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锋 夏晓斌
摘 要:进入21世纪,国内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输电线路承担着将电能从发电站输送到用户手中的责任,所以说其设计与施工都是我们应该去重视的。就设计工作而言,路径的选择以及排杆的分布等等内容都会影响到最终输电线路的效果。所以说只有完善好这方面的细节才能够真正提高输电线路的总体稳定性,这一点对于35KV这样的输电线路来说尤为重要。而且因为35KV的输电线路施工过程的不确定性较多,所以说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制定出完整的方案。下文根据笔者的经验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35KV;输电线路;设计;施工
在我国居民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强的情况下,相关单位一直在完善35KV输电线路的施工与建设,希望借此改进电力资源的传输现
状。[ 1 ]虽然说35KV的输电线路能够为用户的生活以及生产提供充足的电力资源,但是其输电线路的设计与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中有些问题并不是单单靠哪一个单位的人员就可以解决的。但是对于相关单位来说,还是应该从完善细节开始,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准,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35KV输电线路的稳定性。
一、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过程
(一)前期勘测
前期勘测阶段需要输电线路的设计人员深入到未来施工区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施工区域的状况做出一个详细的评估并且做好记录,这些数据信息都是后期修改整体设计方案的参考。评估的内容主要有地形地貌、地质情况以及天气情况等等,凡是能够影响到正常施工的因素,在这个阶段相关的人员都应该做好评估。[ 2 ]此外这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就是需要根据输电线路的定桩原则,去确定具体的定桩位置,要远离地质不稳定的区域以及高污染的工业区。前期勘测的工作对于相关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他们一定要在熟悉总体工程的情况下深入到施工区域之中,对待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一定不能够想当然。
(二)方案定型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做的就是根据前期勘测之后反馈上来的数据来对输电线路的总体方案设计进行修改,要在不断的可行性论证之中选择出低成本、高效益而且施工难度低的走线方式。[ 3 ]此外还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在选择走线方式的问题上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首先是对于线路范围之内无法规避的山岭,要选择其背风坡进行走线,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线路在运行之后的稳定性。对待一些特殊的地形区域,要根据其风速来确定导线的材料以及负荷,这方面一定要做出尽可能准确的测算,通过这些细节的推敲其实也能够反证出总体线路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三)线杆以及线缆材料的选择
线杆以及线缆材料的选择其实也是输电线路设计阶段的一个难题,35KV的输电线路之中地线型号我们一般会选择GJ-35型号的线缆,而导线则一般会选择LGJ-L20/20型号的线缆。而为了应对长距离输电带来的风险,35KV的输电线路一般都会由C40级混凝土,用离心法制造的线杆。除此之外,在选择线缆的问题上,还应该尽可能选择那些高导电率以及高耐热性的线缆,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现在市面上的一种“钢芯铝绞线”是最适合35KV输电线路的实际需求的。[ 4 ]以上是对线杆以及线缆材料选择过程的基本概述,但是因为国内相关供应商行业内的竞争不断加剧,现在很多供应商都会选择通过降低成本来扩大自己的经济收益,这样一来生产的产品质量就很难保证了。所以说对于相关设计单位而言,根据实际输电线路工程的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物料供应制度,准确的选择合适的输电线路原材料并且保证其供给是很有必要的。在正式开工之前落实好这部分工作也能够保证总体工程施工过程的稳定性。
(四)抗冰以及节能降耗设计
在输电线路的施工以及后期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会遇到重冰区域,这其实也是和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系的。所以说就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而言,完善其抗冰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像35KV输电线路这样的长距离输电线路。现在想要增强线路的抗冰能力是通过重型抗冰塔技术来实现的,借助于重型抗冰塔会形成耐张力的地段,这就会从整体上提高输电线路抵御冰灾的能力。如果出现线杆垂直档距大的情况,就应该增加线夹出口导线出的弯曲程度。
众所周知,输电线路的电阻以及电流的数值越高,线路的线损就越高,所以从综合的角度来说,我们有必要对线路整体进行节能降耗设计。进行节能降耗设计的目的主要是降低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线损,从而保证输电单位的整体利益。目前节能降耗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改变走线方式进而缩短线路长度以及增加导线的横截面积来实现的,因为这些措施都可以降低导线的电阻。如果经过实际的测算,35KV的输电线路并不能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那就应该在保证整体投入的情况下对输电线路进行升级。将其升级到110KV,这样线损就能够比原先降低百分之九十。
二、完善35KV输电线路施工过程的具体措施
(一)施工应该遵循的原则
35KV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首先是应该建立起由项目领导人以及相关技术人员负责的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对施工过程全权负责,而且领导小组应该明确各部分问题责任的划分,通过完善管理制度的方式建立起高效的责任负责制。其次施工的过程要严格按照图纸来完成,完善施工团队的信息沟通,这样一旦出现问题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最后要强调的是施工过程的每一步都应该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进行,这一点可以通过对一线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来实现。
(二)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
35KV输电线路施工环节中的一些工序是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的,比如说架设进出线。如果在进行这些工序作业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重大的疏忽,所以说在明确35KV输电线路的进出线具体规格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对一线的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这样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更好的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可以由施工方为主体,邀请相关的专家来为一线的工人进行技术指导,也可以尝试进行职业技能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为他们营造了一个相互学习的环境,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而且他们也能够认识到就输电线路的施工而言一线工作的价值。这对下一步优化输电线路的施工管理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完善施工现场管理
从工程的角度来说,如果现场管理工作做好了是能够减少很多问题出现的概率的。对于35KV输电线路这种施工地域跨度大,难度大的工程来说这一点同样适用,所以说我们有必要完善35KV输电线路的施工现场管理。要以制度作为保证将这部分工作进行细化,一定要规范施工现场的物料以及设备管理,将这部分工作安排专人来负责。对于临时建设的线路,一定要做好防水工作,并且这种线路的搭建要由专门的电工来完成。要培养员工自觉维护施工现场秩序的意识,这样也能够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
(四)注重环境保护
如果施工过程中需要砍伐树木或者征用土地,一定要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规范来进行,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来作业,这样才能够真正的降低对于环境的影响。在填埋线杆时,如果填埋区域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就应该做好绿化措施,防止因为线杆的影响而出现水土滑坡的现象。这样才能够算是真正的“生态化施工”。
三、總结
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与施工是一个重点问题,完善这部分工作能够降低那些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出现的概率。目前对于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与施工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的一些细节都是需要我们去面对的,这样才能够真正推动输电工程的完善,保障居民的电能供给。上文根据笔者的经验对这部分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对改善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与施工现状有所思考。
参考文献:
[1] 刘钊.解析35kV输电线路的设计和施工[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163.
[2] 蒋胜先.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方案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3,05:52-54.
[3] 朱飞.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方案分析[J].机电信息,2012,09:134-135.
[4] 彭凯莉.35kV输电线路设计与施工方案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3,12: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