶段变化的自然过渡,就称为混声唱法。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上行音阶完成过程中,以渐次性的规则实现声带形状发生的变化;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不断向上攀登的阶梯,既有秩序、又有比例;因而,混声唱法也是一种有序的混合,是音域中的音色统一共鸣。

二、混声唱法的重要性

混声唱法从起源来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悲剧时代,那时的合唱队无疑担当着和声的角色,而且会通过与演员的独唱交流提升混声的效果。自18世纪歌剧在意大利产生以来,这种混声唱法就成为了美声唱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混声唱法在歌唱训练中也是一个必要的学习、训练途径。通过对混声唱法的学习,可以更好的控制真假声、高低音,以及完成较好的音色过渡,保护歌唱者的发声器官;同时,将歌唱技巧熟练运用等。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对中声区、高声区的音色协调;提高美声歌唱的技巧;将概念转变为实践;指导实践等。以下具体说明。

1、对音色的协调统一

混声唱法的作用之一就是使音色变得协调统一,这一点体现在中声区、高声区方面。因为作为歌唱艺术的实施者或主体;需要对这两个专区的音乐进行有效的控制、科学的运用;而实现途径就是使二者达到协调与统一,具体的通道或方法即是学习混声唱法、掌握混声唱法、熟练的运用混声唱法。从原因来看,主要是由于中声区需要完成高音換声的过渡,这个过程按照上面提到的转换规则,需要有渐次性;也就是说,需要有所准备、铺垫,才能逐渐的过渡,以减少破音、噪音、音调不准,以及对于发声器官的损坏。所以,掌握混声唱法或混声唱法的作用,就是做好提前的准备,以帮助其较好的完成过渡,在使二者协调统一的情况下,实现高音换声。具体而言,透过混声唱法提供的准备阶段,能够使高声区发出声音、保证声带闭合;同时,令其效果明亮靠前,保障低音渐次上行,过渡至头声共鸣;另一方面,这个作用之下,声音共鸣位置始终保持不变、音色可控;在连贯性、均匀性的前提之下,最终保证穿透力的最强表现。

2、对美声歌唱技巧的提升

如上文所言,混声唱法本身属于美声唱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体现在技巧的运用层面。众所周知,在美声唱法中,真假声的混合非常重要,而且,全音域方面的演唱最考验歌唱者这方面的功底。当运用混声唱法技巧过程中,就可以明显的感受到真假声的机能混合、互相补充。从真声方面分析,它的機能重点在于对声音扎实度的增强,从而使其可以在艺术效果方面,达到实、亮的目标。从假声方面分析,它的机能主要是促进声音的灵活性,尤其是达到那种柔和音乐,其功能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扩大适用范围,表达出更高的技巧。以李玉刚的《贵妃醉酒》来看,表面上是一种真假声的轮唱,实际上之间有更多的过渡、转换、互补,从而提升了作品的技巧性表达,并传达出了一种与作品本身相符合的主调。从二者的结合来看,美声歌唱艺术需要混声唱法,而混声唱法的练习、熟练运用,也是促进美声歌唱艺术得以展现的基础,更是检验歌唱艺术实践者的是否具备扎实基本功的一个重要尺度与标准。

3、对观念的实证作用

以传统声乐为例,一般的著作中均会运用一些概念对不同的名词进行说明;但这种抽象式的表达,由于在实践中很难获得实证、感受、体会,所以,往往易因幻想力、联想能力而导致对某个观念的错误理解。比如,声区在一般的爱好者学习过程中,就易发生概念混乱,或者对象指示错误;因而,将其进行刻意的实践运用过程中,就导致了诸多问题。如音色脱节(中、低音区与高声音区)导致音色难于统一,结果一经错误运用之后,不仅没有长进,反而使其成为了歌唱艺术学习中的阻碍因素。然而,科学的了解、学习、实践了混声唱法之后,则能够逐渐的在训练过程中,逐渐的体会到专区间的转换、过渡,以及音色的变化;慢慢的在训练的过程中,形成发声器官的适应性,逐渐把握到它的窍门,从而实现自行调节功能。所以说,混声唱法具备将一些易导致误区的观念的实证,以及科学解决音色不统一、真假声不融合的问题等。

4、对实践的引导作用

混声唱法的实践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歌唱训练方面;比如,练声、歌唱中,对于单独音符的正确运用;再如,发音质量的控制、真假声比例协调的表现等。只有在基础的单独音符的正确运用之后,不断的科学训练混声唱法之后,才能更好的实现两个声区间音色的协调统一问题。也只有掌握了混声唱法,以及将其作为实践的重要引领者,才能更好的实现音色的有效协调与统一,并达到扩大音域的目的。

三、重要性发挥的配套事项

在明白了混声唱法在歌唱中的重要性,不等于就能够很好的掌握混声唱法。所以,在认识到它的价值与意义后,应该采取正确的方法去认识、体会、理解它;并在实践训练中不断积累经验。一方面,希望可以运用正确的认知角度去理解混声唱法;另一方面,需要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开展训练,并做好督促工作;因为歌唱艺术注重厚积薄发,因而教师应该进一步增加对学习的练习频率、互相交流实践经验;另外,应该在混声唱法的作用发挥过程中,尽量做到教师与学习间的配合,这样可以较快的提升练习效果,体会到它的重要性。

结束语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理解混声唱法不仅是一种技巧、方法,而且是一种完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通道。从重要性看,它的价值在于正确为声乐歌唱者、爱好者提供一个渠道;而它的作用体现在上文所探讨的协调统一音色、提高技巧表达、指导实践训练等。另一方面,歌唱艺术的理论学习缺少实证性、抽象性太强,学习者一般很好较好的感受到理论所描绘、说明的东西;因此,建议学习者想要完成音乐梦想,更好的歌唱、将歌唱通过一种艺术化的形式传达给听者,就有必要掌握到混声唱法,并熟练的对其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吕建文.对声乐演唱中“混声唱法”的有关问题探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

[2]乔新建.中国"混声唱法"的创建与特征[J].黄钟,2014(2).

[3]余敏.浅谈声乐教学中混声唱法的意义和训练[J].黄河之声,2015(11).

[4]董艳艳.美声混声唱法在歌曲运用中的初探[J].黄河之声,2015 (5).

[5]许静.浅析女高音混声唱法中的声区统一[J].科教文汇,2013(16).

[6]刘杰君.女高音无换声区混声歌唱训练的探索[J].中国民族博览,2016(14).

猜你喜欢
歌唱重要性
歌唱百年
黄河之声(2022年12期)2022-09-27 14:48:02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为你而歌唱
歌海(2020年4期)2020-08-25 01:57:49
为你歌唱
小读者之友(2020年6期)2020-07-06 13:29:30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9:24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中华诗词(2018年3期)2018-08-01 06:40:38
歌唱十月
时代风采(2016年19期)2017-05-05 12: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