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
摘 要:教师专业素养主要包括教师的专业伦理修养,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师专业伦理的建设,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存在诸多差异。通过比较由全国教育工会与国家教委于1997年9月1日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香港“教育工作者专业守则筹备委员会”1990年10月公布的《香港教育专业守则》,得出中国大陆和香港教师专业伦理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差异:概念、作用、建设主体、适用对象,这些差异为改进中国大陆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将教师职业道德转变成教师专业伦理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大陆;香港;教师专业伦理;教师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D922.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178-01
教师关系到学生的发展,然而,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取决于本国的教育质量。职业道德与教师伦理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它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维度,不仅影响教育的质量,而且关系到教育的未来和发展。面对新时期愈发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如何设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职业道德与教师伦理,用来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中国香港等地区在教师伦理方面的发展,可以为我国大陆地区提供良好的借鉴。
一、教师专业伦理的表述
教师专业伦理的表述,中国大陆称作教师职业道德,香港称作教育专业守则。由此看出,中国大陆视教师专业伦理为一般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的行为符合一般的德行规范,最终导致道德规范的抽象、模糊,不能凸显教师工作的专业性。香港将教师行为规范解读为教师专业伦理,是职业道德转化为专业伦理的体现,符合历史趋势,更加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因此,由道德规范转变为专业伦理是中国大陆教师专业行为规范建设的当务之急,后者的主要特点是:从专业化的角度讨论规范的建立,不是一般行业道德的演变。建立的伦理标准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更加符合实际工作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教师专业规范的作用
中国大陆的《通知》中要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始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教师贯彻《规范》情况列入教师的岗位责任制,定期检查和考核。”中国大陆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一般意义上的行为规范,侧重对教师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对教师采取奖惩措施,保证教师具备基本道德品质,遵守最基本的职业行为规范,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严防违法乱纪、道德败坏的行为发生。《香港教育专业守则》的目标中就包括:“(1)透过制定教育专业人员的行为规范,为他们提供自律指引。(2)为教育专业人员提供指引,以维持高水平的教育。(3)加强专业化,提高教育专业的自主权及社会地位。”和《规范》不同,香港制定的《守则》侧重于教师专业发展,指引教育专业人员进行自律,在实践教学中做出正确的决断,从而提高专业水平,加强专业化。
三、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主体
中国大陆的教师职业道德大多数由中央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1984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制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于1991年制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且于1997对其进行修订。然而,这些文件的制定和颁布没有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代表性并不强。教师协会和教师组织共同参与制定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是香港教育行政部门采纳博采众长的重要体现。在征求广大一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由教师代表制定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在香港由25个教育团体组成“守则筹委会”,并举行教育会议,经过广泛的调查咨询,历时数年,最终制订了《香港教育专业守则》。与中国大陆相比,香港教师组织在教师专业规范的制定中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这符合专业规范由职业道德向专业伦理转变的诉求。
四、教师专业伦理的适用对象
在中国大陆,中小学教师必须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师、大学教师以及学校行政人员不受此《规范》的约束。《香港教育专业守则》的适用对象包括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及其行政人员,而且香港教育人员专业操守议会的委员中有幼师代表、中小学教师代表和校长团体代表等等。守则的适用对象是“教育工作者”,而不是“教师”显然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别。比较而言,香港的《守则》适用对象更宽泛,更加恰当,体现了教育工作人员之间的平等性。虽然教师是教育专业人员的主要代表,但是教育行政人员也应该遵守专业伦理规范,否则容易导致教师和其他人员的对立,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教育教学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同时也不利于对行政人员的必要指导。
五、结论与建议
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依据是教育理念。适合香港的规范并非完全适用于中国大陆,但是从中体现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吸收和借鉴香港教师专业伦理的相关思想,能够更好地为大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建立服务。通过上文在概念、作用、建设主体、适用对象等几个方面的比较,得出以下几点结论或建议:
1.由职业道德向专业伦理转变,是中国大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的必由之路。从专业化的角度讨论规范的建立,不是一般行业道德的演变。建立的伦理标准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更加符合实际工作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专业伦理规范的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2.对教师的约束和管制应当转变为对教师的指引和提高。严苛的管理和惩罚机制,必然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抑制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合适的引导会激发教师创新创造的热情,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教师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J].教育研究,2005,(1):50,48,49.
[2]郅庭瑾,曹丽.美国教师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9,
[3]上海市教师研究会编.现代教师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19.
[4]韩峰.教师专业道德形成研究[D].山西:山西大学,2010.