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川
摘 要:学界对康德的研究多是在“对康德的三大批判的研究”这一维度,对康德的印象也建立在这一维度的研究之上。“康德的先验原则在历史生活中如何得到表达”的维度却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拟对这个维度进行考察,以弥补研究之不足。在对这个维度的考察中,作者将关注点收缩在对康德育思想的研究视角上,以《论教育学》为基本文本,对其教育思想及其哲学本质进行解读,考察康德哲学中的先天能力是如何在儿童身上通过教育得到现实化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自由人格的塑造。
关键词:康德;哲学;教育;先天能力;自由人格
一、对康德的教育思想进行明晰地定位
就“教育学”,或者更明确来说,“教学论”这个词本身有对应的英文单词Pedagogy,它自身有着丰富的内涵;与Education有着根本区别。以上翻译的细微出入,使得任何一个严谨的学术之人不得不由此思考:当我们在讨论康德的教育学思想时,应该在何种意义上将其理解为Education,何种意义上将其理解为Pedagogy?与此同时,既然《论教育学》是作为一个哲学家对教育进行思考的产物,我们同时必须明确教育与哲学的关系。教育作为人的先天能力及原则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化表达的途径之一,则需要立足于实践哲学来考察。在康德的哲学划分中,实践是个需要小心处理的概念。1.康德区分了技术实践和道德实践;2.那么这和他的教育思想中的“实践”概念有何内在联系?他在《论教育学》中对自然性教育和实践性教育作出的区分,其哲学基础(根据)在哪里?作者想通过对以上两方面问题的探讨,对康德教育思想进行明确定位。
二、深化对康德教育思想的实质及目标的认识
首先是对康德教育思想的实质的探讨。由于第一点中提及到的其教育思想本身的定位问题还尚待考察,这就使得其教育思想的实质得不到一个系统的、基于哲学基础的阐释。1.康德教育思想的实质是要让人性中的自然禀赋通过动态的教育过程,均衡地发展、现实化出来。在对其教育思想实质的解读中,就需要对作为手段的教育诸细节、自然禀赋的具体内容(即这些自然禀赋到底包含哪些具体的能力)。2.实质中所隐含的问题(即自然与自由的结合的问题)作进一步阐释。其次,是对康德教育思想的目标的分析。根据第一部分对康德教育思想进行的实践哲学的定位,《论教育学》的自然性教育部分和道德性教育部分分别对应了技术实践和道德实践。其教育目标也由此得以确立:(1)在技术实践层面所要实现的目标,即先天能力如何在小孩身上现实化肉身化,先天能力如何通过教育得到培养、在教育中如何得到表达;(2)在道德实践层面所要实现的目标,即如何从技术实践向着道德实践的目的自身突破,从一个诸能力、原则已得到肉身化却尚受监护状态的小孩到能够实现自我启蒙、摆脱了监护的状态的成年人的蜕变。
三、动态地展现康德教育思想的实现过程
康德教育思想的实质应该渗透、体现在《论教育学》的具体教育目标及实施过程中。教育作为人的先天能力及原则实现的关键,本质是实践性的。这种实践性建基于可具体实施的方案,即可操作性上,因此对康德教育的研究不仅需要展示教育方案自身清晰的框架结构和严谨的内在逻辑,还需要展示教育过程的动态化(即如何将先天原则仿佛是“灌注”到儿童体内,又要让其把这些原本就具有的禀赋发展、体现出来;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按实践性教育的各个环节实现对自由人格的塑造)。因此在这一部分,作者第一步要展现的是,Kant教育思想在技术实践层面上是如何得以实现的,亦即在其对低等能力和高等能力的划分基础上,知性、判断力、理性能力的培养过程;第二步要展现的是,Kant教育思想在道德实践层面上是如何得以实现的,亦即:技能、明智、道德性的培养过程。通过以上两个步骤,我们可以看到其教育思想中的技术实践是如何一步步引向道德身份的。这一部分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生动、鲜活的有关康德教育思想实现过程的图景。
通过这篇论文,作者要研究的主导性问题是:“康德的先验原则在历史生活中如何得到表达”的维度下,其哲学中的先天能力是如何在儿童身上通过教育得到现实化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自由人格的塑造。在这个主导问题之下,作者回答以下问题:1.如何定位康德的教育思想?2.康德教育思想的实质及目标是什么?3.其实现过程是如何通过《论教育学》得到展现的?
教育学的实践性质决定了这篇论文将决不只是一次单纯的哲学基础的论证,它还应该是教育手册,给教育工作提供指导性的帮助;教育者可以根据这个手册对现实的儿童进行现实的教育。而至于能将人教育至何种程度,这个手册不能给出一个保证,但是如康德自己在《论教育学》里所言,“那种要把人的所有自然禀赋发展出来的教育的理念,当然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这样的教育理念是我们可以当做理想并为之努力、不断趋近的。
参考文献:
[1]Kant on Education,trans. Annette Churton,introduction by C.A.Foley Rhys Davids (Boston:D.C. Heath and Co.,1900).
[2]康德.邓晓芒译.实用人类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3]Randall Curren,ed.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3.
[4]Klas Rothand Chris W. Surprenant,eds. Kant and Education:Interpretations and Commentary.Routledge,2012.
[5]俞吾金.一个被遮蔽了的“康德问题”——康德对“两种实践”的区分及其当代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