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王家岭矿难:从高高的土坡上看到生命

2016-05-30 10:48李楠
中国广播 2016年2期
关键词:记者站矿难矿工

李楠

【摘要】2010年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事故造成153人被困,经全力抢险,115人获救,另有38名矿工遇难。本文详细介绍了此次矿难报道的采访经历、山西记者站团队的通力协作,以及记者的职业中感悟:当灾难发生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的报道不仅是抢险报道,更是抢险工作的一部分。

【关键词】王家岭矿难 抢险报道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B

在井口对面的山坡上,山桃花开了……

距离事故发生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天四夜,悲观、失望的情绪在整个王家岭矿难救援现场蔓延。而更无助的,却是对面山坡上,那日夜守候、无时无刻不在期待奇迹的被困矿工家属。此时,救援进入僵持,报道开始拉锯,守候了五天的记者们,似乎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了。在高频率连线和录音的间隙,我爬上了井口对面的土坡,这是吕梁山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山脊,被风雨冲刷,鲜有植被,在初春的季节,逃不掉的荒凉。从高高的土坡上,可以俯瞰整个救援现场,而这里,从第三天、第四天,已经是没有力气的哽咽和一双双无神而又紧盯前方的眼睛。大家已经知道,甚至可以准备后事了。但是,一定要把家里的男人,运送回家。

王家岭矿难,是新世纪以来,我国遇到的一次重大矿难。

我想说说,我们是怎样在那个周末,紧急收拾家伙上路的……

2010年3月28日,是一个普通的周末,刚刚步入工作岗位不久,对一切都迷茫和好奇。我知道,我的工作,可能随时出发,但没想到会来得近乎猝不及防。身经百战的“老”记者,站长康维佳,要求大家带上基本的生活用品,到办公室集合。我迅速收拾好,背上双肩包,来到了记者站。在当年记者站的老办公室,昏暗的走廊尽头,站长、记者、司机、财务已经全部到位。简单的叮嘱之后,人、车、物已经出发。

我们的队伍迎着晚霞和随后到来的漆黑的夜,在通往河津市的高速上疾驰。一路,我们查阅出事矿井的基本情况,电话前后方沟通。在人们对矿井和透水诱因还一无所知的时候,通过连线和网站,我们已经开始讲述什么是小窑老空水。在各方救援力量都向目标挺进时,我们以采访的名义,跟着从北京连夜赶来的中央领导的车队,直抵井口。

起初的几天我们都在井口,大家一次也没有脱下衣服正儿八经睡过一次觉,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救援现场描述给听众。在井口办公区的那间板房里,我们第一次可以在桌子上操作电脑,我也第一次脱下了被煤灰染得黑乎乎的鞋子。中煤集团的老总把这间房当作临时办公室,他同意了我们这么做。但当我真的把鞋脱下来时,散发出的味道确实难以忍受。那时,无法洗刷,但老总说,你们是中央电台,你的职业精神让我感动。于是,前方发稿室,就和一个省部级干部的办公室一起,日日夜夜,同甘共苦,有源源不断的电源保障,这是关键。

到这里的记者很多,各家都在使出十八般武艺,在现场采集新闻。在那个广播还是最快捷、网络还是新媒体的时代,每天都能看到各门户网站的头几条总有中央电台的报道。其实作为当时初出校门的我,对“上前线”还是充满好奇和期待的。如果说前几日是常规报道,需要我不怕苦、不怕累、完成任务、中规中矩,但即将进入持久战的救援,却让我暂时无措。

四天四夜已经过去,现场的每一名救援人员,都处于极度疲惫之中。我和同事李凡拿上采访机,爬上了井口对面的山坡,才发现那里默默坐着的是被困矿工的家属们。被困工友张创业的儿子与我们同龄,高大的个头,胖乎乎的脸庞,带着眼镜。永远忘不了采访他时那抽泣面颊的无助和焦急的神情。小伙子最后说了一句话:“我只能等!”

