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证券与期货专业人才需求现状的调研与分析

2016-05-30 07:56黄侃梅张炳达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9期

黄侃梅 张炳达

摘要:本文采用调研报告的形式,通过实证调研,客观呈现证券期货等金融机构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岗位需求、技能需求情况以及高职毕业生在证券期货机构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情况。旨在为今后高职院校证券期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依据,并针对当前高职证券与期货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证券与期货;高职专科;应用型人才教育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139-03

近年来金融行业就业门槛不断提高,给高职学生带来了沉重的挑战,就业率、对口率持续下降。与此同时,证券期货行业在人才需求上出现结构性矛盾。可见,当前经济形势下,对证券与期货专业学生的培养定位亟待完善。具体改进措施,就取决于证券、期货金融机构等“人才消费方”对高职专科证券与期货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结果。

一、高职院校证券与期货专业人才需求调查研究方案设计

1.目的与原则。按照国家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中国证券期货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所列目标,到2020年我国证券期货业实用技能人才接近百万。因此,如何培养符合上海证券期货相关机构紧缺急需的高职专科层次的专业人才,找准培养方向、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按需培养,是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所在。考虑到针对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实际情况,调研方案设计必须考虑到用人单位需求、学生自身感受以及其他高校相同或类似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条件,必须注重调查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制定切实有效的调查方案。同时以一定的样本量反映对总体的代表性,而对单个样本则要求信息的准确性。因此方案设计的原则是:突出重点调查项目,尽可能获得较多的信息。在抽样技术方面,原则上采用分层(类)、整群抽取的做法。

2.问卷及访谈大纲设计。为了确定证券和期货公司人才需求缺口,根据上述原则,课题组成员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高职院校证券与期货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同时,我们针对不同调研对象设计了三份不同的调查问卷,即《用人单位对证券期货业人才需求调查表》、《高职大专毕业学生在证券期货业工作情况调查表》、《财经院校证券期货相近专业教学情况调查表》。

3.样本量决策、样本群与样本点。本调研主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证券(期货)营业部经理、部门经理,第二类为高职学历、大专学历在岗员工,第三类为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专业的院校的教职员工。针对第一和第二类调研主体,我们用随机数表从全国证券公司营业部、投资公司中抽取14家机构,分别为海证期货公司、倍特期货公司上海期货大厦营业部、倍特期货公司重庆营业部、国都期货公司上海营业部、山西三立期货公司上海期货大厦营业部、招商证券上海翔殷路营业部、上海证券公司、海际大和证券公司、上海老庄投资公司、华泰证券公司广州营业部、安信证券公司成都营业部、南证期货公司常州营业部、上海某私募投资公司等。随后又对这14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内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与企业内高职、大专学历员工进行分层(类)随机抽样调研。每家发放10份调研问卷,总共发放了140份,被调查人所处证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公司岗位、职务等不同,有高级管理人员、营业部经理、营销经理、客服、市场部经理、后台部门主管、投资顾问、市场开发人员、私募基金在期货营业部工作的操盘手等。实际调查历时半年,取得有效调查问卷共计105份。针对第三类调研主体,课题组罗列了国内开设证券期货专业的财经院校,采用普查调研的方法,通过电话、发函的方式进行调研邀请,对每个学校的专业领导发送1份问卷,最后获得各金融院校相关专业的12所学校所填写的有效问卷。

