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
摘 要: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日益活跃,志愿工作也逐渐从校内走向校外。然而在志愿工作发展势头良好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难题。例如如何改进大学生志愿协会管理体系、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等问题。本文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以浙江财经大学大学生志愿者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一一剖析。
关键词:志愿者;管理体系;志愿服务项目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感恩文化和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推广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广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而当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在高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时,它的管理体系和志愿服务项目规范化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以笔者自身工作经历为参考,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一剖析,以期对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提供一些浅显思考。
1 如何改进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管理体系
目前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由于管理体系等原因,会出现人员情况不稳定、配置情况不合理等因素。因为志愿者作为一个公益类的组织,以大学生自发性行为为主导。所以会出现志愿者群体不稳定,常常做完一个活动换一批人的情况。因此建立体系化的管理方式,是培养专业化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的重要因素。针对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建设分为两个部分,分別是制度性管理和职能性管理。
制度性管理体现在对志愿者的激励措施上。志愿者虽然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组织,但是必要的激励手段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课堂学分设置上,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第二课堂学分,将参加志愿者的小时数转化为学分。
职能性管理指的是志愿者协会内部组织的架构,以浙江财经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例。浙江财经大学校青协从03年成立至今,已有13个年头。协会组织架构较为合理。协会设有理事会,九个部门(办公室、实践部、宣传部、新闻中心、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中心、外联部、财务部、阳光爱心部、综合服务部),礼仪队及12个二级学院分会,其中,在校青协任职的志愿者有300余名。协会中各个部门相互合作相互协调,但同时都拥有自己的特色和本部门的活动,共同促进协会的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体系化的志愿者协会,不仅依托志愿者开展活动,更需要细致的分工和固定的工作人员。在开展每一项活动时能够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联动作用,通过志愿者招募、外联对接以及实践部的活动组织,保障项目能够高效开展。
2 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
目前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也是日益凸显的问题。高校拥有丰富人力和智力资源,在志愿服务中如何依托这些优势将大学生志愿者能够有别于社会志愿者。这将是我们思考的命题。
高校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依托学科优势,发挥专业所长进行相对应的志愿服务。例如师范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安排一些爱心家教、暑期候鸟的助学活动;法学专业的同学可以利用专业知识服务于社区法律知识普及等。通过策划一些专业项目,使高校志愿者能够发挥所长,服务惠利大众。同时改变传统志愿者工作方式,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相关专业的志愿者招募,使志愿服务更有针对性。
高校志愿者与社会志愿者相比,在策划服务项目时更具创新性。高校由于学科和生源优势,可以拓宽更多志愿渠道,建立固化志愿品牌项目。例如高校志愿者可以将视角涉及生态环境、非遗文化保护、偏远地区助教、文艺下乡等项目。将志愿服务项目延伸民生、文化等领域,使志愿服务落到实处,能够更好地服务大众。
与社会普通志愿者相比,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在更多平台上展现自身风采。在一些大型国际峰会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例如每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志愿者大部分从浙江省的各所高校招募,并且出色地完成相关工作。因此对高校志愿者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专业性培训,让这支力量能够胜任更多任务。首先我们应当加强对志愿者工作的日常培训,促进志愿者在服务内容上的人性化和精细化水平。培养志愿者们用更加积极向上的面貌投入志愿服务中,在国际的舞台上展现高校志愿者的青春风采。
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营造感恩文化氛围。我们通过校青协平台可以发挥育人功能,从而加强大学生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属于当今社会高知群体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年轻力量。学校通过校青协的平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公益意识。公益意识是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志愿者精神的基本内涵。①在活动中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从而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3 结论
校青协在校园感恩文化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培养关心社会的公益心。因此高校建立一支长效发展的志愿者队伍极为重要。本文从改进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管理体系和提升志愿服务质量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通过笔者的一手调研,能够为如何打造一支专业、朝气的高校志愿者队伍提供一些借鉴。
注释:
①马彦周,曾艺:《高校志愿者工作管理创新思考》载《文学教育,理论月刊》2009年,第12期。
参考文献:
[1]杨明明,袁贺超,张雨衫,赵梦如,董 玥.基于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体系的一些思考[J].经营管理者,2009年,03期.
[2]俞天琦.高校志愿者工作:问题、成因及其创新路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5月,第34卷,第5期
[3]马彦周,曾艺.高校志愿者工作管理创新思考[J].文学教育,理论月刊,2009年,第12期.
[4]钟慧.略谈新形势下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J].琼州学院学报,2009,8月,第16卷,第4期.
[5]王达梅.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基于“职能→机构→体制→过程”的四维分析[J].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11期.
[6]姚承斌,马丽娅.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商业化管理[J].法制与经济,2008年12月,第1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