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汛恒
摘要: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许多高校选择在异地设立新校区进行办学。异地办学模式下,校区氛围营造以及学生习惯养成是新校区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实行“五早一晚”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重要举措。实施过程中,“五早一晚”制度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在“打基础、抓特色”的目标下形成的“五早一晚”量化管理制度,采取“量化考核,细化项目,抽查指导,强化奖励”等办法,能有效推进“五早一晚”的落实。
关键词:异地办学;五早一晚;量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067-02
一、引言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进而向普及教育阶段发展。我国自1999年高校大幅度扩招以来,许多高校的教学、宿舍等资源变得相对紧张,面对这一困境,很多高校选择在异地设立新校区进行办学。[1]异地办学为高校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给高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因为校区的增多不仅意味着规模的扩大和人数的增加,同时也导致了管理幅度的增宽。如何结合异地办学自身情况,解决新校区长远发展问题,值得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二、新校区部分发展问题与“五早一晚”的提出
异地办学模式下,新校区发展需要突破不少瓶颈。其中,校区氛围营造以及学生习惯养成便是两个重要问题。就前者而言,“新校区一般都是建在缺乏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的‘文化荒漠地带,往往在地域上与老校区距离甚远,新校区教师‘走教现象严重,加之办学时间短,缺少历史积淀,校园氛围难以形成”。[1]此外,以“职能模式”设定的新校区其学生组成往往低年级学生缺乏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学生群体的奋斗目标难以确立,难以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就后者而言,良好习惯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保证和现实依托,但是,目前不少大学生认为,“60分万岁”成为部分大学生为自己设定的新的学习目标。[2]许多大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纪律松弛,学习散漫。此外,新校区无专业教师留守,学生难以有针对性地制订专业发展目标,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
“五早一晚”正是基于上述两类问题而提出的。就广东财经大学而言,“五早一晚”是指“早睡、早起、早读、早练、早餐、晚自习”。经三年多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该校开创了“五早一晚”学风建设活动的良好局面。就新校区的整体氛围而言,由于引导学生早起学习与运动,使课室的读书声和球场的欢呼声相互映衬,既营造出新校区严谨好学的氛围,又提升了新校区的生机与活力;就学生习惯养成而言,通过严格的作息要求,唤醒了学生个体行为自觉,使其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态度更为端正,专业思想也更为稳定。
三、“五早一晚”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虽然,“五早一晚”对新校区氛围营造和学生习惯养成有较大促进作用,但是仍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就广东财经大学而言,该校新校区选址在佛山市三水区,采取“2+2”办学模式,即一、二年级学生在新校区学习,三、四年级学生在总校区学习的办学模式。“五早一晚”工作在学生工作部统一领导下,由各二级学院具体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二级学院虽然在执行主体和执行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基本出现了以下共性问题。
1.缺少学院层面制度,固有惰性与观念阻碍早起。“早起”是“五早一晚”的关键点。但是,人的固有惰性与观念阻碍早起,荀子曾言,“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3]可见,每人都有情性,而且许多大学生将大学理解为自由的天堂,四年只为求一纸文凭,不再将主要精力用在学业上,熬夜玩游戏、追剧,白天晚起缺课。长此以往,便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不良习惯。对于无法早起而导致缺勤的同学,传统的处理办法便是通报批评以及辅导员谈话教育。由于缺乏如《学生手册》中的《管理规定》或《处理办法》等文件的支撑,学院没有处分消极对待“五早一晚”的学生的依据。由于手上无“利剑”,辅导员的谈话教育或通报批评的效果并不明显。相比而言,学生课堂缺勤后的谈话教育就甚为有效,原因在于学校的《纪律处分规定》和《学位授予规定》中明确了课堂考勤记录与纪律处分及学位授予的直接关系。于是,是否可以思考从二级学院层面制定某种与其利益相关的制度?