二、高职证券与期货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1.高职证券期货人才需求现状。从14家机构收回《用人单位对证券期货业人才需求调查表》问卷的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如下:第一,市场最看重从业者的道德素质和情商修养。被调查者中有52%的相关企业管理者看重员工吃苦耐劳的精神,17%的被调查者要求员工具备较好的岗位适应性。这一数据与目前社会对金融工作人员的道德要求和现有研究成果的倡议内容是相同的。说明对高职证券期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刻苦精神和应变能力的培养不论何种岗位都是需要的。第二,在基础知识与技能方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较高要求。其中50%的被调查者认为毕业生应当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说明在教学中适当加强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必要的。第三,调查中,72%的被调查者选择把高职高专毕业生安排在市场营销岗位,61%的被调查者选择安排在操盘手和交易服务岗位,7%被调查者选择安排在前台接待岗位,5%被调查者选择安排在后台管理岗位。说明该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需求主要是经纪营销、交易服务、操盘手,这就给教学课程和实训内容改革方向提供了指导依据。第四,用人单位更看重应用型的高职高专学生,对不同岗位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重要性高于全方位的知识技能。调查显示,针对市场营销岗位,认为毕业生应当掌握证券期货基本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市场产品相关知识的被调查者占94%,认为毕业生应具备全方位的知识和技能的占比27%。针对交易服务和操盘手岗位,8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主要具备证券期货基本知识、较高的交易水平,而40%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掌握全面的证券期货专业知识。这说明对高职学生学习和技能培养需要有所侧重,才能满足不同岗位需要。第五,在校企合作倾向方面,61%的被调查者认为高职院校可以和证券期货公司一起培养经纪营销实习生,26%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帮助培养操盘手,44%的被调查者认为对于操盘手岗位应该由学校对毕业生进行模拟交易系统训练(尤其是高频交易训练),还有13%的被调查者表示岗位实训等到学生工作后再训练。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企业愿意和高职院校合作进行经纪营销实训,但是对于交易操盘培训,企业更愿意让学校承担实训任务;对于模拟交易和高频交易培训,大部分企业认为涉及交易的岗位是必要的。第六,用人市场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学习、发展潜质同样重视。调查中44%的被调查者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应该能直接上岗,37%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具有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质,其余37%的被调查者则不看重这两项。这说明用人单位看重高职院校学生的特色是实操性,但也不能完全放弃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者不可偏废。最后,针对职业从业资格证书方面,54%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届毕业生最好能取得证券和期货从业资格,46%的被调查者则不认为必须或没表示意见。再深入分析发现,认为必须取得证券或期货从业资格的被调查是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的从业人员,而对证券期货从业资格证书不作指定要求的则来自投资管理公司等私募公司。

2.高职高专专业人才岗位适应情况调查。从14家机构回收的《高职大专毕业生在证券期货业工作情况调查表》显示:被调查者均为高职高专学历,年龄在20岁以上,工作年限长短不一,其中24人是证券期货相关专业毕业,专业对口比例是47%。其他则并非证券期货专业,虽然如此,由于被调查群体在证券期货行业已经有一定工作经验,职业体验真实程度高,可以作为参照样本。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如下:第一,学生在校表现自我评价方面,被调查者中74%的人认为当初学习成绩一般,另外16%的人认为自己在校成绩不好,只有10%的人认为自己在校学习成绩很好。这说明高职大专院校应进一步帮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完全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而应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与自信心,增强就业综合竞争力。第二,在工作能力方面,43%的被调查者认为领导看重员工的人品、忠诚度、责任心、执行力,23%的被调查者认为领导看重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21%的被调查者认为用人单位看重学习能力,16%的被调查者认为用人单位看重工作经验。这些都说明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非常重要,其次是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三,在工资薪酬方面,被调查者中的20%月薪在3000~4000元之间,45%月薪在1000~3000元,35%名月薪在4000元以上。这个数据显示,虽然近年证券期货行业不景气,高职高专学历员工薪资情况两级分化较大,工作能力强的收入较高。另一方面,造成这组数据的原因也可能因为高职高专毕业生目前还处在一线,职位提升的较少。第四,高职高专员工在工作中最有待提高的能力素质,66%的被调查者感觉最缺乏交易和投资分析经验,20%被调查者认为市场营销知识有待提高,16%被调查者感觉缺乏证券期货交易基础知识。同时,39%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所学基本知识用得较多,实际操作需要重新学习,42%的人认为学的很多用不上,但是能胜任岗位,9%的人所学全部用到。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所学和所用在目前还是有较大距离,尤其是实际操作技能培训较少,一些非核心课程比重较大。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训内容需要改革。第五,在课程和技能培训设置方面,92%的被调查者建议学校应加强交易技能和投资分析训练,16%被调查者认为应当加强营销技能训练,4%人认为应该加强交易服务训练,而只有1人认为应当加强学生后台管理能力训练。这一数据与前文所述用人单位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所反映的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岗位安排内容相吻合,再次印证实践中高职高专证券期货人才的交易技能和经纪营销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用得是最多的。最后,在从业资格证书方面,35%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具有从业资格证书,57%的人认为根据岗位、要求不同,只有2%的被调查者认为有的公司不需要从业资格证书。结合前文对证券期货公司管理人员的调查,说明从业资格证书仍然是用人单位评价员工岗位认可度的指标之一,但并非绝对性必要指标。

