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5-30 09:56胡容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对策

胡容

摘 要:国家向农村提供公共产品来促进农村的发展,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实际上,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的需求存在着现实的矛盾。研究总结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对策,以期对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供给;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1-0028-02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三农问题的一部分,同时城乡二元结构差距表现在公共产品问题上,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路径能够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城乡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农村公共产品的基本内涵

“公共产品”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经济学,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亦称“公共物品”“公共财货”,1954年萨缪尔森发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将公共产品定义为:对某种产品的消费来说,个人在消费某种产品时,并不减少任何他人也对这种产品的消费。此后,对公共产品的定义学者们大多都在萨缪尔森所定义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和深化。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我们比较认可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是:所谓农村公共产品,是指为促进和提高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一定供给主体在农村地域范围内提供的具体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

二、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一)供给量不足且水平较低

水利设施方面,虽然修建了不少的水电站,但对于农民切身利益而言,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大大小小的水电站,而是实用的小型水利机器和农业机器;乡镇地区医疗设施落后,医疗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方面,政府投入了资金改善农村学校的环境,但是对于偏远山区的村校,其硬件设施有待更新换代,教师队伍素质也有待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低下,教育资源匮乏。总的来说,虽然政府每年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的支出很多,但是如果和农村实际需要对比起来,这些供应量是不足的。而且,这些公共产品的质量和水平也较低。

(二)政府主体单一

1.垄断主体阻碍除政府外其他组织的参与。政府一直以来都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单一主体,除此之外的其他组织并未参与进来,这就减少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也从根本上降低了供给水平,制约着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导致相关企业、社会团体和组织缺乏有效介入途径,同时降低农村公共产品多样性。受决策目标与资金限制,供给主体单一,供给公共产品数量有限、质量较低,同时民间组织与私人资本又难以大规模进入,导致难以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多样性、高质量的需求。

2.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不能真正反映农民的需求。自上而下地分配农村公共产品,跟从于政府的偏好,没有聆听群众的声音,不能真正反映农民的真实需要。在决策怎样提供公共物品时,忽略了农民的偏好,农民的监督权利形如虚设。同时通过走访了解到,近年来国家对于农村的发展制定了很多政策,但这种自上而下的决策缺少实践性,仍然存在于理论层面。

3.获得信息的表达机制不对称造成农民集体失语。一般村级都只有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农民在公共需求上缺乏有效的表达机制,农民的公共需求就只能通过“以政府之心度农民之腹”这种外在方式来表达。农民的想法得不到很好的反映,在公共需求上就会“集体失语”,反之,政府人员和村干部却认为“农民素质低,不积极参与”。在通过和部分村民交谈,发现这种不对称的表达机制在农村仍然存在。表达机制的完善对于一切工作的开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有很大作用的,我们都应该对其重视。

(三)思想认识偏颇

1.政府经济发展观的局限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匮乏并不是今天造成的,还和历史原因有着相当的关系。长期以来,基于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观念,政府主要致力在经济建设的领导和管理上。大量农村资源向城市倾斜,城市的公共产品由国家供给,而农村的公共产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由基层政府和农村集体供给的。

2.农民思想的局限性。在现实生活中,农民自身的局限性是在对于公共物品的需求上有一些观念上的扭曲,错误地判断自身对于公共物品的需求,搭便车现象屡屡发生。过分依赖政府解决现实的社会难题,同时对于公共物品提供的成本和收益产生幻觉,过分使用公共物品,这对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完善是十分不利的。我国是历史悠久大国,某些封建思想已根深蒂固于农民的心中。对于某些公共产品可能农民的要求并不高,但安于现状的心态与时代快速发展的格格不入也是现在农村普遍存在的。

(四)监督机制不完善

社会对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关注焦点更多是放在前期资金投入上,而农民没有合理有效的途径来监督公共产品供给过程,这样公共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相应监管机构和措施就会不完善。当出现决策漏洞、工作失误时也就很难明确追究责任人的责任。走访发现,农民对于政府政策的监督意识是模糊的,他们一般都只关注政策中自己的受惠情况。而对于其中具体的步骤和要求他们并不关心,同时对于政府决策的监督通过什么途径以及怎样监督,农民的意识也是淡薄的。

三、完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路径

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存在很多问题,若只靠中央政府和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是无法满足农民需求的,所以需要合理利用社会力量,多层次、多元化吸收社会资源。努力完善国家体制,多元化投资和提供,融合各种资源促进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一)国家体制方面

1.完善国家财政体制。政府调整财政的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资金倾向于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中央财政在地方财政的支付力度要加强,同时省级政府和镇级政府分配财政的能力要加强;构建完善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的基层财政管理体系,保障基层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2.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建立并完善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首先,拓宽农民需求表达渠道。把属于村民自治的事务交给农民自己治理,培养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意识,提高其素质,实现有效供给。并且,通过投票选举和抽样调查的方式实现农民多样化的表达需求,同时政府在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时,要充分了解农民需求,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全过程。

3.完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首先,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精减政府服务人员,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其次,在规范农村税费制度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取消各种税费,建立城乡公共财政制度和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运行体制,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二)供给主体方面

1.政府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并关注农民的需要。政府首先要转变观念,既要注重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又要注重其质量。在实际工作中,与农民直接相关的部门,要清楚农民真正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广泛征集农民的不同意见,并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农民最急需的地方。在制定公共产品供给政策时,要有长远规划,尤其注重农村教育和农业科技等基础要素的投入。充分发掘农村的“造血”功能,引进高级人才开发农业技术,帮助农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增收。

2.市场或非政府组织积极配合政府并发挥应有作用。由于大部分地区政府仍然垄断着所管辖区域内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所以非政府组织和市场的力量在这一领域并没有发挥作用。其他非政府组织应该积极配合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建立起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实现供给决策机制、供给主体和供给资金等方面的多中心运行,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并协力配合。

(三)其他相关方面

1.加强人力资源供给。政府相关部门配合农村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适时进行前瞻性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根据日常工作需要和各项行政职能变动,适时调整乡镇政府雇员的人数和类型。除积极引进人才外,要采取措施提高现有公务人员的公共服务素质与办事能力。建立长期的公务员岗位技能培训体系,对公务员进行农业、信息技术、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公共管理等知识培训,增强公务员为农村、为农民办事的本领和能力。

2.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监督制度。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监督制度,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完善监督立法,建立健全与农村公共品供给相关的监督程序和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的听证制度,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发挥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监督检查作用,提高农民参政、监督意识。

3.拓展多渠道融资体制。首先,国家加大向农业的财政倾斜力度,提高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水平,保证供给资金持续增长。其次,鼓励集体经济组织投资。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可以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给予资金支持。再次,鼓励农民个体投资。激发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的热情,在个人自愿的前提下,向农民筹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资金。最后,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建设,为农村建设提供资金。

参考文献:

[1]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2] 李宁.从《乐记》考辨艺术的起源及其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J].克拉玛依学刊,2016,(5).

[3] 熊国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透析与路径选择[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 丁颖,王璐.完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研究[J].农业科学研究,2007,(3).

[5] 李宁,徐真,王凤帝,吴春华.曲阜文化资源产业化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4,(17).

[6] 李宁.邹城市上九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广东蚕业,2016,(1).

[7] 焦明甲.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路径[J].经济导刊,2010,(10).

[8] 何佳丽.孔子治学思想研究[J].明日风尚,2016,(7).

[责任编辑 刘娇娇]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