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语言,无言的演绎

2016-05-30 10:48张晓妍
上海戏剧 2016年2期
关键词:女王戏剧舞台

张晓妍

在观众接受“女王召见”之前,王室管家郑重地向观众解释女王自即位起在每周二接受首相的觐见,与首相有20分钟交流的不成文惯例。同时,他隆重推出这一惯例的见证者——两把自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为召见首相定制的古董椅子,椅子在宫中的特定角落迎送了几代帝王,它们的来源、质地、换软装的时间都被精确记载——似乎白金汉宫有关的一切人事物都如同博物馆中的文物事记一样缺乏温度,其中包括女王本人,她的生活就是工作,是传统制度中的重要组成。

管家离去,大幕拉开,女王和首相梅杰出现在舞台上,当时应是20世纪90年代,女王70岁上下。二人相对而坐,说是听取政务,实似闲话家常,轻松风趣,充满人情味儿,出乎观众意料,这点从女王的着装中也可见一斑。相比首相中庸的灰色和凝重冰冷的无彩色系,大红色及膝套裙色彩鲜亮,与明黄的椅子对比显著却不失调和,气派十足又温暖可亲,标志性的三层渐变珍珠项链、钻石胸针,以及黑色皮包,让女王光彩照人,庄重又活泼。符号化的设计方案使初次亮相的剧中人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具有典型意义,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是成功的形象开场白。

现任女王依然健在,她的公众形象深入人心,造型设计在形式上可以发挥的余地很小,仅达到“准确”的标准是绝对谈不上精彩的。女王作为整部剧的主线,她的造型变化不仅是舞台上时空往来的符号、体现编导创作意图的关键,在视觉呈现形式上也是黑白底片上的主题亮色,要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因此,编导抓住个“变”字,超越形象本身的“还原”,促成了“魔幻般换装”的舞台奇观。

第一次召见结束后,年迈的女王来到舞台右侧的书桌前,翻阅红色手提箱中的文件,然后坐下,背对观众,似在整理衣衫。两位红衣男侍和三位黑衣女侍陆续上台,男侍作打扫状,女侍背对观众,身形融入黑色背景,正好遮住女王。几秒之间,女侍离去,似是带走了之前的红色套裙。全场观众突然发现,女王已然身着一袭长及脚踝的黑色礼服裙,满头银丝瞬间“变”成乌发如云——在极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70多岁到26岁的巨大年龄跨度的转变,舞台换装做到这个程度,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同样让人惊讶的换装发生在下半场的第一次召见,是30岁向50岁的转变,与上半场的“第一次”对应,编排结构完整。年轻的女王头戴半圈形钻石王冠,身着X形白色蕾丝大礼服裙,佩戴着象征皇室的绶带和勋章,接受摄影师的服务,造型窈窕美丽,让人眼前一亮。在与首相会面中,青涩的女王试图劝说首相以动用外交手段取代军事行动解决地区问题,但没有受到采纳,这让她陷入无奈、落寞的情绪中。此时,小伊丽莎白公主出现,舞台灯光渐暗,一束柔和的白光投射在小伊丽莎白身上,她似乎成了舞台的中心。就这几秒的功夫,另一束灯光落下,那身白纱长裙已然换成一袭宝蓝色的套装,原来的深棕色低刘海发型也被刘海高耸、掺杂白发的对称发型取代——两个截然不同的装束如同变魔术一般,在“几秒”之间就在舞台变化完成,怎不让观众惊艳惊叹呢!

神奇的换装所带来的造型的更迭不仅意味着时间的跨度,更是将一个君主的成长以最醒目的形式展现在舞台上。这套大气豪华的“欧洲蓝”套裙,是盛年女王最佳的色彩注解。与汹汹而来的撒切尔夫人见面,在短短20分钟内轻松化解君主与首相之间的分歧。无与伦比的迅速换装让观众不自觉地将换装前后的女王进行对比,在造成视觉和情感冲击的同时,看到的却是相反的意义——破茧成蝶的辉煌瞬间是看不见的艰苦蜕变历程积累起来的必然结果。

在这两次剧烈换装之间,夹杂着小幅度的造型变幻,有的在舞台上完成,有的在后台完成,节奏衔接很好。其中体现80岁后的女王的两个造型的换装由于服装内贴假体,无法穿在其他服装内的缘故,皆在后台完成。虽是如此,但鲜艳明快的色彩(一为薄荷绿,一件为芭比粉)和体态的明显变化依旧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特别是舞台呈现的形象与现实中女王近年状态一致。

在舞台上换装并非本剧首创,在歌舞伎经典剧目《京鹿子娘道成寺》中就有数次换装,演员在舞蹈之间由着付师配合,在不打开和服腰带的情况下,脱去外层和服,露出穿在内侧、花色迥异的和服,成为舞台表演形式的亮点。但歌舞伎表演中的换装更多的是出于形式美考虑,而《女王召见》中的换装则完全是为剧本叙事主体服务的。首相的灰色调着装和他们的固执一样一成不变,侍者和管家换了一拨又一拨,但也似乎没换过;唯一鲜明的,是钟爱时尚的女王的服饰变化,是它串联起剧中的时空,与女王的幽默乐观一样,是沉闷宫殿中的一抹亮色,从即位起一直维系到现在,延伸至未来。《女王召见》中的人物造型设计编排不仅呈现出女王在不同时期的靓丽形象,更体现了服饰变化多姿的现象下这位著名女性不变的、永存的使命和人格,神奇的换装更是强调了这一主题。

