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紫晨
近日听到有人说只有理科完全学不走的人才学文科,于是我有点怒了,于是写了这个。我觉得这种偏见太恼火了,文科生就只有写点东西“泄愤了”……
以我愚见,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就一直以两种力量推动时代前行:一种是科学上组成这个世界的物质,另一种是自鸿蒙初开就存在的人的情感。这两种伟力是相互依存,无法离其一而行之的。物质首先是生存的基础,人类文明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非常困难的存续,情感终会被生存的压力摧毁殆尽。我不知道这样举例对不对,近代中国的耻辱就是这种“物质”的落后才开始的,即使我们的文明几乎无人可及。同样,没有情感,没有精神文明的高度发达也是毫无意义的,这一点在反乌托邦小说里有太多论述。以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为例,人类的科技已经能人为控制新生儿的社会地位、学识、形态,高等的阿尔法人和低等的德尔塔人有天渊之别,而这一切都是生来便被决定的。行尸走肉般的在高度文明中生存和怀着信仰在饥饿中残喘,都是不具有进步意义的。
对于同一事物,这两种派别也在不同的方面看问题。古人定义世界,是以时间为概念,他们所说的“世界的四个角落”当然不是指真实存在的地点,而是定义时间的四个时间节点;柏拉图说的赫拉克里特斯不能两次跨入的同一条河流,当然也是以时间为度量的。举起灯在黑暗中划圈,就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圈,只要动作持续不断,这个光圈就会一直存在。同理,他们认为构成宇宙的主题是时间,星辰和天体依靠不断运动而维持它的形态,组成哲学概念上“时间和空间上无穷无尽”的宇宙。现代科学则以空间定义世界,这也是两者之间截然不同的原因之一。
如今的中国教育文理分科在一定层面上就代表了这两种派别,情感和物质,人文和科技,时间和空间。当然,剩下不能完全肯定的部分,是因为这种制度下分出的两派无疑带有一定的功利思想,不是为了人文和科技上的进步而划分,造成了一定的误解和问题。即使未来不再分科,也就是“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一块木板”,但为什么所有的木板一定要构成一个桶呢?为什么木板参差不齐的桶就非要用来装水呢?就不能成为一个艺术品吗?我想这也许就是误区,因为科学的相对难度和择业广度而难免产生一些偏激的看法。
这和目前中国的国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真正富足无忧了,我们才能越过“院校和专业的多少”、“择业范围的广窄”来看待这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这样就又回到了文章开头我提出的观点:人文和科技一定要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即便如今人们的观点和目光还暂时不会改变,也需要有这样的意识:文科非鸡肋,理科也无法站在一个制高点来评判文科是“死记硬背”、“只有理科学不走的人才选择文科”。这样的看法其实并不少见,我想这也许是社会高速发展,众多矛盾集合的今天的一种普遍表现。举例来说,中国切尔西球迷比例远大于英国本土,一大部分原因是球队成绩好,球迷在谈论时更有面子。足球文化需要百余年来积淀,变成骨子中的观念和爱好,而不是面子。同样,对这最后几批文理科生要改变两极化看法的确需要更长的时间。要不带面子的看问题,也需要时间。
我脑海中常有绮丽的画面,所以这是我的志向;你心灵中总存理性的思维,因而这是你的方向。
做出这样的选择并非逃避,而是为了迎向与生俱来的情感。人人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这就是我们最长的那块木板。就像抽象画并不描绘具体的事物却仍美不胜收,也不必为了装多少水而带着有色眼镜活一辈子,那其实并不是度量人生意义的唯一尺度。某部电影里有这样的台词,“度量你的屁股都需要两组数据,凭什么一组数据就能评断孩子的人生?”
我们头顶是同一片亘古苍穹,也脚踩着同一片广袤大地,我们赤裸地从同一处新生,我们也终将归向永恒的结局。既然同根同源同相生,不如同道同路同归去。
梦想遥不可及,人与人终要携手相伴,行向开满鲜花的远方。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