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海燕
数学是一门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使数学教学生活化、生活材料数学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只有如此,数学才不再是枯燥的、抽象的,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
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
数学存在于生活中,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生活实际,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实例,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务。比如,笔者在讲解《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这一课时,书上有一道练习题:“全班43人,去丛林探险,每辆小车坐8人,如果都玩这个游戏,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会有剩余的人吗?”笔者把“去丛林探险”改成“到儿童乐园玩矿车飞跃”,因为是去儿童乐园,接近孩子的生活,所以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很快投入到解决问题中。笔者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孩子们不一会儿就得出结论:43÷8=5(辆)……3(人),笔者接着又提出:如果玩激流勇进,每只船坐6人,如果全班都玩,必须租几艘船?学生汇报:43÷6=7(艘)……1(人),笔者问:“最后1个人也需要一艘船吗?为什么?”孩子们议论开来:有的说要,有的说不要。笔者让意见不同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因为题目是要求全班都玩,所以所需船数量为:7+1=8艘。笔者在这节课中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让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动手、动脑发现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使他们在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如在《角的认识》一课中,笔者设计了一个知识拓展题:“正方形减掉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有的学生说剩3个角,有的学生说剩5个角。笔者问:“为什么答案不一样?”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考虑到剪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答案也会不一样。学生讨論剪的方法后再动手剪一剪。笔者一布置活动,同学们就认真剪起来。剪完后,笔者挑了几个不同答案的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答案一目了然:剩3个、4个或5个。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笔者如果没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他们就发现不出问题,也解决不了问题。总之,学生通过实践,对所学数学知识理解更深刻了,还明白了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生活情境,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枯燥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精心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探究数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被激发出来。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出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同时理解面值相等的人民币才能够交换,笔者创设了文具店购物活动这个情境。笔者在讲台上面摆放几种标价不同的物品:铅笔6角一支、尺子1元一副、橡皮5角一个、练习本3角一本、卷笔刀8角一个。指定几名同学做售货员,其余同学分组当顾客来购买不同的文具用品。活动前,笔者告诉他们购物时应该守秩序、讲文明,还有在人民币上不要乱涂乱画,养成爱护人民币的好习惯。在笔者的创设下,教室俨然成了文具用品商店,学生通过购物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在“做数学”中学习、巩固、应用、创造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让生活中的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