3.其他财经院校证券期货相近专业教学培养情况现状考察。从12所高校收回的《财经院校证券期货相近专业教学情况调查表》分析结果如下:①被调查的本科院校目前情况,学校证券期货专业还是全方位的专业学习为主;主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课程设计上,理论知识比重较大;在实训方面,对证券期货交易系统的操作训练是必须的;要求学生在计算机水平上达到较高要求。目前本科证券期货专业毕业生到证券期货行业从业不多,原因在于学生主观就业愿望与客观上证券、期货公司的岗位需求匹配性较低。学生既达不到证券、期货公司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又不愿意从最基层岗位做起,所以较大部分毕业后没有从事证券期货业(考上研究生的除外)。②被调查的高职院校目前情况,学校证券期货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并重,偏重于传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所以课程设计上,理论知识较少,专业基础知识比重较大,课程设置上,基础专业知识课程是全方位的;在实训方面,也开始对证券期货交易系统的操作训练;要求学生在计算机水平上达到一般要求;市场营销方面的课程和实训比较少;校企联合的实训培养正在发展阶段。

三、对高职证券期货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改革方向的建议

针对上述调研所呈现的问题,笔者认为高职证券期货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改革应与证券期货人才需求特点紧密结合,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条途径突破:首先,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证券期货行业人才市场上的第一个需求特点就是一线基层岗位需求量大,比如操盘手、市场营销、客户交易服务等岗位,其竞争力应该是超过本科毕业生的。这些岗位通常入门门槛较低,但确是需要靠业绩实力说话的;虽是基层岗位,但对公司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小窥。因此,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就应该重点放到营销经纪、交易服务以及操盘手几方面的人才培养上。其次,对高职证券期货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的第二个特点就是重视实践经验。对于从事行业内一线岗位的员工来说,实践经验与过去的业绩成果尤其是评价一个员工好坏的最主要标准。因此相对于本科甚至研究生院校,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尤为重要。学生在毕业前若能接受大量的实习、模拟训练课程,定能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对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期货交易实务等课程提高软件模拟的课时比例,加强这方面的实训,尤其是期货业高频交易和程序化交易的模拟实训。对于市场营销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向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派出顶岗实习生,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营销能力、待人接物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再次,高职证券期货人才的第三个需求特点就是具备一定的专业性。这一特点从调查中公司、企业甚至是毕业生反复提到的专业基础与从业资格证中可以体现。通过前述调查显示,目前高职院校证券期货专业的课程体系,虽然基本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但是在课程设置和实训内容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改进原则应该是按照企业岗位需求来调整相关内容。对于证券从业资格证,日常教学重点开设《证券市场基础知识》。最后,证券期货人才的第四个需求特点就是国际化和高素质。鲁昕副部长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第11条,就强调“提升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随着资本市场国际化,证券期货市场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扩大,但这些高端人才对理论修养和专业化程度要求比较高,这些岗位一般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甚至更欢迎研究生及博士生。但这一要求令高职学生看起来遥不可及。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基层应用型人才,也许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最重要目标,但并不意味着高职专科教育就是毕业生所能受到的终极教育。因此,在强调实践教学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人文素质职业修养,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为将来学生更快实现岗位晋升,甚至回炉深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鲁昕副部长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人才支撑[R].2014-03-25.

[2]马宝成,何万丽.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9).

[3]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