2.组织管理人员不足,多元需求增加管理难度。就广东财经大学校而言,新校区的各个二级学院均约有二十多个班级,近千人。由于校区无任课教师留守,“五早一晚”管理者是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及学生干部。D学院主要由学术部与体育部承担考勤任务,但往往体育部和学术部人数较少,难以在组织活动的同时对全院学生进行监督。例如,D学院曾经尝试组织班级拔河比赛,但是由于班级较多,体育部人员难以在组织活动的同时对全院学生进行考勤,部分集体荣誉感不强的学生就会钻空子,从而导致群体仿效。D学院鼓励学生以兴趣和具体需要进行“早读”和“早练”的选择。例如,参与校级社团和院级社团为单位的“早读”和“早练”,但是校级社团成员构成复杂,活动地点多变,难以全面监管,容易出现借社团训练为名而不早起的情况。“五早一晚”的组织实施需要投入较多的人手,需要从执行组织架构和监管方式进行提升。
3.自上而下设定项目,难以激发学生真正兴趣。特色活动是“五早一晚”的重要载体,D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分别制定“早读”和“早练”的特色项目。然而,施行过程中,以学院为单位的项目仍然过大,比如每月一次的“英语视听说训练”旨在利用英语演讲视频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和学习兴趣。然而,这种方式只得到了部分班级的支持,部分班级希望开展其他项目,部分班级对任何项目都不感兴趣。
4.缺乏激励机制刺激,难以生成长期坚持动力。正如上文所言,处理缺勤情况的普通方法并不能真正解决缺勤问题。原因除了人之惰性外,还因未能涉及每位学生自身利益及班级整体利益,缺乏具体可行的奖罚机制。就教育心理学而言。低年级大学生仍处于“心理发展缓慢期”,角色转变仍未到位,中学阶段以分数为中心的外在激励手段对其影响深远,心理定式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在其内在驱动力未形成之前,仍需要形成外在激励机制促进其养成良好习惯。
四、量化管理制度:“五早一晚”问题的突破
(一)量化管理制度内涵
在“打基础”的目标下,对每个班级每位同学的“五早一晚”情况进行量化管理,形成档案式的考勤登记数据库,使每位同学“早读”和“早练”数据都记录在案;在“抓特色”的目标下,坚持“兴趣切入,项目驱动”的基本思路,实行细化特色项目管理,变集中检查为抽查,并且结合奖金、荣誉锦旗以及综合测评等方面的奖励,实现“量化考核,细化项目,抽查指导,强化奖励”,将“五早一晚”贯彻到全体学生中。就量化分数而言,最终班级量化分数以基础分和特色分构成,基础分为100分,每班“早读”和“早练”缺勤一位同学扣除0.5分。特色分为20分,按照参与度、活跃度及效用度等维度进行打分。就组织架构而言,在原有的组织架构下,强化学生组织协助管理,即通过学术部和体育部两个部门学生干部对同学们的“五早一晚”情况进行跟踪考核,实现责任到人。每位学术部和体育部成员负责一个班级,避免了因班级人数不一而造成混乱。此外,组建学院“早读”、“早练”特色项目考核评估小组对各班级的特色项目进行抽查考核。就激励机制而言,D学院对每月量化统计结果进行公示,各班无异议后,对量化总分排名前六的班级颁发流动红旗、奖金,以及奖励排名第一的班级每人0.5综测分。每月发放奖金800元,第一名奖励300元,第二名奖励200元,第三名奖励150元。而惩罚措施是对缺勤总数过多的同学或班级,辅导员及班导师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并给予通报批评。
(二)量化管理制度成效
1.形成量化制度,借助班级力量自发推动。针对“缺少学院层面制度,固有惰性与观念阻碍早起”的情况,学院出台的《“五早一晚”量化管理实施办法》,将学生参与“五早一晚”与其个人利益、班级荣誉等挂钩,形成制度约束。由于该制度中分数排名清晰明确,并且对每位同学的情况都进行记录并公示,班级群体力量会对因缺勤而影响班级分数的同学提出要求,从基层形成力量推动“五早一晚”的落实。
2.完善组织架构,项目抽查降低工作难度。针对“组织管理人员不足,多元需求增加管理难度”的情况,该制度间接促进执行主体加强自身建设,在原有组织架构下,成立专项考勤管理小组及保障其成员数量,并通过培训增强其素质与能力,为制度的执行提供组织保障。此外,改变以往每个班级项目全盘检查形式,在具体激励机制的支撑下,实行对特色项目的高密度的抽查,为考勤人员减负。
3.项目自下而上,实现细化兴趣项目管理。针对“自上而下设定项目,难以激发学生真正兴趣”的情况,该制度设立特色项目模块,该特色项目经由各班班委组织策划和班级民主讨论后生成。形成的项目符合学生自身意愿,增强其主体意识,激起其真正兴趣,真正做到“项目各班出,班班有项目”。
4.形成外部驱动,奖惩结合促进学生遵守。针对“缺乏激励机制刺激,难以生成长期坚持动力”的情况,该制度与学生自身利益和班级荣誉相结合,并形成了通报批评、综合测评加分和班级奖金等方面的外在驱动措施,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也因此逐步养成良好习惯。此外,虽然“五早一晚”形成量化管理制度是必要的,但是制度上的约束毕竟是外在的,学生对“五早一晚”的正确认识和观念的内化才是核心。所以,推行“五早一晚”应该在制度的框架下,继续通过思想教育等方式使其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推进“五早一晚”的落实。
参考文献:
[1]于磊.多校区高校新校区管理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3,10.
[2]石晓娟.大学生养成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23.
[3]郭春牛.明辨与治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