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涛
又是一个秋天,小菲躺在病床上已经一年了,窗帘被拉上了,阳光透不进来,整个病房也是死气沉沉的。
去年秋天,小菲收到北京舞蹈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同时也收到舞蹈大赛的复赛入围通知,那年是小菲最快乐的一年,小时候的梦想就快实现了。可是,她在四楼的楼梯上意外地摔倒了。
医生说,她恐怕不能再跳舞了,小菲的妈妈看着昏迷不醒的小菲,泪流满面。“妈,我是不是不能跳舞了?” 小菲醒来的第一句话让妈妈心酸极了。
本来开朗、活泼的小菲,一下子变得沉默了。有时候,她一整天不说一句话,看着那双白舞鞋发呆,要不就看着录取通知书低声哭泣。
妈妈安慰她说:“小菲,出去散散心好吗?”
“妈,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跳舞的梦想破灭了,我还能干什么?为什么呀?这到底是为什么?” 小菲开始乱扔东西了。
听到东西摔碎的声音,妈妈赶紧出去。在门外听到女儿的抽泣,妈妈也难过得泪流满面。
小菲开始锤打右脚,哭着说:“起来呀,起来呀!”
妈妈跑过去,抱着小菲,说:“菲儿,别这样,医生说你可以好的,肯定会好的!”
话音刚落,母女俩抱头痛哭,连一旁的护士也难过得直掉眼泪,病房里气氛“十分悲哀”。
妈妈出去打水的时候,进来一个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可爱得很。小菲见了她,一直锁着眉头,说实在的,小菲不喜欢有人来。
“姐姐,你有录音机吗?我想跳舞。”
听到“跳舞”两个字,小菲又想哭了,很不耐烦地说:“没有,没有,没有,走开!”
小女孩坐到对面床上,很委屈地看着小菲说:“对不起,姐姐疼吗?我化疗时可没有哭。”
小菲很惊讶,抬头,这才发现,小女孩的头发只剩下稀稀拉拉几根。小女孩笑了一下,小菲也笑了,许久未见的笑容。
第二天,小女孩又来了,说:“姐姐怎么不出去?外面好漂亮!”
“姐姐,妈妈说你以前是市舞蹈大赛的冠军,跳舞一定很漂亮,姐姐的腿很快就会好的,为梦而生,加油呀!”
从此,小菲渐渐收拾好悲痛的心情,为了梦想向前冲。每天早晨打开窗帘,愿意让护士们搀扶走路。一个月后,她可以一个人扶着墙慢慢走了。可小女孩不见了,小菲问妈妈。
“你说小灿?那孩子可坚强了,得了白血病,现在越来越严重了,唉,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听说,明天还有手术。”
小菲扶着墙,走到小灿的病床,小灿浑身都插满管子。见到小菲,她很兴奋。
“疼吗?”
“不疼。姐姐可以走路了吗?那就好。”小灿吃力地说,“姐姐,为梦而生。等我好了,你就跳舞给我看,好吗?”
小菲含着泪点点头。回到病床,小菲连夜折了365只千纸鹤。第二天,在手术室门口等小灿,还有许多人,都是从小灿那儿重新迈出追梦脚步的。
可是,小灿再也没能出来。小菲很悲痛,但想起小灿“为梦而生”那句话,就更加努力地进行康复训练,练习走路,直到大汗淋漓……
一年后,小菲的腿奇迹般地好了,她在小灿的墓前,跳起了“为梦而生”的舞蹈。
她也告诉每一个怀揣梦想但与现实有距离的人:“不学小蜗牛,倒在追梦的路上。为梦而生,与逆境抗争, 奋斗不息,终究有一天会来到泰山之巅,高声吟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评点】
“为梦而生”,这对平常人来说,还是较为容易的,但对腿残的小菲来说,确实难于上青天。活泼天真的小灿的出现,使小菲重新迈出追梦的脚步,战胜病魔,终于重登舞台。小作者这样构思行文,主要是想告诉人们:理想与现实有太远距离时,只要目标恰当,那就要“为梦而生,与逆境抗争, 奋斗不息”,永不放弃。这样的立意切合材料的要求,准确挖掘了材料的内涵。习作以对话描写见长,人物语言朴实无华,能凸现出人物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