在事发第五天的时候,井口奔走相告,井下传来敲击钻杆声,很多人重拾希望,很多人神经绷到了极点。而对我,是一次广播业务上的启发。

“这个声音太好了,太珍贵了,这是真正的生命之声,一定要录下来、播出去。”在中央电台业务一线工作了近30年的康维佳站长,凭借他对广播业务的经验、积累和敏感,意识到了在现场各家媒体竞争中,该广播大显身手了。身经百战的岳旭辉马上带着我们分工协作,抓起话筒立刻就往距离井口几公里外的垂直钻孔赶。到了现场以后,救援人员正在对井下进行喊话,这个声音撕心裂肺、震撼人心,在吕梁山谷中回响。当时钻杆还喷发着井下上来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还有瓦斯。既要防止中毒,也要防止瓦斯燃烧,这个时候必须小心翼翼、安全第一。在各种协调和争取之后,中央电台的话筒得以伸向了钻杆。没过多久,从井下的钻头处真的再次传来了几声微弱的敲击声,这个声音是穿越160多米的地层传来的生命之声,当时现场所有人的泪水都涌了出来。我们连夜赶制了录音特写《生命之声》,把这直抵人心的珍贵声音传达给听众,见证了这一重大事件。直至后来自己在获奖并进行业务总结时才恍然明白这次报道的重要意义,那就是面对矿难等视觉冲击力相对较弱的事故报道时,声音所承载的信息就越丰富,这正是广播作为声音媒体的价值所在。

救援仍在继续。坐在板房中,偶然一眼看着窗外,我突然发现,在这个初春的吕梁山里,井口对面的那山坡上,山桃花开了。红的像火,粉的似霞,白的如玉,和那毫无生机的山脊以及矿区乌黑的煤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救援有了进展。5日凌晨零点40分,第一批9个工友生还升井,中国之声中断常规节目,开启两个多小时的无文案直播窗口。

张创业的儿子守在收音机旁,急切发来短信问有没有他父亲的消息。“无论是生是死,我都感谢你们。”短信最后有这么一句话。

随后,我们多方辗转,独家获得并公布了第一批9名获救工人的名单,有张创业。李凡迫不及待地给他儿子发了平安短信,“谢谢,真的谢谢你们。好人一生平安。”他回复。

随后,大规模的下井救援陆续展开,“王家岭矿透水事故今天进入救援最关键一天,被困工人正等待地面援救。此时此刻,在事故井口,冲锋舟、救生筏、担架、棉被等救援物资已经就绪,附近乡宁、河津等地的医院也已做好准备……”4月5日的早晨,在《新闻纵横》的连线中,从没有如此充满希望和力量。最终,经全力抢险,115人在被困多天后获救,创造了生命和救援的奇迹。

在这场矿难的报道中,中央电台采集并播发了宝贵的声音资料,还在救援现场独家采访了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省长、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通过他们,发布了重要的救援进展。国家安监总局局长在接受中央电台记者专访时特别表示感谢,认为中央电台的报道“及时、准确、客观”,极大地鼓舞了救援人员的士气人心。而后来,更有业界专家评论,中央电台在王家岭矿难采集的声音细节,实际上给抢险工作的开展打了一剂“强心针”,后方听到这些声音片段,因希望重被点燃,而重拾对抢险的关注,又因为关注而使前方更有激情和信心。可以说,中央电台的报道不仅是抢险报道,它同时也是抢险工作的一部分。

王家岭碟子沟,在2010年救援结束后的最后一刻,以撒满石灰粉的景象匆匆收场。几年后,吕梁山谷,黄土沟壑,我得以再访王家岭,从当年山桃花开起的山顶俯看,当年破烂不堪的工地已变成颇具规模的矿区,当年的大部分板房已经拆掉,矿区内道路笔直、规划有序、各类标识牌指示清楚并一再突出:“安全为天,生命至尊。”

获救的115名矿工均获得补偿,相关责任人也受到处理。张创业的儿子,经历了等待父亲生还消息的无助和苦闷,这份创伤,难以消逝。同样他自己作为一名矿工,和许多工友一样,曾暗下决心再也不做矿工。但却发现,自己别无选择。

当年救出115名矿工的生命通道依然屹立,门口修整一新的水泥路起了个名字——逢君路,就是与君再次相逢的意思。重建后的王家岭碟子沟,矿工们正沿着“猴车”进出矿井。他们告诉我,反正说来说去,就是讲安全生产,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三年来,也是在这两个曾牵动无数人心的通道口,有哀悼,也有反思。中煤五建公司的负责人对我说,3·28事故告诉我们:不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制度的认真贯彻与执行。追根究底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

王家岭透水事故发生后,针对央企在地方企业的安监问题,中央电台也及时上报了内参,之后山西省加大了对国有大矿的安全监察工作,明确了属地管理的新政策。

上前线发报道是每个记者的职业理想。多年后,几个年轻记者聚到一起,还会时不时地讨论着这些过往的经历。我们很幸运,有中央电台和记者站这个有力后盾,得以让我们能够全身心地见证历史;有中央电台和记者站几十年来的业务沉淀,能够让我们在每一次出发中都得到感悟。在一次又一次磨练成长之后,那幅画面不会忘记:在井口对面的山坡上,山桃花开了……

(本文编辑:饶雷)

猜你喜欢
记者站矿难矿工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学与玩》小小记者站
金牌挖矿工
老矿工的家国情怀
矿工老李
矿难
誓词
等……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