通过纪录短片,观众了解些许戏外的故事,其中包括服装和发型这两项换装的关键因素。在观剧时,笔者曾猜测服装的结构应与生活中截然不同,属于仅仅能在舞台上呈现、实物细节经不起推敲的那类。然而,在纪录片中所展示的服装细节切线规范,用料色泽质地上乘,拉链、扣子等与脱卸有关的内容都没有用其他辅料(如雌雄扣、暗纽等)代替。据服装师介绍,他们在工作中不仅研究女王各时期的着装,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形式,还注重制作工艺还原的真实度,在打版、缝纫、廓型等制作环节尽量遵循那个时代的方法,以保证最终完美的舞台体现。同样,化妆师为造型体现也钩织了从26岁的棕黑到80多岁的全白的数个头套,发际线处的底纱采用极为细软的隐形网纱,色彩层次细腻,制作工艺精良,360度饱满有形,可以多次使用,非普通演出中发零件组装式的抢妆手法可比。

通过对此剧服化工作的了解,不禁对英国戏剧工作者严谨的工作态度,优良的专业水准心悦诚服,但对于换装奥秘的疑惑也更深了。其一,剧组是如何让空手上台的女侍在几秒内完成变装的?虽然工作人员曾透露第一、二幕之间红色套装内穿着三件衣服,但仍旧很难想象并不臃肿的及膝套装内能藏下比它更长的黑色礼服和那腰部有褶裥的金色连衣裙。其二,满头白发如何在瞬间换为一头乌发的?做过戏剧化妆造型的人都知道,全头套本身的优劣在于发际线处毛发的处理,佩戴工艺的优劣在于发际线处的隐形纱是否与皮肤贴合自然,不留痕迹。舞台剧对现场换装要求极高,《女王召见》上半场中的剧烈换装中显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全头套的更迭,换装后发际线处贴合度堪称完美。换装是此剧的亮点和卖点,纪录片中貌似“坦诚”的介绍使换装的奥秘更为模糊不清,难以揣度,其新奇有趣的色彩也随之更明显了。

《女王召见》造型的成功所体现的对造型设计的“创新”的理解值得专业人员深思。在《女王召见》这部剧中,“造型”这个词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将“换装”这原来最不起眼的工作内容成为戏剧演出的一部分,使之成为舞台上耀眼的存在,巧妙地烘托出编导要表现的对比效果。此剧的创新之处完全基于常规设计工作中,设计师不过将造型设计体现的各个组成部分踏踏实实地做好做精,不刻意突出形式美而自然呈现形式美感,不刻意追求“创新”而自然产生新意。综观全剧,若将剧中造型元素附着在人物台上以年代为线索作静态展示时,能如实地体现女王自即位至今各个时期的体态和心态,无言诉说着那段时尚变迁史,折射出戏剧源于生活的真实性;但在融入剧中时,将造型按人物的心灵成长为主题重新编排,着意设计造型更换的形式和节奏,赋予戏剧服饰有别于其他服饰展示应有的动态演绎之美,焕发与单纯的造型展示截然不同的生命灵性,借物点题并深化主题,与观众心心相印。

此外,此剧人物造型的用色都统一在中明度层次中,色彩饱和度相对较高,与中明度、低纯度的首相造型系列,以及低明度的舞台布景一起构成了舞台上明、灰、暗的三个层次,随着演出推进,形成整体凝重、节奏稳定,局部跳跃的色彩律动规律,符合此剧的基本基调,突出了剧本所要展现的女王的人格魅力,在视觉上也给人以舒适感,可见在设计之初的色标制作阶段设计师们的艰辛努力。

“创新”这个词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标志之一,在戏剧人物造型设计中也不断被强调,对造型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有刻意回避传统的“为造型而造型”浮夸倾向,往华丽化、奇特化的元素堆砌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造型对剧中人物属性的表现,以及戏剧内涵的烘托作用则相对被忽视了,人物造型不再是戏剧重要的叙述语言,演员也逐渐沦为华丽戏服的载体,换装则纯粹是场景变化的被动需要了。徒有其表、没有内涵的人物呈现甚至有显得剧目本身缺乏内涵之嫌。平凡并不等同于平庸,如同简洁不等同于简单。戏剧造型设计师设计时在充分理解戏剧内涵的基础上对视觉元素的运用应收放有度,避免做大做满,留下些许“言外之意,韵外之旨”让观众体味和想象,如同《女王召见》中所闪现的火花一般,是每个舞美设计师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作者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职(国际)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女王戏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女王”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女王之忠犬
女王之忠犬
轻女王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